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干手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干手機。
背景技術:
干手機是一種衛浴間用于烘干雙手或者吹干雙手的潔具電器,廣泛應用于賓館、餐館、科研機構、醫院、公共娛樂場所和每個家庭的衛生間等。
為保證干手效果,現有技術中對出風口距離進行了約束,以能插入手的距離且相對尺寸偏小而設置。為達到距離盡量小的目的,一般會采用干手機干燥室口部比底部更小的結構,或在壁面上設置突起,或講出風口位于突起上來實現。
但是,設置突出部后導致干燥室寬度方向空間減小,使用者擦入手時更易碰擦手部造成手部污染,且此種結構不便于產品維護人員的清潔工作。
另外,還有一些干手機的手插入部采用下大上小的結構,這樣使得位于干燥室上方的噴嘴之間的距離相對接近,當人手擦入干燥室時會導致頂部開口過窄原因,易于觸碰到干燥室壁面而使手再次污染,且此種結構不便于產品維護人員的清潔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使用者的手部不容易觸碰到避免的干手機。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干手機,該干手機包括具有開口的手插入部,所述手插入部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至少一側所述側壁上設有出風口;所述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所述開口的方向上間距逐漸變大。
優選的,所述出風口嵌設于所述手插入部的相應側壁。
優選的,在指向所述開口的方向上,所述手插入部的橫截面為矩形框或圓角矩形框。
優選的,在指向所述開口的方向上,所述手插入部的口徑逐漸變大。
優選的,所述相對的兩側側壁之間的間距不低于75mm。
優選的,所述手插入部與其開口相對的一側設有底壁。
優選的,所述側壁與所述底壁之間為弧面過渡。
優選的,所述開口朝向斜上方設置。
優選的,所述相對的兩側內壁上均設有所述出風口。
優選的,所述出風口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出風口均勻分布于所述手插入部的相應側側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通過將手插入部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所述開口的方向上間距逐漸變大,由此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在插入和拔出的過程中不容易觸碰到壁面,由此減小了手部受到二次污染的機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的側視角方向的剖面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的主視角方向的剖面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
1、干手機本體;2、手插入部;3、前側壁;4、后側壁;5、左側壁;6、右側壁;8、底壁;9、排水孔;10、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結合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包括干手機本體1,在該干手機本體1的頂部設有具有開口的手插入部2,使用者的手部由該開口插入到手插入部2的內部,而該開口優選為朝向斜上方設置,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能夠自然的插入;手插入部2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該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可以是與使用者手背相對的前側壁3和與使用者手心相對的后側壁4;在該前側壁3和/或后側壁4上設有用于出風的出風口10,用于對使用者的手部形成單側或雙側吹拂;且該出風口10的數量優選為多個,多個出風口10均勻分布于手插入部2的相應側側壁上,以對使用者的整個手部形成均勻吹拂。
另外,相對設置的兩側側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開口的方向上間距逐漸變大,即,在手插入的方向上,該相互平行的兩側側壁寬度一致,或呈敞口式設計,優選設置為在指向開口的方向上間距逐漸變大,以方便注塑制造;這樣的設計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在插入和拔出的過程中不容易觸碰到壁面,由此減小了手部受到二次污染的機會。
但該相對的兩側側壁之間的間距優選不低于75mm,以保證出風口10與使用者手部之前的間距能夠達到有效的吹拂干燥效果。
其中,出風口10優選嵌設于手插入部2的相應側壁,即,出風口10的開口未探出于其所設置的那一側手插入部2的內壁。由于出風口10嵌設于手插入部2的相應側內壁,所以不會占用手插入部2的內部空間,從而使使用者的手部不容易觸碰到壁面,以防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便,由于手插入部2的內壁上并無凸起的結構,表面光滑,所以并不存在清潔不到的死角,清潔起來更加方便。
在指向開口的方向上,手插入部2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框或圓角矩形框,即,手插入部2為由四側內壁首尾相接圍成的結構,且每相鄰的兩側內壁之間優選為弧面過渡連接,以方便清潔。也就是說,除與使用者的手背和手心相對的兩側內內壁之外,手插入部2的其余兩側也是封閉的,這樣可以防止從使用者手上飛離的水通過左右兩側飛落到地面上,避免影響到環境的整潔。
而且,在指向開口的方向上,手插入部2的口徑優選為逐漸變大,也就是說,不僅上述前側壁3與后側壁4是敞口式結構,左側壁5與右側壁6之間也是敞口結構,由此可進一步避免受用者的手部受到二次污染。
手插入部2與其開口相對的一側設有底壁8,該底壁8限定出了手插入部2的深度,當使用者在將手部插入時,會自然的使指尖與底部保持一定的距離,即該底壁8的存在將使用這相對于開口的插入深度限定在了一定范圍之內,由此消除了使用者對插入深度的不確定性,既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更容易與出風口10所在區域相對,還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部因插入過深而使手腕或衣袖等觸碰到手插入部2開口。進一步的,側壁與底壁8之間為弧面過渡,以免出現難以清潔的死角。
在上述底壁8上優選還設置有排水孔9,該排水孔9用于將手部滴落的水分排出于手插入部2,防止在手插入部2的底部形成積存。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