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復合玻璃墊塊。
背景技術:
門窗在安裝玻璃時,玻璃下端需要墊玻璃墊塊,以免玻璃與窗框直接接觸。玻璃墊塊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安裝在扇框內玻璃的自重,開窗無論是內平開窗還是外平開窗,由于開啟窗的轉軸均在窗的一邊,在自重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窗扇的荷載偏移,使得窗扇變形,致使開啟、關閉不靈活;輕則造成氣密性能下降,重則導致窗扇不能正常開啟或關閉?,F有各種增強角部強度的做法大多難以長時間奏效,同時為之付出的成本難以讓客戶接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整體高度可調,定位靈活的復合玻璃墊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玻璃墊塊,包括玻璃墊橋和玻璃墊塊,所述玻璃墊塊上設有凸條,玻璃墊橋上設有與凸條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凸條和凹槽的橫截面均呈梯形,且凸條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的梯形底角。
進一步,所述凸條和凹槽的橫截面均為等腰梯形。
進一步,所述玻璃墊橋的材質為邵氏硬度為70~90的硬塑料材質。
進一步,所述玻璃墊塊的材質為邵氏硬度為65的軟墊材質。
進一步,所述凸條的梯形底角為55~70°。
進一步,所述凹槽的梯形底角為30~4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將凸條與凹槽設計成梯形,且凸條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的梯形底角,一方面使得凸條與凹槽能夠緊密卡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通過變化凸條在凹槽內的位置產生不同的墊塊高度,實現連續性變化的調整,可有效消除偏差,解決窗扇變形的問題,且大大降低了安裝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了加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復合玻璃墊塊,包括玻璃墊橋1和玻璃墊塊2,玻璃墊塊2上設有凸條21,玻璃墊橋1上設有與凸條21相適配的凹槽11,凸條21和凹槽11的橫截面均呈梯形,且凸條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
本實施例通過將凸條21與凹槽11設計成梯形,且凸條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一方面使得凸條21與凹槽11能夠緊密卡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通過調節凸條21在凹槽11內的位置實現玻璃墊橋1和玻璃墊塊2的整體高度調節。
具體地,本實施例凸條21和凹槽11的橫截面均為等腰梯形,凸條21的梯形底角為60°,凹槽11的梯形底角為45°,這樣,當凸條21卡入凹槽11內時,玻璃墊塊2與玻璃墊橋1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在參與裝配時,由于玻璃與窗扇框之間有間隙,并且玻璃和窗扇框也會各自存在偏差,所以可通過調節凸條21在凹槽11內的嵌入位置來將整體的高度調節至合適的位置。另外,本實施例中玻璃墊橋1的材質為邵氏硬度為90的硬塑料材質,玻璃墊塊2的材質為邵氏硬度為65的軟墊材質,這樣,將玻璃墊橋1和玻璃墊塊2整合一起時,既滿足承重,又保證了玻璃墊橋1與玻璃墊塊2之間的軟接觸,使得凸條21與凹槽11之間不會因為接觸面積小、壓力大而產生摩擦受損的現象,還確保了玻璃墊塊2的方便和任意定位。另外,由于玻璃墊塊2為軟墊材質,可便于將凸條21輕松卡入凹槽11內,可以傾斜插入,傾斜拔出,省時省力;當凸條21卡入凹槽11后便會牢固卡緊,不易產生滑動,進而不會影響玻璃的裝配。
本實施例玻璃墊橋1的底腳12的尺寸與窗框或門框的安裝部位吻合,能夠在50N的作用力下按進去卡緊。
本實施例通過將凸條21設計成相對凹槽11而言較軟的材質,且凸條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通過變化凸條21在凹槽11內的位置產生不同的墊塊高度,實現連續性變化的調整,可有效消除偏差,解決窗扇變形的問題,且大大降低了安裝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了加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