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具體涉及一種簡易掛鉤。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掛鉤大都是通過吸盤或者膠貼貼附在墻上使用,功能單一、不便移動和攜帶;而在日常中的很多場合,如聚會、開會、學生自習等,我們常會碰到無處放置隨身物品(如傘、皮包、水瓶等)的情況,擺在桌上既占用空間,又顯雜亂。
因此,需要一種便于攜帶的掛鉤,最好是掛在桌面邊緣上即可使用,且能實現(xiàn)能夠放置不同物品的功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攜帶、簡單易用的簡易掛鉤。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簡易掛鉤,包括由支撐部、連接部、掛鉤部組成的“U”型板狀主體,連接部的兩端分別與支撐部與掛鉤部連接,連接部分別垂直于支撐部和掛鉤部;支撐部底面上設置有防滑紋路或者吸盤;掛鉤部上鏤空形成卡物槽,掛鉤部的上平面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圓齒狀凸起使掛鉤部在長度方向上呈波浪狀,每兩個圓齒狀凸起之間形成置物槽。
其中,所述卡物槽在掛鉤部的長度方向上呈條狀,并且沿連接連接部的一端到掛鉤部的另一端逐漸變小。
進一步的是,所述卡物槽包括若干個卡物孔,卡物孔依次連通形成卡物槽。
更進一步的是,連接部上設置有倒“V”型通孔,卡物槽與倒“V”型通孔連通。
其中,上述簡易掛鉤為韌性塑料材質(zh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簡易掛鉤掛在桌面邊緣上即可使用,可同時放置多個不同的物品;掛鉤部設置有可以卡住飲料瓶瓶口的卡物槽,掛鉤部上還設置有可以掛住皮包、傘等物品的置物槽;本實用新型簡易掛鉤便于攜帶、簡單易用,適宜在市場中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種實施方式圖2中A-A處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圖2中A-A處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中標記為:支撐部1、連接部2、掛鉤部3、倒“V”型通孔21、卡物槽31、圓齒狀凸起3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簡易掛鉤,包括由支撐部1、連接部2、掛鉤部3組成的“U”型板狀主體,連接部2的兩端分別與支撐部1與掛鉤部3連接,連接部2分別垂直于支撐部1和掛鉤部3,使用時“U”型板狀主體的開口方向朝向桌面,支撐部1的底面與桌面接觸;支撐部1底面上設置有防滑紋路或者吸盤;掛鉤部3上鏤空形成卡物槽31,卡物槽31的作用是可以卡住飲料瓶瓶口等帶有凸起的物品。掛鉤部3的上平面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圓齒狀凸起32使掛鉤部3在長度方向上呈波浪狀,每兩個圓齒狀凸起32之間形成置物槽,置物槽有多個,用于掛住皮包的帶子或者雨傘柄等物件。
優(yōu)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卡物槽31在掛鉤部3的長度方向上呈條狀,并且沿連接連接部2的一端到掛鉤部3的另一端逐漸變小。可以理解的是,不同飲料瓶的瓶口大小不同,使用者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將飲料瓶移動至合適的位置以保證飲料瓶可以穩(wěn)固地卡接在掛鉤部3上。
進一步優(yōu)選的,如圖4所示,所述卡物槽31包括若干個卡物孔,卡物孔依次連通形成卡物槽31,卡物槽31上可以卡接多個大小不同的瓶口。
更一步優(yōu)選的,如圖5所示,連接部2上設置有倒“V”型通孔21,卡物槽31與倒“V”型通孔21連通。
優(yōu)選的,上述簡易掛鉤為韌性塑料材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