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被子,更具體地是指一種帶容腔的功能被。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供人們選擇的睡眠用的被子品種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各種保健被,例如遠紅外暖療,磁療,中草藥香薰、安神等保健功能,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熱衷。但是,此類保健被通常都是采用將起到保健作用的材料編織或填充于整個被芯內,不但使用量較大,而且由于被子通常使用的時間較長(如整晚),在這種長時間的大面積貼身的超時超劑量使用下,很難保證這些材料不會對人體、器官等產生不良的副作用,一旦打破身體平衡,反而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例如會產生過敏反應,血液、神經系統的紊亂,影響胎兒、嬰兒的發育等,甚至還會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缺陷,提出一種帶容腔的功能被,不但能夠減少用量,而且能夠減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還能為睡眠提供更多的智能功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容腔的功能被,包括被子本體,所述的被子本體的邊部設有用以容置功能物的容腔。
所述的被子本體的一邊部、兩邊部、三邊部或四邊部分別設有所述的容腔。
所述的容腔設于被子本體的邊部內或設于被子本體的邊部之外。
所述的被子本體的同一邊部設有的容腔為一個或兩個以上。
所述的容腔由套袋構成,且通過可拆卸的連接方式與被子本體的邊部相連接。
所述的套袋上還設有供功能物裝取且可封閉的開口。
所述的功能物為中藥包、磁療元件、遠紅外暖療元件、電熱元件、溫度檢測元件、被子活動檢測元件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溫度檢測元件、被子活動檢測元件與電熱元件形成相應的反饋控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帶容腔的功能被通過在被子本體的邊部設置容腔,用以容置相應的功能物,不但能夠減少功能物的用量,而且能夠減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并且還可根據被子邊部的特點,設置相應的功能物,起到更好的助眠、保健、舒適、智能控制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邊部設有容腔);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兩邊部設有容腔);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三邊部設有容腔);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四邊部設有容腔);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四邊部設有一圈容腔);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內、外邊部均設有數個容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請參閱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容腔的功能被與現有技術相同的是,同樣也包括被子本體1,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所述的被子本體1的邊部還設有用以容置功能物的容腔2,通過在容腔2內設置相應的功能物,從而在使用時起到對應的功能,同時,由于功能物被設于被子本體1的邊部,不會與人體長時間接觸,因此可有效減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還能夠減少使用量,減低成本。
所述的容腔2可設于被子本體1的一邊部,也可根據需要設于兩邊部、三邊部或四邊部(分別見圖1~圖4)。
所述的容腔2可設于被子本體的邊部內,也可以設于被子本體的邊部之外(見圖6)。
所述的被子本體1的同一邊部設有的容腔2可以根據需要為一個,也可以為兩個或多個,容腔2大小可根據相應的功能物大小及功能位置進行相應設計,如圖5中的四邊部所設的容腔2首尾相連通圍成了一圈。
所述的容腔2由套袋等類似結構構成,且可通過拉鏈、紐扣等可拆卸的連接方式與被子本體1的邊部相連接,可根據需要,進行拆裝以實現功能的增減和功能物的更替,也會不影響被子的洗曬。
所述的套袋上還設有供功能物裝取且可封閉的開口,例如拉鏈口等類似結構。
所述的功能物可采用例如用于助眠的中藥包、用于保健的磁療元件、遠紅外暖療元件以及用于加熱的電熱元件、用于監測被內外溫度的溫度檢測元件、用以監測睡眠習慣和質量的被子活動檢測元件(檢測被子的側部活動情況,便可獲得睡眠翻身習慣和頻率等)中的一種或多種,能夠起到一種或多種功能。
所述的溫度檢測元件、被子活動檢測元件與電熱元件還可形成相應的反饋控制,根據檢測數據,進行自動加熱,以調節溫度,提高睡眠的舒適度和睡眠質量,以實現被子的智能化。
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功能被,通過在被子本體1的邊部設置容腔2,用以容置相應的功能物,不但能夠減少功能物的用量,而且能夠減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并且還可根據被子邊部的特點,設置相應的功能物,起到更好的助眠、保健、舒適、智能控制等效果。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