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12540閱讀:436來源:國知局
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行業的轉椅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



背景技術:

轉椅是一種常見的家具?,F有的轉椅通常可以水平旋轉,上下調整高度。也有些轉椅可以調節椅背的傾仰幅度。特別的,有些轉椅還能夠保證椅背的傾斜式搖擺運動,以配合人體姿勢,或者配合不同坐姿的重心位置。不過,目前的各種轉椅的結構和效果較為單一,沒有同時滿足多項功能及人體需求。

例如,專利號為DE202011002235U1的逍遙結構的設計方案是通過多個組合的鉸接設計,保證椅座板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前后移動。專利號為DE102011081588的椅子的逍遙結構的設計方案是通過兩個拉伸彈簧以及一個擠壓彈簧的組合,從前后和上下兩個方向來實現椅座在一定范圍內的移動方式。還有類似DE102014101517、DE202013102059、WO 2011/022856、DE102012020726、DE102010042923、WO 2006/114239等等,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轉椅底座,從各種結構設計來實現逍遙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給消費者提供各種選擇。

但是,這些結構要么設計簡單,功能單一,效果一般,無法提起消費者的興趣;要么設計結構復雜,功能上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但是較為復雜的結構使得制造成本高昂,同時還容易出現損壞,也不適應市場需求。

針對市場及消費者的期望,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其結構簡單實用、操作省力便捷、生產和消費成本較為低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其結構簡單實用、操作省力便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包括底座盤,所述底座盤上的轉椅桿孔用于安裝轉椅支撐桿,

通過傾仰轉軸在所述底座盤的上方配合安裝中間板;傾仰轉軸鉸接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和底座盤的底座盤立壁;通過前傾底轉軸或者前傾中轉軸在所述中間板的上方配合安裝前傾板;所述前傾底轉軸鉸接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和底座盤的底座盤立壁;所述前傾中轉軸鉸接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和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盤的中部為底座中盤;底盤中盤設置底座盤傾仰軸孔;所述中間板包括支架傾仰底盤或中間板中盤;所述中間板中盤設置中間板傾仰軸孔;傾仰支撐軸貫穿底座盤傾仰軸孔和支架傾仰底盤后同軸套裝傾仰支撐彈簧及傾仰支撐彈簧外殼;或者,傾仰支撐軸貫穿底座盤傾仰軸孔和中間板傾仰軸孔后同軸套裝傾仰支撐彈簧及傾仰支撐彈簧外殼。

上述技術方案中,設置在所述前傾板上的前傾插銷手柄的中部設置貫穿設置在前傾插銷中梁中;在前傾插銷中梁中的頂部安裝在前傾板中部的前傾板中盤上;在前傾插銷中梁中的一側設置前傾插銷彈簧;該前傾插銷彈簧的另一端安裝在前傾插銷手柄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設置有中間板定位孔和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所述中間板定位孔配合安裝前傾插銷手柄;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配合安裝前傾中轉軸;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設置有前傾板定位孔和前傾板前傾軸孔;所述前傾板定位孔配合安裝前傾插銷手柄,所述前傾板前傾軸孔配合安裝前傾中轉軸。

