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族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族箱底柜。
背景技術:
水族箱,是用來飼養魚類的透明容器,它包括缸體和位于缸體下方的底柜。底柜主要用來安裝水族箱的水處理裝置,也可防止其他與水族箱有關或無關的物品。
目前,公開號為CN20132852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水族箱底柜,它包括立柱、板面、橫檔、門扇等,所述構成水族箱底柜的材料都是塑料,其中立柱和橫檔是長條型材,門和板皆是板材。
這種水族箱底柜雖然設有門扇,但是門扇僅被設置在橫檔的槽內,滑移進行開閉。開閉時,即便開到最大程度,門扇仍會將柜內物品有所遮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族箱底柜,其具有能夠完全開啟,開啟面積大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水族箱底柜,包括側板、橫檔、位于橫檔上的柜門,所述柜門包括與側板鉸接的門框,所述門框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移連接有若干門扇。
如此設置,柜門有滑移開啟、轉動開啟兩種開合方式。當需要打開水族箱底柜進行操作時,根據工作量的大小選擇開合方式;需要的操作空間小時,僅需要將門扇滑移;當需要的操作空間大、滑移門扇得到的操作空間不夠充裕時,將門框繞鉸接處轉動,使門框與其上的門扇均繞鉸接處轉動,從而使水族箱底柜的整個柜內空間均暴露于空氣中,開啟面積大,不遮蔽柜內物品,便于操作。
進一步設置:所述門框與側板交接處設有合頁。
如此設置,合頁在滿足相對轉動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將門框與側板的相對位置進行限制,開合過程中保持門框、側板等部件的相對位置的精準度。
進一步設置:所述門框上設有開閉組件,所述開閉組件包括位于門框背離合頁一側的第一限位環、靠近限位環的側板上的第二限位環,所述第一限位環和第二限位環內設有銷軸。
如此設置,當門框閉合時,第一限位環和第二限位環處于同一直線上,銷軸穿設于第一限位環和第二限位環內后,將二者完全限位,柜門在此時完全關閉,對水族箱底柜內的物品進行保護。
進一步設置:所述滑槽為相互平行設置,相鄰門扇分別滑移連接于相鄰兩條滑槽內。
如此設置,門扇在滑移過程中,由于處在不同的滑槽內,故能夠靈活滑移,而不會發生兩扇門扇相互撞擊抵觸的情況,從而增大了門扇在滑槽內的滑移運動范圍,增大操作空間。
進一步設置:所述門扇上設有把手。
如此設置,在開啟滑移連接的門扇時,把手能夠為操作人員提供施力點,使得門扇在開合過程中所需的力變小,操作省力。同時,把手作為施力點后,所施加的力不會傳遞至門扇其他部位而導致門扇松動。
進一步設置:所述把手凹陷于門扇所在平面。
如此設置,當對門扇施力使其滑移時,凹陷設置的把手不會對門扇的滑移運動造成阻礙,以保證門扇滑移時的順暢。
進一步設置:所述門框的邊緣處貼設有緩沖條。
如此設置,當開合門框時,總會產生震動,緩沖條能夠有效將震動進行緩沖,減少其對水族箱底柜的沖擊力,防止底柜上的水族箱因受到沖擊而發生震動,保護了水族箱的安全,以及魚類生存環境的穩定。
進一步設置:所述橫檔包括靠近地面一側的下檔、背離地面一側的上檔,所述上檔背離地面一側設有緩沖層。
如此設置,水族箱放置于底柜上,當開合底柜時,門扇或門框與柜體之間產生的沖擊易使玻璃質水族箱發生震動,緩沖層能夠有效減少這類震動對水族箱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水族箱的玻璃殼體安全、箱內環境穩定。
進一步設置:所述緩沖層上設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條。
如此設置,防滑條能夠增大水族箱與底柜之間的摩擦力,防止水族箱在底柜開合的過程中受到震動而發生輕微位移,保證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作為優選,所述緩沖層與防滑條一體設置。
如此設置,當水族箱需要更換搬動,或與底柜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水族箱與防滑條之間的摩擦力使水族箱在運動時易將防滑條帶動,一體設置的緩沖層與防滑條能夠提高兩者之間的連接強度,防止防滑條被水族箱帶離緩沖層。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夠通過兩種開啟方式將水族箱底柜打開,選擇性多,且打開方式能夠根據所需操作空間來確定,靈活性強。同時緩沖墊和防滑條能夠有效限位置于底柜上的水族箱,提高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門框與側板鉸接的水族箱底柜結構示意圖;
