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衛生清潔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
背景技術:
目前設置在衛生間內的坐便器,由于衛生間的空間體積限制和密閉性等因素,容易帶來室內空氣品質惡劣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衛生間的空氣質量也日益關注,為防止人們在如廁時產生的污穢異味氣體污染,很多家庭在衛生間內安裝了排風裝置?,F有的衛生間排風裝置主要與采暖裝置結合,通常安裝于頂部天棚處,或者將專用排風裝置直接安裝于墻體上和專用風道上。這類排風裝置的共同缺點就是:由于遠離坐便器,必須等到從坐便器散出的污穢異味氣體擴散以后,到達排風裝置的作用區域范圍以內,才能將擴散的污穢空氣通過排風裝置逐漸排除。用戶使用坐便器時,坐便器上方的排風扇打開,人體排泄物的異味上升,進入人體呼吸區,造成用戶不舒適,同時異味空氣也有擴散到其他房間的可能,影響室內空氣品質。
如此,不僅排風器量大,耗電多,而且必須等到污穢異味氣體在整個衛生間的空間內擴散后才能排出,因此不可避免的有部分污穢異味氣體被人吸收,有損人體健康。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該座蓋能夠感應到是否有人使用該坐便器來控制動力排風裝置的開啟或停止,通過座蓋的集風結構和內置排風裝置,將人體如廁時產生的污穢異味氣體從坐便器內部抽吸出去,并通過封閉的管道排出室外,從而避免污穢異味氣體在衛生間室內擴散,保持室內空氣清潔,防止人體吸入污穢異味氣體,進而保持人體健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包括動力排風機7、排風管道10和坐便器蓋板5,該坐便器座蓋還包括座圈4、均壓集風槽1,其中座圈4包括排風空腔風口3,所述排風空腔風口3為設置于座圈4內靠近均壓集風槽1端內側下沿與坐便器上沿對應部位的排風間隙,用于從坐便器內部向外排出污穢異味氣體。
均壓集風槽1包括槽體部分、吸風口11和排風口6,其中吸風口11與排風空腔風口3連通,均壓集風槽1通過吸風口11吸入坐便器內部的污穢異味氣體,排風口6通過所述動力排風機7與排風管道10連通,用于排出均壓集風槽1內的污穢異味氣體。均壓集風槽1能有效保證氣壓的均衡與穩定。
優選地,在吸風口11的周圍與座圈4的排風空腔風口3相對應部位設置有密封條2,用于防止漏風,保證排風效果。
優選地,均壓集風槽1吸風口11設置為鴨嘴型吸風口,鴨嘴型結構能使吸風口向前伸出進入排風空腔風口3,有效抽出坐便器內的污穢氣體,同時保證了降低坐便器座蓋的整體高度,使其結構更加緊湊合理。
優選地,動力排風機7為由電動機驅動的排風機,通過軸向端頭的排風口6與均壓集風槽1連通,用于產生負壓并將污穢異味氣體從均壓集風槽中抽出。
優選地,排風管道10還包括波形排風管道8和變徑轉向節9,動力排風機7通過波形排風管道8與變徑轉向節9連通,經排風管道10將從坐便器內抽出的污穢異味氣體排出室外。
優選地,動力排風機7包括控制開關,用于控制動力排風機7的啟動或停止。
更加優選地,動力開關為自動感應開關,該自動感應開關為紅外線感應開關、電容式感應開關、電感式感應開關、光敏感應開關、壓力感應開關或限位開關,用于根據感應到的坐便器的使用狀態,自動控制動力排風機7的啟動或停止,保證坐便器在使用時動力排風機7工作,非使用狀態時動力排風機7不工作,縮短排風裝置工作時間,省電節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在人們如廁解手時,排除污穢異味氣體,防止人體排出的污穢異味氣體在室內擴散蔓延的解決方案,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以將污穢異味氣體集中、快速、高效地直接從坐便器中抽出,經密閉管道排出室外,從而有效避免了污穢異味氣體在衛生間室內擴散,可避免衛生間室內空氣受到污染,保持室內空氣清潔,防止人身吸入有害氣體,保護人的身體健康。同時,由于直接從坐便器內抽出污穢異味氣體,排出的氣體總量減少,排風的動力要求也小,并且排風時間僅需與人們使用坐便器的時間一致,排風機工作時間短,可以減少電能消耗,還能起到節能環保的有益效果。