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盤的一側設置傾仰可調扳手;傾仰可調扳手的前端設置傾仰可調旋頭;傾仰可調拉桿的一端安裝在傾仰可調旋頭上,另一端安裝在傾仰可調轉頭上;傾仰可調轉頭的相對于傾仰可調拉桿的另一側為傾仰可調擋塊;該傾仰可調擋塊的旋轉活動范圍的投影重疊在支架傾仰調節舌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傾仰可調擋塊由一個或多個傾仰可調擋塊單元并排的組成;每個傾仰可調擋塊單元為同樣的形狀及尺寸,在面向支架傾仰底盤的側邊設置多個突出的調節齒,相鄰兩個調節齒之間為調節缺口;從上至下,每個調節齒的遠端依次向外突出;每個調節缺口的最小寬度比支架傾仰底盤伸出的遠端的支架傾仰調節舌的邊緣厚度至少多0.5mm;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盤的底座盤立壁設置有底座盤轉軸孔和底座盤前傾軸孔,分別配合安裝傾仰轉軸和前傾底轉軸;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設置有中間板轉軸孔,中間板轉軸孔配合安裝傾仰轉軸;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設置有前傾板前傾軸孔;前傾板前傾軸孔配合安裝前傾底轉軸。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盤的底座盤立壁設置有底座盤轉軸孔;底座盤轉軸孔配合安裝傾仰轉軸;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設置有中間板轉軸孔和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中間板轉軸孔配合安裝傾仰轉軸;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配合安裝前傾中轉軸;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設置有前傾板前傾軸孔;前傾板前傾軸孔配合安裝前傾中轉軸。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盤的底座盤立壁設置底座盤傾仰插銷孔配合安裝傾仰扳手;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立壁設置有中間板傾仰插銷孔和中間板定位孔;中間板傾仰插銷孔配合安裝傾仰扳手;中間板定位孔配合安裝前傾插銷手柄;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立壁設置有前傾板定位孔;前傾板定位孔配合安裝前傾插銷手柄。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前傾板的前傾板中盤設置有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所述中間板的中間板中盤設置有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和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之間安裝有前傾彈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整體上,傾仰支撐彈簧外殼旋套在傾仰支撐軸上。旋轉傾仰支撐彈簧外殼而將其沿傾仰支撐軸前后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改變傾仰支撐彈簧的長度,從而可以調節傾仰支撐彈簧的倔強系數,改變座椅整體的擺動強度;另一方面還改變了傾仰支撐彈簧的下壓最低點,改變了座椅整體的擺動幅度。

底座盤、下支架和前傾板的設計通過兩個手柄分別控制該轉椅的前傾和傾仰狀態。分別操控傾仰啟閉扳手和前傾插銷手柄時,保證該轉椅分別為:可前傾可傾仰、可前傾不可傾仰、不可前傾可傾仰、不可前傾不可傾仰四種狀態。依此來保證該轉椅整體上更符合人體工學,特別是設計前傾板的旋轉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從而保證其一體式的靠背能夠符合多種狀態下乘坐者的腰背支撐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在底座盤上設置有傾仰可調扳手等,可以進一步調整傾仰的幅度和范圍,依此來將轉椅整體的傾仰調節范圍更加細化,從而保證其一體式的靠背能夠符合某些狀態下乘坐者的腰背支撐需求,滿足需要維持某些特定姿勢的乘坐者的需要,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在傾仰可調擋塊不達到調節位置時,轉椅座聯動至可傾仰調節的最大范圍:-3°~12°。支架傾仰調節舌位于調節缺口內,該轉椅座聯動至可傾仰調節的最大范圍分別為-3°~0°、0°~3°、3°~6°、6°~9°、9°~12°;該轉椅座聯動傾仰在上述的某個相對固定的可調角度范圍。這樣更適合人體不同的需求。

傾仰可調擋塊和支架傾仰底盤之間,該轉椅座聯動保持-3°的前傾狀態;以加強對人體腰椎部位的支撐。

在所述升降扳手的前端設置升降旋頭;升降旋頭上方為升降調節桿的調節端;升降調節桿另一端升降端的頂部位于轉椅桿孔內。這樣可以保證轉椅的原有的升降椅座的功能及結構不發生改變。

底座盤和座椅支架的各個部件均為鋼板拉伸成型后焊接而成。這樣制得的產品機械強度更高,成本較低廉;而且鋼板制得的底座盤和座椅支架沉重,使得轉椅的重心向下移動,使用時更舒適。

本實用新型在原有簡單的蝴蝶盤的設計基礎上,在轉椅底座下方增加了一塊前傾板。通過底座盤、中間板和前傾板之間的兩個旋轉軸的配合,利用兩個手柄,分別控制傾仰功能和前傾功能,同樣達到四個不同的狀態。同樣的設計前傾板的旋轉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從而保證其一體式的靠背能夠符合多種狀態下乘坐者的腰背支撐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增加的前傾板,可以從整體上基本保持原有轉椅的靠背、扶手、升降桿等等設計不變,對生產線的改動僅僅需要增加前傾板的生產部門,以及改動產品整體安裝部分,不需要重新購買全新的生產線,非常適合現有的生產廠家的產品升級。