圖2是門扇與門框滑移連接示意圖;
圖3是門框與上檔鉸接的水族箱底柜結構示意圖;
圖4是門框與下檔鉸接的水族箱底柜結構示意圖;
圖5是門框與緩沖條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側板;2、橫檔;21、下檔;22、上檔;3、柜門;31、門框;32、滑槽;33、門扇;4、合頁;5、開閉組件;51、第一限位環;52、第二限位環;53、銷軸;6、把手;7、緩沖條;8、緩沖層;9、防滑條;10、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水族箱底柜,如圖1所示,包括位于水族箱底柜兩側的側板1、連接于兩側板1之間的門框31,門框31通過合頁4與其中一塊側板1鉸接。門框31的上下兩處還設有與側板1連接的橫檔2,橫檔2包括靠近地面一側的下檔21、背離地面一側的上檔22。下檔21用于支承柜內物品,上檔22用于支承水族箱,故上檔22與下檔21的相對位置必須穩固。
如圖1所示,上檔22背離地面的一側還設有緩沖層8,緩沖層8上設有與緩沖層8一體設置的防滑條9。緩沖層8與防滑條9均采用橡膠制成。防滑條9線性陣列于緩沖層8表面,以起到對水族箱均勻施力的效果。
如圖2所示,門框31設置為中空矩形,此處令門框31朝向中空部分處稱為門框31內側,令門框31背離中空部分處稱為門框31外側。如圖1所示,門框31外側設有緩沖條7,緩沖條7采用橡膠制成,在門框31抵觸側板1和上檔22、下檔21時,能夠有效減輕剛性沖擊。
門框31內側靠近上檔22的一面、靠近下檔21的一面均設有兩條滑槽32,兩條滑槽32相互平行,深度與寬度均相等。
如圖2所示,滑槽32內嵌設有門扇33,門扇33共有三扇,分別交錯布置在兩條滑槽32內。即其中一條滑槽32內嵌設有兩塊門扇33,另一條滑槽32內嵌設有一塊門扇33。三塊門扇33的總長度之和為門框31內側的長度,三塊門扇33的寬度與門框31內側的寬度相等。即當三塊門扇33一字排開時,能夠將門框31完全布滿,門框31兩側的空間被門扇33完全阻隔。
如圖1所示,門扇33上設有把手6,把手6設置為凹陷于門扇33所在平面的結構,防止門扇33相互移動時阻礙門扇33的運動。
如圖1所示,門框31和側板1上還設有開閉組件5,開閉組件5包括位于門框31上的第一限位環51、位于側板1上的第二限位環52,第一限位環51和第二限位環52處于同一根軸線上,兩者的外徑與內徑也相同,僅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不同,即第一限位環51高于第二限位環52。
第一限位環51和第二限位環52通過銷軸53連接,如圖1所示,銷軸53設置為垂直段。
銷軸53的兩段相互垂直的部分之一限位于第一限位環51和第二限位環52內,該部分的長度長于第一限位環51與第二限位環52之間的距離;相互垂直的部分之二抵觸于第一限位環51上,便于取放,同時防止銷軸53掉落。
開合柜門3時,既能夠通過滑移門扇33進行小范圍的開合,又能通過撤去銷軸53,從安裝有第二限位環52的側板1處對門框31施力,使門框31繞合頁4轉動,從而將整個水族箱底柜內的空間完全暴露于空氣中,便于維修或使用。
實施例2:一種水族箱底柜,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門框31與上檔22鉸接,合頁4安裝于上檔22和門框31的連接處,開閉組件5安裝于門框31靠近下檔21一側以及下檔21上,即下檔21和門框31上均設有限位環。
如圖3所示,當需要開合門框31時,將銷軸53撤去,將門框31自下檔21處抬起,繞合頁4旋轉打開底柜。
實施例3:一種水族箱底柜,與實施例1或2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門框31與下檔21鉸接,合頁4安裝于下檔21和門框31的交接處,開閉組件5安裝于門框31靠近上檔22一側以及上檔22上,即上檔22和門框31上均設有限位環。
如圖4所示,當需要開合門框31時,將銷軸53撤去,將門框31自上檔22處下放,繞合頁4旋轉打開底柜。
實施例4:一種水族箱底柜,與實施例1或2或3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門框31設有緩沖條7的一面設有用于嵌設緩沖條7的凹槽10,緩沖條7嵌設于凹槽10內的部分設置為楔形,凹槽10設置為與楔形相對應的燕尾槽,如此便能夠有效防止緩沖條7在開合門框31的過程中受到刮擦或震動而脫落。
如圖5所示,緩沖條7背離凹槽10的一面設置為圓弧狀,以便在開合時,緩沖條7與水族箱底柜之間的摩擦力沿圓弧面減小。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