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升降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
背景技術:
枕頭、坐墊以及床墊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應用非常廣泛,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枕頭、坐墊以及床墊通常只能調整軟硬度,難以兼顧高度的調節,而且現有技術的在調節軟硬度時,難以實現精準細微的軟硬度和高度調節,現階段還沒有出現成熟的技術手段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不僅僅能能夠調節軟硬度,還能兼顧高度的調節,實現精準細微地調節。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包括軟體袋所述軟體袋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上層軟體調節層、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
較優地,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包括至少一個縱橫排列的彈性單元,所述彈性單元套裝袋狀結構或者直接在所述彈性單元上端分別設置牽拉機構,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由底座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活動支撐構成,所述彈性單元下端放置在所述活動支撐上,所述袋狀結構或所述牽拉機構上固定一拉繩,多個所述彈性單元共用一條所述拉繩或者一個所述彈性單元用多條所述拉繩或者一個所述彈性單元用一條所述拉繩,所述拉繩沿所述彈性單元軸線平行方向穿過所述彈性單元或者所述拉繩沿軸線平行方向穿過所述彈性單元之間的間隙,繼續穿過所述活動支撐后與所述底座相接,所述活動支撐上下移動帶動所述彈性單元底部來壓縮或放松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實現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的軟硬調節和所述軟硬高度可調節彈性體的軟硬調節。
較優地,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為氣體軟硬升降器調節層或者機械軟硬升降器調節層,當要變硬時,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升高運作,推動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上升,所述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壓縮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使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壓縮變薄、變硬,整個彈性體相應變硬、高度略有上升;當要變軟時,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降低運作,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下降,所述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使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釋放變厚、變軟,整個彈性體相應變軟、高度略有下降,不僅能夠調節軟硬度,還能兼顧高度的調節。
較優地,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為氣體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或者機械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
較優地,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和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為金屬彈簧、氣體彈簧、海綿、3D棉、公仔棉、慢回彈海綿、動植物纖維、化工纖維、動植物混合纖維或任意材料組成的彈性體的一種或多種。
較優地,所述彈性單元為金屬彈簧、氣體彈簧、海綿、3D棉、公仔棉、慢回彈海綿、動植物纖維、化工纖維、動植物混合纖維或任意材料組成的彈性體的一種或多種。
較優地,所述軟硬氣體升降器調節層和軟硬高低氣體升降器調節層由軟質材料、硬質材料、彈性材料或者非彈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氣體升降器調節層上開設有進出氣口,所述進出氣口上連接有充放氣及控制相關的氣路、電磁閥,單向閥、手動閥、檢測元件、氣泵檢測、控制和執行系統元件或裝置的一種或多種。
較優地,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的底面設有輔助托底層。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包括軟體袋,所述軟體袋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上層軟體調節層、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與現有技術相比,當要變硬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升高運作,推動上層軟體調節層、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上升,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壓縮上層軟體調節層,使上層軟體調節層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壓縮變薄、變硬,整個彈性體相應變硬、高度略有上升;當要變軟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降低運作,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下降,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使上層軟體調節層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釋放變厚、變軟,整個彈性體相應變軟、高度略有下降,不僅能夠調節軟硬度,還能兼顧高度的調節,調節簡便實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中間軟體調節層和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包括軟體袋1,所述軟體袋1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上層軟體調節層2、中間軟體調節層3、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5。
較優地,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3包括至少一個縱橫排列的彈性單元31,所述彈性單元31套裝袋狀結構或者直接在所述彈性單元31上端分別設置牽拉機構,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由底座41及安裝在所述底座41上的活動支撐42構成,所述彈性單元31下端放置在所述活動支撐42上,所述袋狀結構或所述牽拉機構上固定一拉繩6,多個所述彈性單元31共用一條所述拉繩6或者一個所述彈性單元31用多條所述拉繩6或者一個所述彈性單元31用一條所述拉繩6,所述拉繩6沿所述彈性單元31軸線穿過所述彈性單元31或者所述拉繩6穿過所述彈性單元31之間的間隙,繼續穿過所述活動支撐42后與所述底座41相接,所述活動支撐42上下移動帶動所述彈性單元31底部來壓縮或放松所述彈性單元31實現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3的軟硬調節。
較優地,所述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為氣體升降器軟硬調節層或者機械升降器軟硬調節層,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為氣體軟硬升降器調節層或者機械軟硬升降器調節層,當要變硬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5升高運作,推動上層軟體調節層2、中間軟體調節層3、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上升,軟體袋1不發生大的形變,中間軟體調節層3、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壓縮上層軟體調節層2,使上層軟體調節層2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壓縮變薄、變硬,整個彈性體相應變硬、高度略有上升;當要變軟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4降低運作,中間軟體調節層3、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4下降,軟體袋1不發生大的形變,使上層軟體調節層2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釋放變厚、變軟,整個彈性體相應變軟、高度略有下降,不僅能夠調節軟硬度,還能兼顧高度的調節,調節簡便實用。
較優地,所述上層軟體調節層2為金屬彈簧、氣體彈簧、海綿、3D棉、公仔棉、慢回彈海綿、動植物纖維、化工纖維、動植物混合纖維或彈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種。
較優地,所述中間軟體調節層3為金屬彈簧、氣體彈簧、海綿、3D棉、公仔棉、慢回彈海綿、動植物纖維、化工纖維、動植物混合纖維或彈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種。
較優地,所述氣體升降器軟硬高低調節層5由軟質材料、硬質材料、彈性材料或者非彈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氣體升降器軟硬高低調節層5上開設有進出氣口51和52,所述進出氣口51和52上連接有氣路、電磁閥,單向閥、手動閥、檢測元件、氣泵檢測、控制和執行系統元件或裝置的一種或多種。
較優地,所述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5的底面設有輔助托底層。輔助托底層可以為氣體升降器軟硬高低調節層5提供保護,延長使用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當軟硬高度可調彈性體要變硬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升高運作,推動上層軟體調節層、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上升,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壓縮上層軟體調節層,使上層軟體調節層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壓縮變薄、變硬,整個彈性體相應變硬、高度略有上升;當要變軟時,下層軟硬高低升降器調節層降低運作,中間軟體調節層、中間軟硬升降器調節層下降,軟體袋不發生大的形變,使上層軟體調節層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釋放變厚、變軟,整個彈性體相應變軟、高度略有下降,不僅能夠調節軟硬度,還能兼顧高度的調節,調節簡便實用。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