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門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三維調節型外開鋁合金門。
背景技術:
建筑門窗,特別是鋁合金門的制作是已知的成熟技術,鋁合金門具有美觀、密封性能強以及整體強度較高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領域。
而現有技術的鋁合金門整體的隔熱保溫性能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門扇內設置的隔熱條不合理和連接結構不合理所致,室外氣體極易從門扇與門框、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室內,從而影響室內溫度,給使用者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然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發者有必要研制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扇與門框、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室內,隔熱保溫效果好的三維調節型外開鋁合金門。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扇與門框、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室內,隔熱保溫效果好的三維調節型外開鋁合金門。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三維調節型外開鋁合金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框和鉸接在門框上的門扇以及設置在門扇上的真空玻璃;
所述門框包括門框內型材和門框外型材,所述門框內型材與門框外型材的外邊緣之間通過第一隔熱連接條相連接,所述門框內型材與門框外型材的內邊緣之間通過第二隔熱連接條相連接;
所述門扇包括門扇內型材和門扇外型材,所述門扇內型材與門扇外型材的中部通過第三隔熱連接條相連接,所述門扇內型材與門扇外型材的外邊緣之間通過第四隔熱連接條相連接,所述真空玻璃通過卡接在門扇內型材的內邊緣上的第一壓線將其壓接在門扇外型材的內邊緣上,在所述真空玻璃的內表面與第一壓線之間設有第一密封隔熱壓條,在所述真空玻璃的外表面與門扇外型材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隔熱壓條;
在所述門框內型材的內邊緣與門扇內型材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三密封隔熱壓條,在所述門框外型材的內邊緣與門扇外型材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四密封隔熱壓條。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門扇外型材通過鉸鏈鉸接在門框外型材上,所述鉸鏈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門扇外型材上,另一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門框外型材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密封隔熱壓條的一側設有第一卡腳,在所述門框內型材的內邊緣上設有與第一卡腳相配合的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一卡腳上開設有第一彈性變形腔,在所述第三密封隔熱壓條的另一側設有壓接在門扇內型材的外邊緣上的第一壓腳,在所述第一壓腳上開設有第二彈性變形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第四密封隔熱壓條的一側設有第二卡腳,在所述門扇外型材的外邊緣上設有與第二卡腳相配合的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卡腳上開設有第三彈性變形腔,在所述第四密封隔熱壓條的另一側設有壓接在門框外型材的內邊緣上的第二壓腳,在所述第二壓腳上開設有第四彈性變形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扇與門框、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室內,隔熱保溫效果好,進一步提高了該鋁合金門的實用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所示,圖中給出的一種三維調節型外開鋁合金門,包括門框和鉸接在門框上的門扇以及設置在門扇上的真空玻璃300。
門框包括門框內型材120和門框外型材110,門框內型材120與門框外型材110的外邊緣之間通過第一隔熱連接條610相連接,門框內型材120與門框外型材110的內邊緣之間通過第二隔熱連接條620相連接,第一隔熱連接條610與第二隔熱連接條620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提高門框的隔熱保溫性能。
門扇包括門扇內型材220和門扇外型材210,門扇內型材220與門扇外型材210的中部通過第三隔熱連接條630相連接,門扇內型材220與門扇外型材210的外邊緣之間通過第四隔熱連接條640相連接,第三隔熱連接條630與第四隔熱連接條640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提高門扇的隔熱保溫性能。
真空玻璃300通過卡接在門扇內型材220的內邊緣上的第一壓線400將其壓接在門扇外型材210的內邊緣上,在真空玻璃300的內表面與第一壓線400之間設有第一密封隔熱壓條710,在真空玻璃300的外表面與門扇外型材210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隔熱壓條720,第一密封隔熱壓條710和第二密封隔熱壓條720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縫隙中進入到室內,進一步提高了該鋁合金門的隔熱保溫性能。
在門框內型材120的內邊緣與門扇內型材220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三密封隔熱壓條730,在門框外型材110的內邊緣與門扇外型材210的外邊緣之間設有第四密封隔熱壓條740,第三密封隔熱壓條730和第四密封隔熱壓條740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框與門扇之間的縫隙中進入到室內,進一步提高了該鋁合金門的隔熱保溫性能。
門扇外型材210通過鉸鏈500鉸接在門框外型材110上,鉸鏈500的一側通過螺栓820固定安裝在門扇外型材210上,另一側通過螺栓810固定安裝在門框外型材110上,有效的提高了該鋁合金門的整體的穩定性能。
在第三密封隔熱壓條730的一側設有第一卡腳731,在門框內型材120的內邊緣上設有與第一卡腳73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21,在第一卡腳731上開設有第一彈性變形腔731a,第一卡腳731在卡接過程中,第一彈性變形腔731a發生變形,能夠使第一卡腳731較為方便的卡接在第一卡槽121內,在第三密封隔熱壓條730的另一側設有壓接在門扇內型材220的外邊緣上的第一壓腳732,在第一壓腳732上開設有第二彈性變形腔732a,門扇關閉后,第一壓腳732緊緊的壓接在門扇內型材220的外邊緣上,有效的提高了門扇與門框之間的密封隔熱性能。
在第四密封隔熱壓條740的一側設有第二卡腳741,在門扇外型材210的外邊緣上設有與第二卡腳74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211,在第二卡腳741上開設有第三彈性變形腔741a,第二卡腳741在卡接過程中,第三彈性變形腔741a發生變形,能夠使第二卡腳741較為方便的卡接在第二卡槽211內,在第四密封隔熱壓條740的另一側設有壓接在門框外型材110的內邊緣上的第二壓腳742,在第二壓腳742上開設有第四彈性變形腔742a,門扇關閉后,第二壓腳742緊緊的壓接在門框外型材110的內邊緣上,有效的提高了門扇與門框之間的密封隔熱性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能夠有效的避免室外氣體從門扇與門框、門扇與真空玻璃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室內,隔熱保溫效果好,進一步提高了該鋁合金門的實用性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