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具,具體涉及一種帶有轉動茶盤的過濾茶具。
背景技術:
茶文化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傳統,日常生活中,人們飲茶時,一般是將茶葉放到茶壺中沏入開水后浸泡,泡好的茶水通過茶壺再手工倒入每個茶杯中,通常來說茶杯的體積都很小,需要頻繁的倒茶,比較費力,給人們的飲茶帶來了一些不便,因此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一種更簡便的茶具則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茶既簡便又能省時省力的帶有轉動茶盤的過濾茶具。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帶有轉動茶盤的過濾茶具,包括底座、轉軸、轉動茶盤、茶杯、支撐臂及漏斗,所述轉動茶盤與底座通過轉軸轉動連接,轉動茶盤上設有用于放置茶杯的凹槽,所述凹槽以轉軸為中心沿同一圓周均勻設置,支撐臂固定連接在底座的一側,支撐臂上設有漏斗,漏斗位于轉動茶盤的上方且漏斗出口處與任一茶杯位置相對應。
優選地,將轉動茶盤設置成圓臺形狀,轉軸位于轉動茶盤的中心,圓臺形轉動茶盤側壁與茶盤底面的夾角為10-20°。
進一步地,底座上還開有以轉軸為中心的環狀的廢液槽,轉動茶盤的邊緣與底座廢液槽相對應。
進一步地,漏斗的下端設有開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帶有轉動茶盤的茶具,轉動茶盤使茶杯正好對準漏斗出口,此時打開漏斗上的開關即可接茶,省去了人們需要端起茶壺挨個茶杯倒茶的繁瑣,只需轉動茶盤即可,省時又省力,使用起來十分簡便。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濾漏斗,避免茶葉進入茶杯,提高了飲茶口感,為人們日常的飲茶帶來了很多方便。
3、本實用新型設置廢液槽,當茶水接多溢出時,多余的茶水會沿圓臺茶盤邊緣流入廢液槽,便于清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結合圖1,一種帶有轉動茶盤的過濾茶具,包括底座1、轉軸2、轉動茶盤3、茶杯4、支撐臂5及漏斗6,轉動茶盤3與底座1通過轉軸2轉動連接,轉動茶盤3設置成圓臺形狀,其中,圓臺側壁與底面的夾角為10-20°,轉軸2位于轉動茶盤3的中心,轉動茶盤3上設有用于放置茶杯的凹槽7,凹槽7以轉軸2為中心沿同一圓周均勻設置,支撐臂5固定連接在底座1的一側,支撐臂5上設有漏斗6,漏斗6位于轉動茶盤3的上方且漏斗6出口處與任一茶杯位置相對應,漏斗出口處設有旋轉開關9或插拔開關,底座1上還開有以轉軸2為中心的環狀廢液槽8,轉動茶盤3的邊緣與廢液槽8相對應,當茶水接多溢出后,多余的茶水會沿茶盤流入廢液槽,便于清理。
由于所有茶杯均設置在以轉軸為中心的同一圓周上,這樣轉動茶盤時能夠保證漏斗出口恰好能對準每個茶杯。
使用時,將茶水倒入過濾漏斗,過濾漏斗將茶葉濾出,茶水直接流入漏斗的豎直管體部,此時轉動茶盤,將漏斗出口對準任一茶杯,打開漏斗上的開關即可出茶,接滿后,關閉開關,繼續轉動茶盤至另一茶杯,以此類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上的實施例,因此凡基于本
技術實現要素:
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