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式靠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售靠枕大部分是在一個布套內填充了棉絮等物質,只能依著沙發靠背、椅子靠背、墻或者是其他物體放置,單獨放置在空間中不能起到靠墊的作用,但是在像寢室這樣的地方,大多是上下鋪或者上床下桌,床沒有靠背且床寬比較窄,想半躺著的時候只能放個靠枕倚著墻面,而且不能調整角度,對于只有側面倚著墻體放置的床,由于床寬的問題半躺著就非常不舒服、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調式靠枕,實現可調整靠枕的高度及角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調式靠枕,包括支架和靠墊,所述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固定桿、兩個平行設置的活動桿和兩個液壓桿,所述兩個固定桿之間固定設置有橫桿,所述兩個活動桿之間也固定設置有橫桿,兩個所述固定桿的一端分別與對應的活動桿的一端鉸接,所述固定桿上固定設置有鉸支架,所述活動桿上滑動設置有鉸支架,所述液壓桿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固定桿和活動桿上的鉸支架鉸接,所述靠墊包括第一墊體和第二墊體,所述第一墊體與兩個活動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墊體與兩個固定桿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通過液壓桿調整活動桿與固定桿之間的角度實現調整靠枕的高度及角度。
進一步,所述活動桿與固定桿的橫截面均為凹槽形,所述固定桿的開口朝向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開口朝向固定桿,所述活動桿的寬度大于所述固定桿的寬度,所述活動桿的凹槽能容納下固定桿,所述活動桿上設有滑道,所述活動桿上的鉸支架可沿滑道滑動,所述兩個鉸支架平行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使固定桿能鑲嵌到活動桿的凹槽內。
進一步,所述第一墊體的邊緣與第二墊體的邊緣通過拉鏈連接,所述第二墊體靠近活動桿與固定桿鉸接處的一端與固定桿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靠枕的打開和關閉,并可將第二墊體旋轉至第一墊體上,更為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可調式靠枕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可調式靠枕的支架的側視圖。
圖3為一種可調式靠枕的支架在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可調式靠枕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種可調式靠枕的支架閉合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桿,2.活動桿,3.液壓桿,4.橫桿,5.鉸支架,6.第一墊體,7.第二墊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式靠枕,包括支架和靠墊,所述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固定桿1、兩個平行設置的活動桿2和兩個液壓桿3,所述兩個固定桿1之間固定設置有橫桿4,所述兩個活動桿2之間也固定設置有橫桿4,兩個所述固定桿1的一端分別與對應的活動桿2的一端鉸接,所述固定桿1上固定設置有鉸支架5,所述活動桿2上滑動設置有鉸支架5,所述液壓桿3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固定桿1和活動桿2上的鉸支架5鉸接,所述靠墊包括第一墊體6和第二墊體7,所述第一墊體6與兩個活動桿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墊體7與兩個固定桿1連接。
所述活動桿2與固定桿1的橫截面均為凹槽形,所述固定桿1的開口朝向活動桿2,所述活動桿2的開口朝向固定桿1;所述活動桿2的寬度大于所述固定桿1的寬度,所述活動桿2的凹槽能容納下固定桿1;所述活動桿2上設有滑道,所述活動桿2上的鉸支架5可沿滑道滑動;所述兩個鉸支架5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墊體6的邊緣與第二墊體7的邊緣通過拉鏈連接,所述第二墊體7靠近活動桿2與固定桿1鉸接處的一端與固定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墊體7還通過紐扣與固定桿1連接,在不需要使用高角度靠枕的時候可以將第一墊體6與第二墊體7的拉鏈拉上,使其能成為一個普通枕頭,節約空間,當需要使用時,打開拉鏈,拉動第一墊體6使其達到一定角度,并可解開第二墊體7與固定桿1相連接的紐扣,同時可將第二墊體7轉動至第一墊體6上,更為舒適。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調式靠枕結構簡單,通過液壓桿調整活動桿與固定桿之間的角度實現調整靠枕的高度及角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