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餐桌轉盤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電動餐桌轉盤。
背景技術:
餐桌轉盤常用于多人就餐的場合,能夠方便用餐者夾取菜肴。傳統的手動轉盤需要用餐者費力用手推動,既影響正常用餐,又容易引起不同用餐者之間的沖突。現有的自動轉盤雖然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但大多采用一個大功率的電機帶動轉盤旋轉,必須固定接入市電,只能用于擁有供電線路的場合,使用場所十分有限,而且電能消耗很大,結構也比較復雜,價格十分昂貴,又不易對其進行清潔和保養。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餐桌轉盤,解決了現有餐桌轉盤結構復雜、使用不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電動餐桌轉盤,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連接有能夠實現旋轉運動的轉臺,所述轉臺上表面連接有隨所述轉臺一起旋轉的轉盤面板,所述轉臺通過通用串行總線與電源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臺包括齒輪盤、主動齒輪及驅動電機,所述齒輪盤通過內嚙合關系與主動齒輪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主動齒輪旋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齒輪盤的結構形式為內齒輪或者內齒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電機為直流減速電機。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設有支撐盤,所述轉臺通過所述支撐盤與所述固定底座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盤面板的下表面設有支撐盤,所述轉臺通過所述支撐盤與所述轉盤面板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臺設有沿所述轉臺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萬向球,所述支撐盤上設有與所述萬向球相適應的環形溝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為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臺與所述固定底座之間設有沿所述轉臺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深溝球軸承,所述深溝球軸承外輪廓與所述轉臺外輪廓相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臺與所述轉盤面板之間設有沿所述轉臺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深溝球軸承,所述深溝球軸承外輪廓與所述轉臺外輪廓相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能夠實現旋轉運動的轉臺,從而帶動轉盤面板旋轉;通過采用通用串行總線的供電形式,提高了電動餐桌轉盤的便攜性和使用范圍;具有以上結構特征的電動餐桌轉盤結構簡單、易于實現,使用范圍廣泛。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電動餐桌轉盤的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電動餐桌轉盤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3是圖2中電動餐桌轉盤的A-A旋轉剖視圖;
圖4是圖3中電動餐桌轉盤的C處放大視圖;
圖5是圖3中電動餐桌轉盤的D處放大視圖;
圖6是圖3中電動餐桌轉盤的E處放大視圖;
圖7是圖3中電動餐桌轉盤的F處放大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電動餐桌轉盤,10-固定底座,20-轉臺,21-齒輪盤,22-主動齒輪,23-驅動電機,30-轉盤面板,40-支撐盤,50-萬向球,60-深溝球軸承,70-固定螺釘,80-通用串行總線,90-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電動餐桌轉盤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電動餐桌轉盤的優選實施例。但是,電動餐桌轉盤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電動餐桌轉盤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相反,當元件被稱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電動餐桌轉盤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實施例1
