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茶水機。
背景技術:
茶水機是一種方便飲茶的機器,傳統的茶水機在茶具的收納方面考慮欠缺,同時茶具也不方便燙洗,另外對于茶具的消毒也有所忽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茶水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茶水機,它包括機殼,所述機殼臺面上右上角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固定有紫外線消毒裝置,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內置有紫外線消毒燈;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側邊設置有紫外線燈開關,所述機殼臺面上左上角設置有L形上水管,所述L形上水管底部通過角閥固定在機柜上且與外接飲用水管連通,所述L形上水管端部設置有水龍頭,所述L形上水管右下角臺面上設置有電磁加熱裝置內嵌于機殼上,所述電磁加熱裝置上設置有燒水壺,燒水壺附近機殼臺面上放置有茶具;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外側設置有絕熱環,所述絕熱環右側設置有控制按鈕,所述機殼前側臺面上設置有面板,所述面板為中空結構內側套有可移動面板,所述面板和可移動面板上表面均設置有隔熱面層,所述機殼內與可移動面板側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滑槽,所述可移動面板安裝在滑槽上,另外與滑槽對應的機殼內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底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下水器,所述下水器通過下水軟管連接預先放置的廢水桶,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和電磁加熱裝置通過導線與機殼內的小型變壓器連接,所述小型變壓器通過電源線與外接電源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底部消毒口為傾斜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L形上水管為銅質水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隔熱面層為云母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可移動面板上端部設置有弧形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茶水機,茶水機臺面上設置可移動面板,可移動面板下面茶水機內腔中設置有水槽,方便燙洗茶具,燙洗后的廢水經下水器和下水軟管流進廢水桶,同時水槽也可以存放茶具,這樣使得茶水機臺面簡潔;另外面板上面設置有云母層的隔熱面層,減小滾燙的茶具對茶水機臺面影響,另外茶水機對于茶具通過紫外線消毒裝置提供紫外線消毒;L形上水管及電磁加熱裝置方便了取水和快速加熱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茶水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殼,2-面板,3-隔熱面層,4-可移動面板,5-滑槽,6-弧形凹槽,7-水槽,8-下水器,9-電磁加熱裝置,10-說龍頭,11-L形上水管,12-燒水壺,13-絕熱環,14-控制按鈕,15-茶具,16-紫外線消毒裝置,17-紫外線燈開關,18-支撐板,19-電源線,20-下水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新型茶水機,它包括機殼1,所述機殼1臺面上右上角設置有支撐板18,所述支撐板18上固定有紫外線消毒裝置16,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16內置有紫外線消毒燈;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16底部消毒口為傾斜狀,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16側邊設置有紫外線燈開關17,所述機殼1臺面上左上角設置有L形上水管11,所述L形上水管11為銅質水管,所述L形上水管11底部通過角閥固定在機柜1上且與外接飲用水管連通,所述L形上水管11端部設置有水龍頭10,所述L形上水管11,右下角臺面上設置有電磁加熱裝置9內嵌于機殼1上,所述電磁加熱裝置9上設置有燒水壺12,燒水壺12附近機殼臺面上放置有茶具15;所述電磁加熱裝置9外側設置有絕熱環13,所述絕熱環13右側設置有控制按鈕14,所述機殼1前側臺面上設置有面板2,所述面板2為中空結構內側套有可移動面板4,所述面板2和可移動面板4上表面均設置有隔熱面層3,所述隔熱面層3為云母層;所述機殼內與可移動面板4側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滑槽5,所述可移動面板4安裝在滑槽5上,所述可移動面板4上端部設置有弧形凹槽6,方便移動可移動面板4,另外與滑槽5對應的機殼1內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水槽7,所述水槽7底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下水器8,所述下水器8通過下水軟管20連接預先放置的廢水桶,所述紫外線消毒裝置16和電磁加熱裝置9通過導線與機殼內的小型變壓器連接,所述小型變壓器通過電源線19與外接電源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茶水機臺面上設置可移動的面板,可移動面板下面茶水機內腔中設置有水槽,方便燙洗茶具,燙洗后的廢水經下水器和下水軟管流進廢水桶,同時水槽也可以存放茶具,這樣使得茶水機臺面簡潔;另外面板上面設置有云母層的隔熱面層,減小滾燙的茶具對茶水機臺面影響,另外茶水機對于茶具通過紫外線消毒裝置提供紫外線消毒;L形上水管及電磁加熱裝置方便了取水和快速加熱水。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