而在原有單一的傾仰功能的基礎上,前傾板及其相關結構的改動,增加了前傾功能,明顯的可以滿足現在上班族的需要。將原有的轉椅產品功能擴展升級,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安裝在轉椅上前傾板前傾狀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部分卸下前傾板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部分的前傾板不前傾狀態的沿中心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中的前傾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1中的前傾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1中的中間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狀態下前傾插銷手柄處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3狀態下前傾插銷手柄處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2中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2中的前傾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實施例2中的前傾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實施例2中的中間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實施例2中的中間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實施例2中的底座盤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實施例2中的底座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實施例2中的底座盤、中間板及傾仰支撐彈簧組合狀態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實施例2中的配合安裝座椅底板和靠背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18為圖17中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實施例2中的配合安裝座椅底板和靠背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最大前傾角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圖19中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最大前傾角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實施例2中的配合安裝座椅底板和靠背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最大仰角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2為圖21中的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最大仰角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3為實施例3中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4為實施例4中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轉椅支撐桿1A、轉椅座板1B、前傾底轉軸P、前傾中轉軸P’、傾仰轉軸Q、

底座盤1、轉椅桿孔1.1、底座中盤1.a、底座盤立壁1.b、底座盤傾仰軸孔1.a.1、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底座盤轉軸孔1.b.2、底座盤前傾軸孔1.b.3、底座盤前傾中轉軸孔1.b.3’、

中間板2、中間板中盤2.a、中間板傾仰軸孔2.a.1、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2.a.2、中間板立壁2.b、中間板定位孔2.b.0、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中間板轉軸孔2.b.2、中間板前傾轉軸開口2.b.3、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2.6.3’、

支架傾仰底盤2.2、支架傾仰底盤孔2.2.1、支架傾仰調節舌2.2.2、支架板2.b、支架腰形孔2.b.0

前傾板3、前傾板中盤3.a、前傾板立壁3.b、前傾板定位孔3.b.0、前傾板轉軸6.2、前傾板前傾軸孔3.b.3、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3.a.2、底座安裝螺孔3.e、

傾仰扳手4、

傾仰支撐軸5、傾仰支撐彈簧5.1、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

前傾插銷手柄6、前傾插銷彈簧6.1、前傾插銷中梁6.2、前傾彈簧6.3、

升降扳手7、升降旋頭7.1、升降調節桿7.2、

傾仰可調扳手8、傾仰可調旋頭8.1、傾仰可調拉桿8.2、傾仰可調轉頭8.3、傾仰可調回位彈簧8.4、傾仰可調擋塊8.5、傾仰可調擋塊單元8.5.1、調節齒8.5.1.1、調節缺口8.5.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24所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一種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全套組合整體安裝在轉椅座板1B的下方;通過底座盤1上的轉椅桿孔1.1連接轉椅支撐桿1A。轉椅靠背一方為后方,相對的一方為前方。

實施例1

如圖1~8所示,該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底座盤1為鑄鐵沖壓成型的一體式,整體呈水平設置。在底座盤1的兩側分別設置升降扳手7和傾仰可調扳手8。

通過傾仰轉軸Q在所述底座盤1的上方配合安裝中間板2;傾仰轉軸Q鉸接所述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和底座盤1的底座盤立壁1.b。通過前傾中轉軸P’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配合安裝前傾板3。所述前傾中轉軸P’鉸接所述前傾板3的前傾板立壁3.b和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

底座盤1的前端橫向配合安裝傾仰轉軸Q。底座盤1的中部為底座中盤1.a。在底盤中盤1.a上開底座盤傾仰軸孔1.a.1,用于插入傾仰支撐軸5。底座盤1的后部開有轉椅桿孔1.1。

在所述底座盤1的上方配合安裝中間板2。所述中間板2的中部為支架傾仰底盤2.2。在支架傾仰底盤2.2的前部頂端橫向設置所述傾仰轉軸Q。在所述傾仰轉軸Q的兩側各設置一個中間板立壁2.b。每個支架板2.b的頂面為中間板中盤2.a。中間板中盤2.a上設置有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2.a.2,用于安裝前傾彈簧6.3。每個中間板立壁2.b上從后至前依次設置有中間板定位孔2.b.0和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2.6.3’。所述中間板定位孔2.b.0用于配合前傾插銷手柄6;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2.6.3’用于安裝前傾中轉軸P’。

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覆蓋設置前傾板3。該前傾板3為鑄鐵沖壓成型的一體式,整體大約水平設置,下方兩側各設置一個前傾板立壁3.b。每個前傾板立壁3.b上從后至前依次、相對相應設置有前傾板定位孔3.b.0和前傾板前傾軸孔3.b.3。所述前傾板定位孔3.b.0配合安裝前傾插銷手柄6,所述前傾板前傾軸孔3.b.3配合安裝前傾中轉軸P’。

