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套陶瓷茶具。
背景技術:
中國是茶的故鄉,喝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平常的習慣。喝茶會用到茶具,包括茶壺和茶杯,使用后,茶壺和茶杯的收納比較占用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種方形陶瓷杯。
一套陶瓷茶具,包括茶壺和兩個以上形狀一樣的茶杯,
所述茶壺包括提把、壺體和壺嘴;
所述壺體呈圓柱形,所述壺體的壺壁呈雙層結構,所述雙層結構的內外壁相距3-5mm;
所述茶杯包括杯體和把手,所述杯體呈圓柱形,所述茶杯的杯口與所述壺體的壺口相適應,所述茶杯的杯底設有杯底臺階,所述杯底臺階與所述杯口相適應;
所述壺體的壺口大小與所述杯口的大小相等,所述壺口上端設有壺口臺階,所述壺口臺階的外壁與所述杯口的內壁相適應。
其中,所述壺嘴與所述壺體連接處設有網口。
其中,所述茶具還設有壺蓋,所述壺蓋與所述壺口相適應。
相較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陶瓷茶具,使用后,將所述茶杯倒扣在所述茶壺的壺口上,方便收納,既美觀又節省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茶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茶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茶具收納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些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具體實施例為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結合圖1至圖3,一套陶瓷茶具,包括茶壺1和兩個形狀一樣的茶杯2,所述茶壺1包括提把11、壺體12和壺嘴13;所述壺體12呈圓柱形,所述壺體12的壺壁呈雙層結構,所述雙層結構的內外壁相距3-5mm;所述茶杯2包括杯體21和把手22,所述杯體21呈圓柱形,所述茶杯2的杯口與所述壺體1的壺口相適應,所述茶杯2的杯底設有杯底臺階23,所述杯底臺階23與所述杯口相適應;所述壺體12的壺口大小與所述杯口的大小相等,所述壺口上端設有壺口臺階14,所述壺口臺階14的外壁與所述杯口的內壁相適應。使用后,將所述茶杯2倒扣在所述茶壺的壺口臺階上,另外一只茶杯可以倒扣在一只茶杯的杯底上,方便收納。
實施例2
結合圖1至圖3,一套陶瓷茶具,包括茶壺1和兩個以上形狀一樣的茶杯2,所述茶壺1包括提把11、壺體12和壺嘴13;所述壺體12呈圓柱形,所述壺體12的壺壁呈雙層結構,所述雙層結構的內外壁相距3-5mm;所述茶杯2包括杯體21和把手22,所述杯體21呈圓柱形,所述茶杯2的杯口與所述壺體1的壺口相適應,所述茶杯2的杯底設有杯底臺階23,所述杯底臺階23與所述杯口相適應;所述壺體12的壺口大小與所述杯口的大小相等,所述壺口上端設有壺口臺階14,所述壺口臺階14的外壁與所述杯口的內壁相適應。所述壺嘴13與所述壺體12連接處設有網口。所述茶具還設有壺蓋,所述壺蓋與所述壺口相適應。使用后,將所述茶杯2倒扣在所述茶壺的壺口臺階上,另外一只茶杯可以倒扣在一只茶杯的杯底上,方便收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