本實用新型涉及門框套,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門框套。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門框套基本上都是根據實際現場門洞的大小來制定尺寸,制作門框套目前沒有標準化,加工比較繁瑣,人們在加工門框套的基板時難免會出現誤差,目前一般通過基板上的門框線進行調整,但門框線調整尺度有限,門框套尺寸誤差大,門體不能準確的安裝在門框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門框套間距調節單一的缺點,提供一種可調式門框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可調式門框套,包括基板、螺桿、螺釘,基板上設有固定架,固定架右側設有連接板,固定架和連接板通過螺桿連接在一起,固定架兩端均設有調節板,調節板上設有調節孔,固定架上套設有固定套,螺釘穿過調節孔與固定套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節固定架與連接板之間的距離來調節門框套的間距,使得門框套能夠安裝不同尺寸的門體,固定套跟隨連接板運動,當到達合適位置后,螺釘通過調節孔將門框套固定在固定架上,增強門框套的支撐強度和連接強度。
作為優選,連接板右側設有合頁,連接板與合頁通過螺桿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固定套右端面設用通孔,合頁安裝在固定套右端面上,連接板通過通孔與合頁固定連接。固定套上的通孔方便連接板安裝固定。
作為優選,連接板的右端面與固定套右端面齊平。減少連接板和固定套之間的縫隙,防止灰塵等雜質進入到固定套內。
作為優選,固定套下端設有凸臺。凸臺主要起限定作用,防止門體朝內開啟。
作為優選,固定套上端設有第一固定板,固定套下端設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通過螺釘與固定套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板通過螺釘與固定套固定連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固定套,防止固定套松動,同時用于保護固定套,使得固定套不會被損壞,增加門框套的連接強度。
作為優選,還包括第一門框線和第二門框線,基板上端面設有第一凹槽,基板下端面設有第二凹槽,第一門框線與第一凹槽卡合連接,第二門框線與第二凹槽卡合連接。第一門框線和第二門框線均用于固定基板,使得基板固定牢靠。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節固定架與連接板之間的距離來調節門框套的間距,使得門框套能夠安裝不同尺寸的門體,固定套跟隨連接板運動,當到達合適位置后,螺釘通過調節孔將門框套固定在固定架上,增強門框套的支撐強度和連接強度,門框套還可以用第一門框線和第二門框線進行調整門框的間距,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兩種方式對門框套的間距進行調整,用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10—基板、11—螺桿、12—螺釘、13—固定架、14—連接板、15—固定套、16—合頁、17—第一固定板、18—第二固定板、19—第一門框線、20—第二門框線、101—第一凹槽、102—第二凹槽、131—調節板、132—調節孔、151—通孔、152—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可調式門框套,如圖1-2所示,包括基板10、螺桿11、螺釘12,基板10上設有固定架13,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架13為金屬固定架,而且為不銹鋼固定架,固定架13右側設有連接板14,通過調整連接板14和固定架13之間的距離就可以調節門框套的間距,固定架13和連接板14通過螺桿11連接在一起,本實施例設有十二根螺桿11,固定架13和連接板14固定牢靠,固定架13兩端均設有調節板131,調節板131為固定板13的折彎板,調節板131垂直于固定板13的端面,方便對調節板131進行固定,調節板131上設有調節孔132,固定架13上套設有固定套15,螺釘12穿過調節孔132與固定套15固定連接,固定套15與基板10也通過螺釘12進行固定連接。
連接板14右側設有合頁16,本實施例設有三個合頁16,連接板14與合頁16通過螺桿11固定連接。
固定套15右端面設用通孔151,合頁16安裝在固定套15右端面上,連接板14通過通孔151與合頁16固定連接。
連接板14右端面與固定套15右端面齊平,減少連接板14與固定套15之間的間隙,使得門框套結構更加的緊湊,固定套15下端設有凸臺152,凸臺152為長條形,防止門體向內開啟。
固定套15上端設有第一固定板17,固定套15下端設有第二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17通過螺釘12與固定套15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板18通過螺釘12與固定套15固定連接。
還包括第一門框線19和第二門框線20,基板10上端面設有第一凹槽101,基板10下端面設有第二凹槽102,第一門框線19與第一凹槽101卡合連接,第二門框線20與第二凹槽102卡合連接,第一凹槽102中的一個側壁為第一固定板17中的一個側面。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