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是一種使用方便的杯具。
背景技術:
喝水是生命體通過口腔攝入水分的方式,人體每天通過口腔攝入的液體大約有2升。水主要在胃部吸收,進入人體后,水分主要用于補充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參與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因此,喝水是維持生命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水的需求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和皮膚等途徑丟失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所以,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ml左右,其中飲水約占50%,食物中含的水為40%左右,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占10%。
杯子使我們日常飲水所需的重要器具,但現有的杯子結構簡單,在使用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杯子在配合吸管使用時習慣會沿杯口搖晃,不便于使用;耳式把手與杯體構成環狀,對于手指較粗的人群來說空間較為窄小,而且使用時只能夠從側面插入把手內,存在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杯蓋上設有吸管插口,方便配合習慣勺子等進行使用,杯體的一側的把手與杯體之間設有分離間隙,適用于各種大小和粗細的手掌把持,適用于各種適用人群,而且把持時可以經由分離間隙放入手掌,使用更加靈活的使用方便的杯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使用方便的杯具,包括杯蓋和杯體,所述杯蓋蓋在杯體的頂部,杯蓋的一側設有吸管插口,該吸管插口的底部設有向杯體內部延伸的定位凸臺;杯體的一側設有把手,該把手的頂部與杯體連為一體,底部與杯體之間設有分離間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定位凸臺設有兩個,對稱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把手整體呈弧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使用方便的杯具的杯蓋上設有吸管插口,方便配合習慣勺子等進行使用,另外吸管插口的底部設有向杯體內部延伸的定位凸臺,這就使得在吸管插口內插入吸管或勺子等用具的時候能夠起到定位固定的效果,防止大幅度晃動;杯體的一側的把手與杯體之間設有分離間隙,相對于傳統的耳式把手來說,這種結構的把手適用于各種大小和粗細的手掌把持,適用于各種適用人群,而且把持時可以經由分離間隙放入手掌,使用更加靈活,值得大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使用方便的杯具,包括杯蓋1和杯體2,所述杯蓋1蓋在杯體2的頂部,杯蓋1的一側設有吸管插口3,該吸管插口3的底部設有向杯體2內部延伸的定位凸臺6,這就使得在吸管插口3內插入吸管或勺子等用具的時候能夠起到定位固定的效果,防止大幅度晃動;杯體2的一側設有把手4,該把手4的頂部與杯體2連為一體,底部與杯體2之間設有分離間隙5,相對于傳統的耳式把手來說,這種結構的把手4適用于各種大小和粗細的手掌把持,適用于各種適用人群,而且把持時可以經由分離間隙5放入手掌,使用更加靈活。
進一步,所述定位凸臺6設有兩個,對稱設置。
進一步,所述把手4整體呈弧形。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