該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可以將坐便器內的污穢異味氣體直接從座蓋下抽出,經管道排出室外。不僅可以防止污穢異味氣體在室內擴散,保持衛生間或室內不受污染,保持環境衛生,還可以防止人身吸入污穢異味有害氣體,保持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高效快速排除污穢氣體,縮短排風裝置工作時間,省時省電,有利于節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示出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的側視圖。
圖2示出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進行表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帶排風裝置的坐便器座蓋,包括帶有排風空腔風口3的坐便器座圈4,均壓集風槽1、動力排風機7、排風管道10和坐便器座蓋板5為主要結構組成。
該排風空腔風口3為設置在座圈4的內側下沿與坐便器上沿口對應鄰近部位的排風間隙,同時,該排風空腔風口3也是從坐便器內部向外排除污穢異味氣體的排風口。本實施例將該排風空腔3和排風口置于坐便器座圈4的后部,與均壓集風槽1的鴨嘴型吸風口11對接連通。座圈4的材料采用衛生潔具行業一般常用的材料,優選的但不限于使用酚醛樹脂材料,改性PVC,PVC以及其他工程塑料等材料。
均壓集風槽1是安裝于坐便器后部的中空容器,通過鴨嘴型吸風口11吸走坐便器內的污穢異味氣體,并在動力排風機7形成的負壓作用下,從軸向端部的排風口6排出。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均壓集風槽1,其相對于普通集風槽來說,具有更加均勻的壓強,進而保證流量的均等,帶來更加平穩的氣流和良好的集風效果。均壓集風槽1同時也是本座便器座蓋整體的基座,通過緊固件安裝在坐便器上。其材料可以選用衛生潔具行業常用的材料,優選的但不限于使用酚醛樹脂材料,改性PVC,PVC以及其他工程塑料等材料。
選用鴨嘴型吸風口1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夠滿足均壓集風槽1對截面積和體積的要求;(2)前端風口壓低或扁平狀,可用于在其上部布置坐便器座蓋和座圈的轉鉸結構,有利于降低坐便器座蓋的高度,使其結構緊湊;(3)吸風口向前伸出,接近坐便器的內側,有利于直接抽出污穢異味氣體,保證排風效果。
更進一步的,在鴨嘴型吸風口11的外側上面和左右兩個側面,在與座圈4的排風空前3對應鄰近面上,安裝有密封條2,當座圈4向下翻轉放于坐便器上時,密封條2受擠壓密合,防止漏風。密封條11的材料,優選的但不限于選用橡膠、毛氈、聚氨酯材料或棉質材料,或選用聚乙烯材料等材料。
動力排風機7,置于均壓集風槽1的一端。本實施例將動力排風機7置于均壓集風槽1的左端,通過均壓集風槽1端頭的排風口6抽出其內的污穢異味氣體,在動力排風機7的作用下,增壓后,污穢異味氣體經由波形排風軟管8排出,動力排風機7采用電動-機械排風。其中,電動機優選的但不限于選用交流單相異步電機,直流電動機;排風機7則優選但不限于選用離心式風機,軸流式風機。更進一步的,動力排風機7通過人體感應開關控制其電動機的啟動或停止狀態。感應開關處于常斷狀態,當感應到人體使用坐便器時,感應開關轉為開通狀態,關閉電機,排風機7停止工作。感應開關優選的但不限于選用紅外線感應開關,電容,或者電感式感應開關,光敏感應開關或者壓力感應開關。
更進一步的,動力排風機7通過波形排風軟管8與變徑轉向節9相接,并通過變徑轉向節9和安裝于衛生間墻體的排風管道口連通,將從坐便器內抽出的污穢異味氣體排除室外。變徑轉向節9不僅使排風管道可以按照預設的需要轉向,而且可以使后續風道10改變截面形狀,以利于安裝和美觀。同時也可擴大風道10的截面,降低排風風速,減少風道阻力。根據安裝現場的具體情況,風道10可以采用墻內安裝,也可以采用貼附于墻面的墻外安裝。風道10的出口,可以向上進入天棚后,再與天棚內的公共排風道連接,或者接入其他設備的排風管道,或者直接通向室外。變徑轉向節9和排風管道10的材料,采用衛生潔具行業常用的管道材料,優選的但不限于使用PVC,改性PVC,等工程塑料材料,也可以選用鋁材料或鋁合金材料。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