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包括第一組件,所述第一組件的下端兩側通過連接件安裝有第二組件,便于對該型材的生產,生產難度大大降低,第二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下端一側通過第一連接臂連接有擋雨板,使擋雨板與底板流出一端間隙,便于通風孔的進風工作,底板和第一組件上均設有用于通風的通風孔,擋雨板的一側位于通風孔的下方,用于通風孔的擋雨工作,底板下端的另一側和中部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和第三連接臂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與擋雨板留有用于進風的間隙,便于通風孔的正常進風,該實用新型不僅解決了門窗型材的通風工作而且解決了防雨的工作,且造型美觀,生產難度低,有很高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
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門窗型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筑行業得到大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住宿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門窗型材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門窗的要求也不僅僅只是款式新穎質量上乘這么單一,通風性能優良的門窗型材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選擇,但是市場上雖然出現了一些可以通風的門窗型材,但是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通風效果差且不具備一定的防雨性能,導致雖然通風但不防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對此我們推出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包括第一組件,所述第一組件的下端兩側通過連接件安裝有第二組件,所述第二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左側通過第一連接臂連接有擋雨板,所述底板下端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和第三連接臂連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組件的下端中部與底板的中部均設有通風孔,且所述通風孔位于擋雨板右側的上方。
[0005]優選的,所述第一組件的下端兩側和第二組件的上端兩側均設有固定槽,且所述連接件與固定槽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臂呈斜坡狀安裝于底板的下端,且所述底板的右側與第二連接臂的角度為五十到八十度。
[0007]優選的,所述第二組件為一體式澆筑結構。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通過連接件活動連接,便于對該型材的生產,生產難度大大降低,第二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下端一側通過第一連接臂連接有擋雨板,使擋雨板與底板流出一端間隙,便于通風孔的進風工作,底板和第一組件上均設有用于通風的通風孔,擋雨板的一側位于通風孔的下方,用于通風孔的擋雨工作,底板下端的另一側和中部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和第三連接臂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與擋雨板留有用于進風的間隙,便于通風孔的正常進風,該實用新型不僅解決了門窗型材的通風工作而且解決了防雨的工作,且造型美觀,生產難度低,有很高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I第一組件、2第二組件、3連接件、4通風孔、21底板、22第一連接臂、23擋雨板、24第二連接臂、25第三連接臂、26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2]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包括第一組件I,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兩側通過連接件3安裝有第二組件2,所述第二組件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下端左側通過第一連接臂22連接有擋雨板23,所述底板21下端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24和第三連接臂25連接有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與擋雨板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固定板26的左端與擋雨板23的右端留有縫隙,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中部與底板21的中部均設有通風孔4,且所述通風孔4位于擋雨板23右側的上方。
[0013]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兩側和第二組件2的上端兩側均設有固定槽,且所述連接件3與固定槽連接,便于第一組件I和第二組件2的連接固定,使生產難度大大降低,便于大規模生產。
[0014]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臂24呈斜坡狀安裝于底板21的下端,且所述底板21的右側與第二連接臂24的角度為五十到八十度,便于正常的進風工作,和擋雨工作,防止雨水倒灌進入通風孔4。
[0015]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組件2為一體式澆筑結構,連接強度高,使用壽命更長。
[0016]結構原理:第一組件I和第二組件2通過連接件3活動連接,便于對該型材的生產,生產難度大大降低,第二組件2包括底板21,底板21的下端一側通過第一連接臂22連接有擋雨板23,使擋雨板23與底板21流出一端間隙,便于通風孔4的進風工作,底板21和第一組件I上均設有用于通風的通風孔4,擋雨板23的一側位于通風孔4的下方,用于通風孔4的擋雨工作,底板21下端的另一側和中部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24和第三連接臂25安裝有固定板26,且固定板26與擋雨板23留有用于進風的縫隙,便于通風孔4的正常進風,室外風可通過擋雨板23和固定板26留有的縫隙進入底板I上的通風孔4,再通過第一組件I上的通風孔4進入室內,完成進風工作。
[0017]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包括第一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兩側通過連接件(3)安裝有第二組件(2),所述第二組件(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下端左側通過第一連接臂(22)連接有擋雨板(23),所述底板(21)下端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臂(24)和第三連接臂(25)連接有固定板(26),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中部與底板(21)的中部均設有通風孔(4),且所述通風孔(4)位于擋雨板(23)右側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件(I)的下端兩側和第二組件的上端兩側均設有固定槽,且所述連接件(3)與固定槽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臂(24)呈斜坡狀安裝于底板(21)的下端,且所述底板(21)的右側與第二連接臂(24)的角度為五十到八十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窗中柱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件(2)為一體式澆筑結構。
【文檔編號】E06B7/10GK205713837SQ20162068272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日
【發明人】張文忠, 褚小朋
【申請人】滁州市金鵬新型建材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