一并參照圖1、圖2、圖3,電動餐桌轉盤100包括固定底座10、能夠實現旋轉運動的轉臺20、轉盤面板30。
固定底座10為具有圓周輪廓的殼體,下表面用于與餐桌桌面連接,上表面連接于轉臺20上。固定底座10為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支撐部分,與餐桌桌面之間不發生相對運動。
轉臺20包括齒輪盤21、主動齒輪22、驅動電機23,齒輪盤21通過內嚙合關系與主動齒輪22連接,主動齒輪22連接有用于驅動主動齒輪22旋轉的驅動電機23。在本實施方式中,轉臺20的上、下表面分別為齒輪盤21的上、下表面。
齒輪盤21的結構形式可以是內齒輪或內齒圈,固定底座10、齒輪盤21與轉盤面板形成封閉內腔,用于容納相關零部件,以免部件外露而影響使用,保證了電動餐桌轉盤的美觀與安全。
轉盤面板30為具有圓周輪廓的殼體,下表面與轉臺連接,上表面可連接玻璃托盤,也可直接用作菜肴放置表面。轉盤面板30上表面還可以經過磨砂處理,以增加轉盤面板30與菜肴之間的摩擦力,既防止菜肴碗碟在轉盤面板30上滑動傷人,又能有效地提高轉盤面板30的耐磨性和壽命。
為了減輕電動餐桌轉盤100的重量,提高其便攜性,固定底座10、齒輪盤21、轉盤面板30由塑料制成,并具有足夠強度,保證在正常沖擊范圍內不致破損。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固定底座10、齒輪盤21、轉盤面板30還可以全部或部分由金屬制成,在電動餐桌轉盤100在固定的使用場合下,能夠提高電動餐桌轉盤100的穩定性。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電動餐桌轉盤100的部件還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根據使用場合而定。
主動齒輪22、驅動電機23均位于齒輪盤21的內圓周范圍內。驅動電機23安裝于固定底座10上,主動齒輪22連接于驅動電機23的輸出軸上。驅動電機23驅動主動齒輪22旋轉,主動齒輪22通過齒輪傳動關系帶動齒輪盤21旋轉,齒輪盤21帶動轉盤面板30轉動,菜肴隨之緩慢轉動而實現電動餐桌轉盤100的轉動功能。
為了保證用餐者能夠自然輕松地夾取菜肴,電動餐桌轉盤100應具有足夠低的轉動速度,以便用餐者得到充足的夾菜時間。一般地,驅動電機23應設置有減速裝置,以使轉臺20能夠獲得較低的轉速,防止用餐者出現夾菜不便。
為了進一步簡化電動餐桌轉盤100的結構,驅動電機23為直流減速電機。直流減速電機,即齒輪減速電機,是在普通直流電機的基礎上,加上配套齒輪減速箱。齒輪減速箱的作用是,提供較低的轉速和較大的力矩。同時,齒輪箱不同的減速比可以提供不同的轉速和力矩,滿足不同承載下的使用要求。在一個實施例中,驅動電機23還可以是能夠實現技術要求的其他電機形式。
特別地,根據直流減速電機具有的低轉速、高扭矩的特點,電動餐桌轉盤100的尺寸變化范圍比較寬廣。當驅動電機23為直流減速電機或其他低轉高扭的形式時,電動餐桌轉盤100可以以較小的外形尺寸而實現旋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電動餐桌轉盤100的便攜性,使電動餐桌轉盤100能夠滿足多種應用的需要。
為了提高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應用便利性,轉臺與電源90之間通過通用串行總線80連接,具體為驅動電機23與電源90之間通過通用串行總線80連接。通用串行總線80,亦即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簡稱為“USB”)是連接計算機系統與外部設備的一種串口總線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接口的技術規范,被廣泛地應用于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并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游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正由于通用串行總線80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電動餐桌轉盤100能夠極為方便地實現電源連接,有效擴大了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應用范圍和便利性。
進一步地,電源90為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以下簡稱“便攜式充電器”),例如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移動電源。移動電源體積小巧、攜帶方便,是人們日常隨身攜帶的物品,可以十分方便地給電動餐桌轉盤100供電,使電動餐桌轉盤100擺脫了傳統市電方式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應用范圍。
