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防燙手隔熱茶具。
背景技術:
功夫茶是我國傳統的品茶風尚,在泡功夫茶的過程中,需將茶葉放在茶壺內浸泡,再將泡好后的茶水分倒在茶海內供給各個小茶杯飲用,以上操作對于有手柄的器具沒有問題,而對于一些沒有手柄的便攜的茶具則會產生燙手的問題,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常在器具的外表面設置防燙墊,影響美觀和整體性,仍有待于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燙手隔熱茶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燙手隔熱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泡茶器和茶海,泡茶器和茶海均為碗狀,泡茶器上沿1毫米至15毫米以下部位相對的兩側側壁距均設有向內的泡茶器凸起,泡茶器上沿上設有出水口,出水口處設有高度等于或低于凸起的過濾網,泡茶器上配有落在凸起上的蓋,茶海上沿1毫米至15毫米以下部位相對的兩側側壁距均設有向內的茶海凸起,茶海和泡茶器上沿相對可扣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泡茶器凸起和茶海凸起均為實心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泡茶器凸起和茶海凸起均為空心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茶海和泡茶器上沿相對扣在一起,蓋分別與茶器凸起和茶海凸接觸。
本實用新型在泡茶器和茶海的側壁上設置隔熱的向內凸起的凸臺,局部加厚了側壁,隔熱效果明顯,用手直接拿持也不會燙手,不影響外管整體性,更美觀整潔,泡茶器和茶海可以扣起來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出水口位置整體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凸起位置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中標號名稱:1泡茶器2茶海;3泡茶器凸起;4出水口;5過濾網;6蓋;7執手;8茶海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1、2、3所示,該防燙手隔熱茶具設有泡茶器1和茶海2,泡茶器和茶海均為碗狀,泡茶器上沿1毫米至15毫米以下部位相對的兩側側壁距均設有向內的起到隔熱功能的泡茶器凸起3,泡茶器凸起為空心結構,與側壁為同材質,實施時也可為不同材質,泡茶器上沿上設有出水口4,出水口處設有高度等于或低于凸起的過濾網5,泡茶器上配有落在凸起上的蓋6,蓋上設有執手7,茶海上沿1毫米至15毫米以下部位相對的兩側側壁距均設有向內的起到隔熱作用的茶海凸起8,茶海和泡茶器上沿相對可扣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在泡茶器和茶海的側壁上設置隔熱的向內凸起的凸臺,局部加厚了側壁,隔熱效果明顯,用手直接拿持也不會燙手,不影響外管整體性,更美觀整潔,泡茶器和茶海可以扣起來便于攜帶。
實施時,泡茶器凸起和茶海凸起還可設為實心結構,也能實現隔熱功能,茶海和泡茶器上沿相對扣在一起時,蓋分別與茶器凸起和茶海凸接觸,或茶海和泡茶器的側壁均與蓋接觸,這樣蓋可以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茶海和泡茶器竄動,便于攜帶。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申請所做的等效修飾和現有技術添加均視為本實用新型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