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通道閘機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無刷三輥閘閘機。
背景技術:
傳統通道閘機設備具有多種機型,如三輥閘、擺閘、翼閘,通道閘機設備可廣泛應用在智能小區、大廈、工廠、學校、車站、碼頭、地鐵等需要對進出人員進行有序管理的場所,從而起到對人員進出通道進行智能控制,目前使用較多的智能通道閘機設備結構復雜、運行不平穩、噪音大、機芯易損壞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目前使用較多的智能通道閘機設備結構復雜、運行不平穩、噪音大、機芯易損壞等缺點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無刷三輥閘閘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無刷三輥閘閘機,包括無刷馬達控制部分、機芯部分,所述無刷馬達控制部分與所述機芯部分信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無刷馬達控制部分包括ARM主控電路、無刷馬達驅動部分、無刷馬達、定位傳感器,所述ARM主控電路驅動無刷馬達驅動部分,所述無刷馬達驅動部分帶動無刷馬達轉動,所述定位傳感器與所述ARM主控電路信號連接;所述ARM主控電路控制無刷馬達轉動,所述無刷馬達帶動轉盤聯動,當光耦指針轉到定位傳感器位置時開始自檢,自檢完畢后閘桿處理關門狀態,當需要開門時,閘桿做開門動作,所述ARM主控電路精確計算開門所需的角度為120度,在將到達120度前做減速動作,使閘桿能平穩定位于120度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機芯部分包括機芯底板、機芯蓋、電機裝置、光耦裝置、側座裝置,所述機芯底板中間設有圓孔,所述機芯底板上方設有機芯蓋,所述機芯底板左側設有電機裝置,所述電機裝置右側設有光耦裝置,所述機芯底板右側設有側座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裝置包括電機板、電機、電機齒輪,所述電機板上設有圓孔,所述電機輸出軸穿過圓孔與所述電機齒輪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光耦裝置包括光耦安裝板、光耦主軸、光耦主軸座、光耦指針,所述光耦主軸座安裝在是所述機芯底板右側上,所述光耦主軸座右側設有光耦安裝板,所述光耦主軸穿過所述機芯底板中間的圓孔與所述光耦指針連接,所述光耦主軸上方設有光耦主軸座,所述光耦主軸的齒輪與所述電機齒輪相互咬合。
進一步地,所述側座裝置包括側座安裝板、電磁鐵、側座導柱、導柱彈簧、側面墊片、側面墊板、側座底板,所述側座安裝板固定在所述機芯底板上,所述側座安裝板中間設有電磁鐵,所述側座安裝板兩側設有側座導柱,所述側座導柱上套合有導柱彈簧,所述電磁鐵上方設有側面墊片,所述側面墊片上方設有側面墊板,所述側面墊板上方設有側座底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運行平穩、噪音小、防沖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無刷馬達控制部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刷馬達控制部分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無刷三輥閘閘機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無刷三輥閘閘機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無刷三輥閘閘機爆炸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無刷馬達控制部分;11、ARM主控電路;12、無刷馬達驅動部分;13、無刷馬達;14、定位傳感器;2、機芯部分;21機芯底板;211圓孔;22、機芯蓋;23、電機裝置;231、電機板;2310、圓孔;232、電機;233、電機齒輪;24、光耦裝置;241、光耦安裝板;242、光耦主軸;243、光耦主軸座;244、光耦指針;25、側座裝置;251、側座安裝板;252、電磁鐵;253、側座導柱;254、導柱彈簧;255、側面墊片;256、側面墊板;257、側座底板;3、閘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無刷三輥閘閘機,包括無刷馬達控制部分1、機芯部分2,所述無刷馬達控制部分1與所述機芯部分2信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無刷馬達控制部分1包括ARM主控電路11、無刷馬達驅動部分12、無刷馬達13、定位傳感器14,所述ARM主控電路11驅動無刷馬達驅動部分12,所述無刷馬達驅動部分12帶動無刷馬達13轉動,所述定位傳感器14與所述ARM主控電路11信號連接;所述ARM主控電路11控制無刷馬達13轉動,所述無刷馬達13帶動轉盤聯動,當光耦指針244轉到定位傳感器14時開始自檢,自檢完畢后閘桿3處理關門狀態,當需要開門時,閘桿3做開門動作,時開始自檢,自檢完畢后閘桿處理關門狀態,當需要開門時,閘桿做開門動作,所述ARM主控電路精確計算開門所需的角度為120度,在將到達120度前做減速動作,使閘桿能平穩定位于120度位置。
優選地,所述機芯部分2包括機芯底板21、機芯蓋22、電機裝置23、光耦裝置24、側座裝置25,所述機芯底板21中間設有圓孔211,所述機芯底板21上方設有機芯蓋22,所述機芯底板21左側設有電機裝置23,所述電機裝置23右側設有光耦裝置24,所述機芯底板21右側設有側座裝置25。
優選地,所述電機裝置23包括電機板231、電機232、電機齒輪233,所述電機板231上設有圓孔2310,所述電機232輸出軸穿過圓孔2310與所述電機齒輪233連接。
優選地,所述光耦裝置24包括光耦安裝板241、光耦主軸242、光耦主軸座243、光耦指針244,所述光耦主軸座243安裝在是所述機芯底板21右側上,所述光耦主軸座243右側設有光耦安裝板241,所述光耦主軸242穿過所述機芯底板21中間的圓孔211與所述光耦指針244連接,所述光耦主軸242上方設有光耦主軸座243,所述光耦主軸242的齒輪與所述電機232齒輪相互咬合。
優選地,所述側座裝置25包括側座安裝板251、電磁鐵252、側座導柱253、導柱彈簧254、側面墊片255、側面墊板256、側座底板257,所述側座安裝板251固定在所述機芯底板21上,所述側座安裝板251中間設有電磁鐵252,所述側座安裝板251兩側設有側座導柱253,所述側座導柱253上套合有導柱彈簧254,所述電磁鐵252上方設有側面墊片255,所述側面墊片255上方設有側面墊板256,所述側面墊板256上方設有側座底板257。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