如前所述,當電動餐桌轉盤100對便攜性要求較高時,電動餐桌轉盤100應具有較小的尺寸。相應地,采用通用串行總線80和便攜式充電器形式的電源90的結合,能夠充分發揮電動餐桌轉盤100的便攜性。尤其是沒有市電供應的場合,本實施方式突破了電源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發揮電動餐桌轉盤100的功能。
參照圖4,為了進一步改善電動餐桌轉盤100的運動性能,固定底座10的上表面設有支撐盤40,支撐盤40的上表面與齒輪盤21的下表面連接,從而實現固定底座10與轉臺20的連接。
進一步地,固定底座10上表面設有用于容納支撐盤40的凹槽。支撐盤40固定于固定底座10的凹槽內,與固定底座10之間不發生相對運動。當轉臺20轉動時,支撐盤40直接承受來自轉臺20的作用力,避免轉臺20對固定底座10直接作用而引起固定底座10的磨損,保證了固定底座10的使用壽命和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整體完整性。
由于支撐盤40與固定底座10之間不發生相對運動,而固定底座10固定于餐桌桌面上,故支撐盤40對轉臺20的阻礙作用很大。為了改善轉臺20的轉動性能,應采取措施減小轉臺20與固定底座10之間的阻礙作用。為此,齒輪盤21上設有沿齒輪盤21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萬向球50。萬向球50位于齒輪盤21面向固定底座10的端面的凹槽內,并與齒輪盤21實現一體運動。
進一步地,支撐盤40上設有與萬向球50相適應的環形溝槽,環形溝槽用于容納萬向球50。萬向球50采用滾動方式,其與支撐盤40之間為點接觸,能夠有效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機械動力的傳遞效率。由于萬向球的滾動靈活,使轉臺20能在支撐盤40上非常靈活的滑移。根據不同的承載要求可以任意設定萬向球的分布密度,也可以選擇不同承載能力的萬向球。
參照圖5,轉盤面板30的下表面設有支撐盤40,支撐盤40的下表面與齒輪盤21的上表面連接,從而實現轉盤面板30與轉臺20的連接,改善了電動餐桌轉盤100的運動性能。
進一步地,轉盤面板30的下表面設有用于容納支撐盤40的凹槽。支撐盤40固定于轉盤面板30的凹槽內,與轉盤面板30之間不發生相對運動。當轉臺20轉動時,支撐盤40直接承受來自轉臺20的作用力,避免轉臺20對轉盤面板30直接作用而引起轉盤面板30的磨損,保證了轉盤面板30的使用壽命和電動餐桌轉盤100的整體完整性。
為了改善轉臺20的轉動性能,應采取措施減小轉臺20與固定底座10之間的阻礙作用。為此,齒輪盤21上設有沿齒輪盤21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萬向球50。萬向球50位于齒輪盤21面向轉盤面板30的端面的凹槽內,并與齒輪盤21實現一體運動。
進一步地,支撐盤40上設有與萬向球50相適應的環形溝槽,環形溝槽用于容納萬向球50。在萬向球50的帶動下,支撐盤40隨之旋轉而帶動轉盤面板30實現轉動。萬向球50采用滾動方式,其與支撐盤40之間為點接觸,能夠有效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機械動力的傳遞效率。由于萬向球50的滾動靈活,使在其上運行的轉盤面板30能非常靈活的滑移。根據不同的承載要求可以任意設定萬向球的分布密度,也可以選擇不同承載能力的萬向球。
參照圖6,固定底座10上表面設有沿轉臺20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深溝球軸承60,深溝球軸承60外輪廓與轉臺20外輪廓相切,亦即深溝球軸承60與齒輪盤21相切。根據力的作用規律,深溝球軸承60與轉臺20發生始終沿直徑方向的作用力。深溝球軸承60通過固定螺釘70連接于固定底座10上,通過多個均布的深溝球軸承60對轉臺20的徑向力,轉臺20的轉動軌跡受到精確限制,從而實現了固定底座10與轉臺20之間的精確定位。
參照圖7,轉盤面板30下表面亦設有沿轉臺20的旋轉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深溝球軸承60,深溝球軸承60外輪廓與轉臺20外輪廓相切,亦即深溝球軸承60與齒輪盤21相切。根據力的作用規律,深溝球軸承60與轉臺20發生始終沿直徑方向的作用力。深溝球軸承60通過固定螺釘70連接于轉盤面板30上,通過多個均布的深溝球軸承60對轉臺20的徑向力,轉臺20的轉動軌跡受到精確限制,從而實現了轉盤面板30與轉臺20之間的精確定位,防止轉臺20出現偏擺而傾覆。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轉臺20與固定底座10、轉盤面板30之間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限位,不限于以上方式。
使用時,將電動餐桌轉盤100放置于平整桌面上,通過通用串行總線將電源90與電動餐桌轉盤100連接。電動餐桌轉盤100實現緩慢旋轉,使放置于其上的菜肴慢慢通過用餐者面前,以便用餐者輕松地夾取菜肴,十分方便。
在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