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阻尼器的轉接套,特別是一種用于馬桶上蓋組件的阻尼器的轉接套。
背景技術:
馬桶上蓋部分是馬桶的重要組件之一,上蓋部分包括有蓋板及座圈,其是通過樞軸連接在馬桶上。一般情況下,人們使用時如果不用手將蓋板和座圈慢慢放到馬桶本體上,蓋板和座圈直接落向馬桶本體,在蓋板和座圈之間、座圈和座廁馬桶本體之間會因互相撞擊而發出很大噪音,甚至會導致蓋板、座圈和座廁馬桶本體破壞。而用手扶住蓋板和座圈,當蓋板和座圈采用有機玻璃等重質材料時,有可能會砸傷人手,兒童使用時尤其如此,因此,市場上出現許多用于緩降馬桶上蓋部分的阻尼裝置。
申請號為201420170639.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阻尼器,如圖1所示,該阻尼器包括套筒和轉軸,套筒與轉軸相配合;轉軸設置于套筒內,轉軸能夠在套筒內轉動;轉軸包括軸本體1,軸本體1的中部形成有環形端面2;環形端面2上開設有過油槽3,過油槽3沿環形端面2的周向延伸,過油槽3的圓心角為90±5°;軸本體1上設置有單向閥4,過油槽3的外緣與單向閥4之間形成一夾角,該夾角為35±5°;如圖2所示,套筒內壁形成一葉輪5;當轉軸相對于套筒轉動時,葉輪5相對于過油槽3的周向運動,逐步遮擋過油槽3,使過油槽3的通過面積由最大變為零。該設計能夠使蓋板在關閉過程中,前面90度左右為快速下降,而后面35度左右緩慢降落。如圖3所示,該阻尼器的殼體與鉸鏈座固定,不能旋轉,而阻尼器的轉軸插入上蓋、座圈軸孔中,隨上蓋、座圈旋轉。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無論使用怎樣的阻尼裝置,馬桶蓋板的上蓋和座圈還是需要打開到98度或更大才能確保不會因為受重力作用自動旋轉落下,因此上蓋和座圈后方要保留較大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其可使上蓋和座圈打開角度小于98度時依然能保持豎直站立,直到手動推動落下。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一種用于馬桶上蓋組件的阻尼器的轉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內部中空的轉接套本體;設置于所述轉接套本體一側與阻尼器相配合連接以使轉接套能與阻尼器內部轉軸同步轉動的第一端部;設置于所述轉接套本體另一側與馬桶上蓋組件相配合連接以使轉接套與馬桶上蓋組件同步旋轉的第二端部;設置于所述轉接套本體外表面的第一缺口及徑向相鄰于第一缺口的第二缺口;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內的彈性片凸塊,用以限制所述轉接套旋轉從而改變馬桶上蓋部分停止的位置。
較佳地,所述轉接套本體為圓柱狀,所述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呈環形沿本體外周面軸向延伸,所述第二缺口的圓心角大于第一缺口的圓心角。
較佳地,所述轉接套本體為圓柱狀,所述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呈環形沿本體外周面軸向延伸,所述第一缺口的圓心角大于第二缺口的圓心角。
較佳地,所述第一端部為環狀,其與阻尼器的轉軸部相套接并可隨該轉軸部轉動。
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為從轉接套本體軸向伸出的凸軸,用以插入馬桶上蓋部分的軸孔中并使所述轉接套隨馬桶上蓋部分旋轉。
較佳地,彈性片凸塊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活動卡接于所述轉接套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內限制該轉接套旋轉從而改變馬桶上蓋部分停止的位置。
較佳地,所述馬桶上蓋組件包括馬桶座圈或馬桶上蓋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實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技術的阻尼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阻尼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的阻尼器的安裝在馬桶上蓋上的使用效果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的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的截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的安裝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的安裝放大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安裝后馬桶座圈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馬桶蓋板阻尼器的轉接套安裝后馬桶座圈落下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4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用于馬桶上蓋組件的阻尼器的轉接套10(見圖4-圖5),主要包括一內部中空的轉接套本體11;該本體一側設置有第一端部12,其與阻尼器20相配合連接(見圖6),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端部12為中空環狀,阻尼器20具有一轉軸部21,該轉軸部可相對阻尼器的殼體22做轉動,安裝時,所述轉軸部插接在所述第一端部12中,由此,第一端部12可以隨轉軸一起轉動。在轉接套本體另一側設置有第二端部1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端部13為一延伸于本體外部的凸軸,該凸軸插入座圈或者上+蓋的軸孔中,隨上蓋或座圈旋轉。所述外表面的設置有第一缺口14,及徑向相鄰于第一缺口的第二缺口15;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14及第二缺口15呈環形沿本體外周面軸向延伸,第二缺口15的圓心角大于第一缺口14的圓心角。在所述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內活動設置有彈性片凸塊16,用以限制所述轉接套旋轉從而改變馬桶上蓋部分停止的位置。本實施例中,彈性片凸塊16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活動卡接于所述轉接套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內限制該轉接套旋轉從而改變馬桶上蓋部分停止的位置。
借此,如圖8-9所示,在馬桶座圈打開時,彈性片凸塊16落在轉接套第一缺口14中,彈性片凸塊阻止轉接套凸塊16向座圈旋轉下落方向運動,使座圈停止在豎直位置。在手動推動座圈落下時,座圈帶動轉接套10旋轉,彈性片凸塊16越過轉接套凸塊,進入第二缺口15,座圈可繼續旋轉下落。
本實施例中,第二缺口15的圓心角大于第一缺口14的圓心角。實踐中,第一缺口14、第二缺口15的圓心角大小,以及轉接套凸塊的大小可以更改,以此來改變座圈停止的位置。這樣,本實用新型可使上蓋和座圈打開角度小于98度時依然能保持豎直站立,直到手動推動落下。由此,本實用新型節省了馬桶上蓋和座圈后方的空間。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及圖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