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但不限于廚房電器,尤其是一種多功能蓋子。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多功能蓋子多為普通玻璃等材質的蓋子,只能起到一個蓋子的作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蓋子有多處清理死角,給清洗操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另外,市場上的防溢結構多為嵌入蓋體結構,其連接組成結構復雜,且后期維護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蓋子,能夠有效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能夠有效解決市售普通蓋子功能單一的問題;能夠有效解決蓋子容易臟污,連接結構出無法清洗的問題;能夠實現蓋子功能多樣性以及優化其設置的防溢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蓋子,包括蓋體結構,所述蓋體結構的上表面設有提手,下表面設有防溢電極主體,所述防溢電極主體的頂端貫穿蓋體結構并與提手連接;所述提手的端部設有用于連接控制電路的耦合器;所述提手的內部設有連接線束,所述防溢電極主體通過連接線束與耦合器連接。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提手嵌設有套筒結構,所述套筒結構的中空結構用于安裝連接防溢電極主體的頂端。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套筒結構設為金屬螺母,所述防溢電極主體的頂端設有螺紋,所述防溢電極主體與套筒結構之間設為螺紋連接。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提手與蓋體結構之間設為旋轉連接。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提手還設有套設在所述套筒結構外側的單向軸承,所述提手設為繞套筒結構單向旋轉,所述提手的旋轉方向與防溢電極主體的擰緊旋向相反。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提手與所述套筒結構之間設為滑動摩擦。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防溢電極主體與蓋體結構之間設有防溢電極密封圈。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蓋體結構的環狀邊緣設置杯蓋包邊,所述提手的對應位置開設有容納所述杯蓋包邊的凹槽。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防溢電極主體的底端設為信號接收端,所述信號接收端與蓋體結構的最低點之間的豎直距離設為R,R≥10mm。
上述多功能蓋子,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提手、金屬螺母、單向軸承、連接線束以及耦合器設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
本申請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解決市售普通蓋子功能單一的問題;能夠有效解決蓋子容易臟污,連接結構出無法清洗的問題;能夠實現蓋子功能多樣性以及其設置的防溢結構,能結合其他小家電(如豆漿機)來制作粥,飯等食物,并通過采用大玻璃面板,能夠有效保證整個煮飯的過程可視。
本申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了解。本申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申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并不構成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旋向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旋向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局部示意圖一;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局部示意圖二;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結合圖1、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蓋子,包括蓋體結構1,蓋體結構1的上表面設有提手6,下表面設有防溢電極主體3,防溢電極主體3的頂端貫穿蓋體結構1并與提手6連接;提手6的端部設有用于連接控制電路的耦合器9;提手6的內部設有連接線束8,防溢電極主體3通過連接線束8與耦合器9連接。
具體操作中,上述防溢電極主體3與提手6結構設為夾裝在蓋體結構1的上下兩側,上述夾裝的結構形式能夠便于組件之間的拆裝作業,能夠提高組件的拆裝效率。
進一步的,上述提手6嵌設有套筒結構,套筒結構的中空結構用于安裝連接防溢電極主體3的頂端;具體的連接形式可以為過盈連接,鉚接,螺紋連接等多種連接形式。優選地,上述套筒結構設為金屬螺母7,防溢電極主體3的頂端設有螺紋,防溢電極主體3與套筒結構之間設為螺紋連接;具體操作中,上述螺紋連接為優選連接形式,上述螺紋連接有效能夠提高防溢電極主體3與套筒連接作業。
進一步的,為了能夠消除蓋體結構1的多處清理死角,以提高清洗操作的便利性;上述提手6與蓋體結構1之間可設為旋轉連接。具體操作中,這樣能有效的防止臟污堆積這里,同時防溢電極又可以摘下,整體清洗都很方便,不會出現臟污難以清洗的問題。
優選地,提手6還設有套設在套筒結構外側的單向軸承5,提手6設為繞套筒結構單向旋轉;如圖3所示,提手6的旋轉方向與防溢電極主體3的擰緊旋向相反;具體操作中,因為單向軸承5轉動的方向會使是防溢電極鎖緊,故在轉動過程中無論我們如何轉動,防溢電極都不會因為過松而脫落。
相應的,提手6與套筒結構之間也可設為滑動摩擦,即省略單向軸承5組件,如圖4所示,具體操作中,可在轉動部分采用滑動摩擦,同時在被蓋上做產品標識,標明連接結構的轉動方向;這樣能省去一個單向轉動軸承,成本造價更低,同時更有利于產品的實現化。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防溢電極主體3的連接穩定性;上述防溢電極主體3與蓋體結構1可以之間設有防溢電極密封圈10。
優選地,如圖5所示,為了提高提手6與蓋體結構1之間的操作穩定性;上述蓋體結構1的環狀邊緣設置杯蓋包邊4,提手6的對應位置開設有容納杯蓋包邊4的凹槽。具體操作中,通過由提手6相應位置開設一個凹槽,將杯體包邊卡在連接桿的凹槽中,這樣能有效的定位并且防止提手和耦合器脫落;同時有能有效的保證旋轉的順滑,不會出現提手和耦合機構卡住的情況出現。
優選地,如圖7所示,上述防溢電極主體3的底端設為信號接收端,信號接收端與蓋體結構1的最低點之間的豎直距離設為R,R≥10mm。
具體操作中,整體防溢模塊具體連接方式如下:耦合器9通過線束8連接在金屬螺母7上,金屬螺母7和防溢電極通過螺紋連接。這樣就實現了整個防溢信號的導通;這樣的連接全部為可靠連接,不會出現因為連接導致的信號導通不舒暢的情況。同時,為了保證防溢的可靠性和最優性能;多功能蓋的防溢電極設計如下原理:防溢電極的信號接收端到杯蓋最低點(與杯體最高點齊平)的豎直距離R≥10mm。這樣設置的原因是煮飯、煮粥的加熱功率大約在100-1000W之間波動,按照熱慣性的情況,防溢電極要求≥10mm,故優選設置為R≥10mm。
優選地,如圖6所示,提手6、金屬螺母7、單向軸承5、連接線束8以及耦合器9可設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具體操作中,提手和耦合器采用一體化注塑,整個部件為一個整體,這樣能有效的防止水汽進入,防止防溢失效的情況發生。另外,蓋體結構1可設為透明玻璃蓋板;上述透明玻璃蓋板能夠有效提高煮飯過程的可視性。
本申請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解決市售普通蓋子功能單一的問題;能夠有效解決蓋子容易臟污,連接結構出無法清洗的問題;能夠實現蓋子功能多樣性以及其設置的防溢結構,能結合其他小家電(如豆漿機)來制作粥,飯等食物,并通過采用大玻璃面板,能夠有效保證整個煮飯的過程可視。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雖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僅為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任何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及細節上進行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專利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