前傾板3的底面為前傾板中盤3.a。前傾板中盤3.a上設置有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3.a.2。每組所述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2.a.2和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3.a.2相對設置,每組凹槽之間安裝一個前傾彈簧6.3;便于平衡的提供前傾的支撐力度。在前傾板中盤3.a上還設置有多個底座安裝螺孔3.e;用于將前傾板3安裝在轉椅座板1B的下方。

配合上套裝的軸套將所述前傾中轉軸P’貫穿設置在所述每個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2.6.3’和每個前傾板前傾軸孔3.b.3內。從而實現:以前傾中轉軸P’為軸,前傾板3在中間板2上方的一定幅度內旋轉。

如圖3、7、8所示,具體的,以水平面為零點,順時針為正,逆時針為負,該前傾板3的旋轉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當某些乘坐者需要較長時間將身體重心向前傾斜時(例如,前臺職位),這樣設計的轉椅座板1B連同該轉椅的椅背能夠同時配合的向前傾斜,貼合乘坐者的背部、腰部及整個骨盆,更符合人體工學;乘坐者的感受更舒適。該設計有助于提高產品的實用性,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有利于企業開拓市場,和產品升級換代。

具體的,前傾板3上設置的所述前傾插銷手柄6的中部設置貫穿設置在前傾插銷中梁6.2中。在前傾插銷中梁6.2的頂部安裝在前傾板中盤3.a上。在前傾插銷中梁6.2的一側設置前傾插銷彈簧6.1。該前傾插銷彈簧6.1的另一端安裝在前傾插銷手柄6上。

具體的,軸向相鄰的一組前傾板定位孔3.b.0和中間板定位孔2.b.0中,一個為圓孔一個為腰型孔,且圓孔直徑和腰型孔中的中部較窄處寬度一致。如圖所示,中間板定位孔2.b.0為兩端大孔、中部較窄的貫穿設置。配合中間板定位孔2.b.0,所述前傾插銷手柄6上設置較窄的一截階梯豁口和較寬的一截鎖死口。前傾插銷手柄6的階梯豁口可以在中間板定位孔2.b.0較窄的中部自由移動。前傾插銷手柄6的鎖死口只能分別位于中間板定位孔2.b.0的兩端的大孔內。那么,該前傾插銷手柄6在前傾板定位孔3.b.0內只能軸向移動。

移動前傾插銷手柄6,將鎖死口沿軸向移動,階梯豁口移動至中間板定位孔2.b.0的兩端的大孔內。該前傾插銷手柄6在中間板定位孔2.b.0內可以上下移動。此時,被壓縮的前傾彈簧6.3恢復,將前傾板3頂起。前傾板3即可以前傾中轉軸P’為軸旋轉。如果垂直向前傾板中盤3.a施力(乘坐者坐上轉椅座板1B),向下壓縮前傾彈簧6.3;前傾插銷手柄6依然設置在中間板定位孔2.b.0內可以上下移動。設計中間板定位孔2.b.0的兩端大孔之間的距離,以及中間板定位孔2.b.0和前傾中轉軸P’之間的距離即可保證前傾板3圍繞前傾中轉軸P’的角度范圍。經過實際乘坐者體驗,該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較為合適。

依此,利用前傾插銷手柄6控制該轉椅座板1B分別為兩個狀態:

如圖7所示的開啟前傾(即可以前傾)和如圖8所示的不可前傾(即不可以前傾)。

該轉椅底座還具有可調節前后傾仰角度的功能。具體的,如圖2和3所示,傾仰支撐軸5貫穿底座中盤1.a、支架傾仰底盤2.2后同軸套裝傾仰支撐彈簧5.1及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由此,底座中盤1.a和支架傾仰底盤2.2配合組成張緊的鉗夾式結構。向中間板2施力后,中間板2整體能夠一定幅度的擺動。該擺動的最大范圍分別為:支架傾仰底盤2.2和底座中盤1.a接觸,以及支架傾仰底盤2.2下壓傾仰支撐彈簧5.1至傾仰支撐軸5和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允許的最低點。

所述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旋套在傾仰支撐軸5上。旋轉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就可以將其沿傾仰支撐軸5軸向移動。一方面,依此可以改變傾仰支撐彈簧5.1的長度,從而調節傾仰支撐彈簧5.1的倔強系數,改變中間板2的擺動強度;另一方面還移動傾仰支撐彈簧5.1的下壓最低點,改變中間板2的擺動幅度。由此,該座椅整體的擺動強度和擺動幅度均可通過旋轉調節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實現。

