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飲用水礦化技術,具體說是一種礦化水杯。
背景技術:
:
由于目前在飲用水礦化技術方面往往多是采用大型機器或礦化水器對自來水或純凈水進行礦化,而對飲用水杯的水進行礦化的技術十分稀少,由于我國桶裝的飲用純凈水和純凈水機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居民使用和飲用純凈水的比例由日趨加大的趨勢,由于飲用純凈水不是一種真正的健康水,因此,導致我國居民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由于企業和單位為了節省費用而購買桶裝純凈水或安裝純凈水機,因此,利用飲用水杯的礦化技術可以提高居民的礦物元素的攝入水平,有助于飲用水的健康普及,通過在飲用水杯內放置含礦濾料例如天然礦石,可以將飲用純凈水溶解性總固體即TDS幾乎為零或極度偏低的局面得以改善,減少人們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癥的發生率,提高人們飲用健康水的意識和水平。
技術實現要素:
:
1、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與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之間通過帶孔通道濾層相連通;有效防止含礦濾料從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進入到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之中
2、將含礦濾料內置于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或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之中,對水進行浸泡,提高水的礦物元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克服現有純凈水技術或部分地區飲用水質過軟的不足,解決水的TDS值過低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要求是這樣的:
1、為防止燙手,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1)最好采用雙層的。
2、含礦濾料可采用提純材料或天然礦石,并根據科學配比科學配方。
3、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科采用玻璃、水晶或陶瓷等材料做成。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1、一種礦化水杯,由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飲用水杯上部、飲用水杯下部、上密封杯蓋、下密封杯蓋、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含礦濾料、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帶孔通道濾層(5)組成,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的飲用水杯上部、飲用水杯下部分別與上密封杯蓋、下密封杯蓋相密封連接;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的飲用水杯上部、飲用水杯下部分別是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和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與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之間通過帶孔通道濾層相連通;含礦濾料內置于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或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之中。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方式和要求:
(1)、各種單元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2)、電源單元體積小的電池,例如最好采用紐扣電池,以降低電池的體積,并可以帶充電接口。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為:
克服現有純凈水技術或部分地區飲用水質過軟的不足,解決水的TDS值過低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和簡圖。
1、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1A、飲用水杯上部,1B、飲用水杯下部,1G1、上密封杯蓋,1G2、下密封杯蓋,2、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3、含礦濾料,4、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5、帶孔通道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一、圖1是本礦化水杯的剖視圖。
打開上密封杯蓋(1G1),將飲用水例如自來水、純凈水或山泉水或礦泉水等水倒進單層或雙層飲用水杯身(1)的飲用水杯上部(1A)的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2),水從帶孔通道濾層(5)進入到飲用水杯下部(1B)的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4)之中,內置于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2)和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4)含礦濾料(3)被水浸泡,水中的礦物元素濃度逐漸上升,當經過含礦濾料(3)浸泡的水從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2)倒出或飲用時,因帶孔通道濾層(5)的阻攔,內置于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4)的含礦濾料(3)的體積直徑因大于帶孔通道濾層(5)的孔通道,無法進入到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2)之內,從而起到了有效的阻隔攔攔珊作用,根據需要,茶葉等也可放置于飲用水杯上部儲水腔(2)用熱水或開水浸泡,此時,水反過來從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4)端倒出,因含礦濾料(3)含有天然礦石等成分,比重比水要大得多,含礦濾料(3)一般不會從飲用水杯下部儲水腔(4)端倒出,從而起到了可以將含礦濾料(3)和茶葉等單獨或同時浸泡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非唯一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