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吊趟門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安裝窗頭的吊趟門。
背景技術:
吊趟門是一種采用吊軌并配吊輪把門吊起而支撐滑動的門。吊軌由門洞兩邊的邊框支撐于門洞上方,門扇由吊輪懸掛于吊軌下,推動門扇,吊輪則隨門扇的推動而滑動。現有的吊趟門以吊軌為主要承力件,如果在吊軌上安裝窗頭,必然會增加導軌的荷載,于是需要一種能夠承載窗頭重量的吊趟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吊趟門連體包邊,有效地承載窗頭的重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吊趟門連體包邊,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連體包邊框、窗頭、吊軌、吊輪、吊架、門扇及定位器,連體包邊框包括上包邊框和下包邊框,上包邊框、下包邊框分別沿窗頭的上端、下端安裝窗頭,下包邊框卡接吊軌,吊軌滑動內置吊輪,吊輪連接吊架,吊架連接門扇的上端,門扇的下端連接定位器。
由于上包邊框的上端固定于門框,上包邊框、下包邊框分別沿窗頭的上端、下端安裝窗頭,因此可以有效地承載窗頭的重量,提高了門扇的結構牢固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包邊框的下方扣接有第一固定扣板,第一固定扣板的下方通過第一壓線、第一壓槽分別壓緊窗頭的上端。由此,采用第一壓線、第一壓槽使得窗頭安裝可靠。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下包邊框的上方扣接有第二固定扣板,第二固定扣板的上方通過第二壓線、第二壓槽分別壓緊窗頭的下端,第二壓線通過壓線扣扣接于第二固定扣板。由此,采用第二壓線、第二壓槽使得窗頭安裝可靠。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吊架的上端伸入吊輪固定,吊架的下端通過卡臺卡接于門扇的上端。由此,吊架與門扇可靠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定位器包括定位輪和地臺,地臺的上方固定定位輪,定位輪與門扇的下端滑動連接。由此,定位輪保證了門扇沿直線方向滑動而不會偏離地臺。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有效地承載窗頭的重量,提高了門扇的結構牢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吊趟門連體包邊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該吊趟門連體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連體包邊框1、窗頭2、吊軌3、吊輪4、吊架5、門扇6及定位器7,連體包邊框1包括上包邊框11和下包邊框12,下包邊框12的下方連接兩組結構相同的吊軌3、吊輪4、吊架5、門扇6及定位器7,使得兩個門扇6錯開滑動開合。
上包邊框11、下包邊框12分別沿窗頭2的上端、下端安裝窗頭2,下包邊框12卡接吊軌3,吊軌3滑動內置吊輪4,吊輪4連接吊架5,吊架5連接門扇6的上端。吊架5的上端伸入吊輪4固定,吊架5的下端通過卡臺51卡接于門扇6的上端。門扇6的下端連接定位器7,定位器7包括定位輪71和地臺72,地臺72的上方固定定位輪71,定位輪71與門扇6的下端滑動連接。
上包邊框11的上方固定于門框,上包邊框11的下方扣接有第一固定扣板111,第一固定扣板111的下方通過第一壓線112、第一壓槽113分別壓緊窗頭2的上端。下包邊框12的上方扣接有第二固定扣板121,第二固定扣板121的上方通過第二壓線122、第二壓槽123分別壓緊窗頭2的下端,第二壓線122通過壓線扣124扣接于第二固定扣板121。因此上包邊框11、下包邊框12有效地承載窗頭2的重量,提高了門扇6的結構牢固性。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