所述升降扳手7的前端設置通過升降旋頭安裝升降調節桿7.2的一端。該升降調節桿7.2另一端位于轉椅桿孔1.1內,以便于配合轉椅支撐桿1A,調整轉椅的整體高度。

所述傾仰可調扳手8的前端設置傾仰可調旋頭8.1。傾仰可調拉桿8.2的一端安裝在傾仰可調旋頭8.1上,另一端安裝在傾仰可調轉頭8.3上。傾仰可調轉頭8.3的相對于傾仰可調拉桿8.2的另一側為傾仰可調擋塊8.5。該傾仰可調擋塊8.5的旋轉活動范圍的投影重疊在支架傾仰調節舌2.2.2上。

傾仰可調擋塊8.5由一個或多個傾仰可調擋塊單元8.5.1并排的組成。每個傾仰可調擋塊單元8.5.1為同樣的形狀及尺寸,在面向支架傾仰底盤2.2的側邊設置多個突出的調節齒8.5.1.1,相鄰兩個調節齒8.5.1.1之間為調節缺口8.5.1.2。從上至下,每個調節齒8.5.1.1的遠端依次向外突出。每個調節缺口8.5.1.2的最小寬度比支架傾仰底盤2.2伸出的遠端的支架傾仰調節舌2.2.2的邊緣厚度至少多0.5mm。

旋轉傾仰可調扳手8即轉動傾仰可調旋頭8.1并聯動伸縮傾仰可調拉桿8.2轉動傾仰可調轉頭8.3從而轉動傾仰可調擋塊8.5達到調節位置。傾仰可調擋塊8.5不達到調節位置時,支架傾仰調節舌2.2.2可以上下活動達到最大范圍,此時的轉椅座聯動至可傾仰調節的最大范圍:-3°~12°(同水平面夾角,前傾為負,后仰為正)。

傾仰可調擋塊8.5旋轉至與支架傾仰調節舌2.2.2上下部分重疊時,即達到調節位置。支架傾仰調節舌2.2.2可以位于調節缺口8.5.1.2內,則該轉椅座聯動至可傾仰調節的最大范圍分別為-3°~0°、0°~3°、3°~6°、6°~9°、9°~12°?;蛘撸瑑A仰可調擋塊8.5和支架傾仰底盤2.2之間,則該轉椅座聯動保持-3°的前傾狀態,以加強對人體腰椎部位的支撐。

實施例2

如圖9~22所示,該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的底座盤1為鑄鐵沖壓成型的一體式,整體呈水平設置,主體為中部的底座中盤1.a,底座中盤1.a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底座盤立壁1.b。

通過傾仰轉軸Q在所述底座盤1的上方配合安裝中間板2;傾仰轉軸Q鉸接所述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和底座盤1的底座盤立壁1.b。通過前傾底轉軸P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配合安裝前傾板3。所述前傾底轉軸P鉸接所述前傾板3的前傾板立壁3.b和底座盤1的底座盤立壁1.b。

每個底座盤立壁1.b上從后至前依次設置有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底座盤轉軸孔1.b.2、底座盤前傾軸孔1.b.3。在底座盤1的底座中盤1.a前部貫穿設置底座盤傾仰軸孔1.a.1。

在所述底座盤1的上方覆蓋設置中間板2。該中間板2為鑄鐵沖壓成型的一體式,整體大約水平設置,主體為中部的中間板中盤2.a,其兩側各設置一個中間板立壁2.b。每個中間板立壁2.b上從后至前依次、相對相應設置有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中間板轉軸孔2.b.2、中間板前傾轉軸開口2.b.3。在所述中間板中盤2.a的前部貫穿設置中間板傾仰軸孔2.a.1。中間板中盤2.a的前部頂面設置有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2.a.2,用于安裝前傾彈簧6.3。

將所述中間板2覆蓋底座盤1的上方時,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底座盤轉軸孔1.b.2、底座盤前傾軸孔1.b.3分別和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中間板轉軸孔2.b.2、中間板前傾轉軸開口2.b.3一一對應;中間板2和底座盤1上軸向相鄰的兩個孔構成一組。

其中,在兩組底座盤轉軸孔1.b.2和中間板轉軸孔2.b.2內安裝一根傾仰轉軸Q。依此,中間板2可以以傾仰轉軸Q為軸、一定幅度內上下轉動。在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和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內配套安裝傾仰扳手4。中間板2以傾仰轉軸Q為軸上下轉動的過程中,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和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對齊時,將傾仰扳手4插入,即可將中間板2鎖死,不能轉動。

如圖16所示,傾仰支撐軸5為T型結構,頂部為橫段。該傾仰支撐軸5貫穿中間板傾仰軸孔2.a.1和底座盤傾仰軸孔1.a.1后同軸套裝傾仰支撐彈簧5.1及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傾仰支撐軸5、及其套裝的傾仰支撐彈簧5.1和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的結構和功能與實施例1相同。依此,中間板2在底座盤1上方,以傾仰轉軸Q為軸的旋轉程度可以通過調節傾仰支撐彈簧外殼5.2來實現。具體的,該中間板2的旋轉幅度范圍為-3°~12°。

如圖10和11所示,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覆蓋設置前傾板3。該前傾板3為鑄鐵沖壓成型的一體式,整體大約水平設置,主體為前傾板中盤3.a,其兩側向下各設置一個前傾板立壁3.b。每個前傾板立壁3.b上從后至前依次、相對相應設置有前傾板定位孔3.b.0和前傾板前傾軸孔3.b.3。在前傾板3的前部下面設置有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3.a.2。所述前傾板3上還均勻設置多個底座安裝螺孔3.e,用于將其安裝在轉椅座板1B上。

在所述相應前傾板前傾軸孔3.b.3和底座盤前傾軸孔1.b.3上安裝前傾底轉軸P??梢耘浜系脑诘鬃P前傾軸孔1.b.3上套裝的軸套。從而實現:前傾板3以前傾底轉軸P為軸、在一定幅度內上下旋轉。

如圖12、13所示,中間板前傾轉軸開口2.b.3為U形開口挖空。當中間板2圍繞傾仰轉軸Q旋轉時,不會影響前傾板3圍繞前傾底轉軸P的旋轉。

所述中間板前傾彈簧凹槽2.a.2和前傾板前傾彈簧凹槽3.a.2相對設置,之間安裝一個前傾彈簧6.3。可以在前傾板3和中間板2之間設置多個前傾彈簧6.3,便于平衡的提供前傾的支撐力度。

和實施例1同樣的,在前傾板3下方設置前傾插銷手柄6、前傾插銷彈簧6.1、前傾插銷中梁6.2、前傾彈簧6.3。

和實施例1同樣的,軸向相鄰的一組前傾板定位孔3.b.0和中間板定位孔2.b.0中,一個為圓孔一個為腰型孔,且圓孔直徑和腰型孔中的中部較窄處寬度一致。

具體的,軸向相鄰的一組前傾板定位孔3.b.0和中間板定位孔2.b.0中,一個為圓孔一個為腰型孔,且圓孔直徑和腰型孔中的中部較窄處寬度一致。如圖所示,前傾板定位孔3.b.0為兩端大孔、中部較窄的貫穿設置。配合前傾板定位孔3.b.0,所述前傾插銷手柄6上設置較窄的一截階梯豁口和較寬的一截鎖死口。前傾插銷手柄6的階梯豁口可以在前傾板定位孔3.b.0較窄的中部自由移動。前傾插銷手柄6的鎖死口只能分別位于前傾板定位孔3.b.0的兩端的大孔內。那么,該前傾插銷手柄6在中間板定位孔2.b.0內只能軸向移動。

移動前傾插銷手柄6,將鎖死口沿軸向移動,階梯豁口移動至前傾板定位孔3.b.0的兩端的大孔內。該前傾插銷手柄6在前傾板定位孔3.b.0內可以上下移動。此時,被壓縮的前傾彈簧6.3恢復,將前傾板3頂起。前傾板3即可以前傾底轉軸P為軸旋轉。如果垂直向前傾板中盤3.a施力(乘坐者坐上轉椅座板1B),向下壓縮前傾彈簧6.3;前傾插銷手柄6依然設置在前傾板定位孔3.b.0內可以上下移動。設計前傾板定位孔3.b.0的兩端大孔之間的距離,以及前傾板定位孔3.b.0和前傾底轉軸P之間的距離即可保證前傾板3圍繞前傾底轉軸P的角度范圍。

如圖17、18所示,為開啟傾仰狀態,該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為基本水平狀態。乘坐者基本保持正坐姿勢。乘坐者也可以主動調整重心,前傾板3和中間板2分別沿前傾底轉軸P和傾仰轉軸Q旋轉,傾仰支撐彈簧5.1被壓縮為一定程度,前傾彈簧6.3向上提供支撐。

如圖19、20所示,為該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最大前傾角度狀態。這時候,乘坐者身體向前傾,前傾板3和水平夾角最大為15°(記為-15°)。此時,乘坐者上身前傾,整體重心向前傾,前傾插銷手柄6和傾仰扳手4均沒有鎖死,為開啟傾仰和開啟前傾狀態;前傾板3和中間板2分別沿前傾底轉軸P和傾仰轉軸Q向上旋轉,傾仰支撐彈簧5.1收縮、前傾彈簧6.3被壓縮。

如圖21、22所示,前傾插銷手柄6為開啟前傾狀態,傾仰扳手4將底座盤傾仰插銷孔1.b.1中間板傾仰插銷孔2.b.1對齊鎖死。該可調節前傾的轉椅底座中,僅僅只有前傾板3沿前傾底轉軸P旋轉至最大仰角度狀態。乘坐者向后仰的狀態下,其后背及腰部整體貼合座椅靠背。該前傾板3的旋轉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

利用前傾插銷手柄6控制前傾板3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前傾和不可前傾。利用傾仰扳手4控制中間板2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傾仰和不可傾仰。

經過實際乘坐者體驗,本實施例2中,前傾板3和水平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5°~20°之間較為合適。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如圖23所示,大體和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通過前傾中轉軸P’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配合安裝前傾板3。所述前傾中轉軸P’鉸接所述前傾板3的前傾板立壁3.b和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

中間板2上設置中間板前傾中轉軸孔2.6.3’,用于安裝前傾中轉軸P’。前傾中轉軸P’通過底座盤1的底座盤立壁1.b的底座盤前傾中轉軸孔1.b.3’,將前傾板3和中間板2鉸接,使得前傾板3能夠以前傾中轉軸P’為軸旋轉。

其他地方的設計一律不變,調節前傾板定位孔3.b.0的兩端大孔之間的距離,以及前傾板定位孔3.b.0和前傾中轉軸P’之間的距離即可保證前傾板3圍繞前傾中轉軸P’的角度范圍同樣為-15°~20°之間較為合適。

同樣的,利用前傾插銷手柄6控制前傾板3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前傾和不可前傾。利用傾仰扳手4控制中間板2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傾仰和不可傾仰。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如圖24所示,大體和實施例3相同,同樣也是通過前傾中轉軸P’在所述中間板2的上方配合安裝前傾板3。所述前傾中轉軸P’鉸接所述前傾板3的前傾板立壁3.b和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

和實施例3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前傾中轉軸P’為分體式,分別鉸接所述前傾板3的前傾板立壁3.b和中間板2的中間板立壁2.b。此時,相應的不設置實施例3中的底座盤前傾中轉軸孔1.b.3’。

分體式設置的前傾中轉軸P’同樣可以保證前傾板3能夠以前傾中轉軸P’為軸旋轉。

其他地方的設計和實施例3相同,調節前傾板定位孔3.b.0的兩端大孔之間的距離,以及前傾板定位孔3.b.0和前傾中轉軸P’之間的距離即可保證前傾板3圍繞前傾中轉軸P’的角度范圍同樣為-15°~20°之間,較為合適乘坐者。

同樣的,利用前傾插銷手柄6控制前傾板3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前傾和不可前傾。利用傾仰扳手4控制中間板2分別為兩個狀態:開啟傾仰和不可傾仰。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新宾| 乌鲁木齐市| 泽普县| 威宁| 封开县| 合作市| 固始县| 衡南县| 永川市| 南昌县| 当涂县| 龙泉市| 广元市| 海淀区| 铜陵市| 临朐县| 贵港市| 海盐县| 弥渡县| 密云县| 锡林浩特市| 禄劝| 天长市| 岳阳县| 宜都市| 施秉县| 阿克苏市| 青阳县| 朝阳市| 沂水县| 湘潭县| 略阳县| 阿克苏市| 扎囊县| 吉木萨尔县| 苍南县| 拉孜县| 高雄县| 威宁|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