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拖把,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
背景技術: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020140682.3公開了一種自轉拖把,包括一旋轉體與一軸向貫穿該旋轉體的螺旋孔,一螺桿,軸向穿入該螺旋孔,該螺桿套設一單向軸承,一伸縮桿,其第二端緊配合于旋轉體第一端,一拖把毛座,連結于該伸縮桿第一端,一壓桿,套設于螺桿周圍,其第一端滑動配合于相互連結的旋轉體及伸縮桿外部,第二端則與螺桿第二端接合;將拖把毛座置入一可自由旋轉的脫水籃中,下壓壓桿,使伸縮桿相對縮入壓桿,會造成該旋轉體帶動伸縮桿、拖把毛座以及脫水籃旋轉而產生離心力,以將拖把上的水分甩出脫水籃。但是這種自轉拖把需要使用螺桿結構來驅動其拖把毛座旋轉,操作極為費力,而且螺桿的生產成本較高,容易被損壞,使用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帶有繞繩輪、牽拉繩和把手,通過把手牽拉該牽拉繩即可驅動繞繩輪、拖把桿和拖把頭旋轉,達到離心脫水的目的,結構較為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質量可靠,使用壽命長的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一種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桿和一拖把頭,所述的拖把頭與所述的拖把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帶有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還包括一拖把管,所述的拖把桿的上端設置有一驅動部,所述的拖把管的上部設置有一球殼,所述的拖把桿與所述的拖把管轉動連接,所述的驅動部布置在所述的球殼內,所述的驅動部包括一繞繩輪、一牽拉繩和一把手,所述的繞繩輪與所述的拖把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牽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的繞繩輪固定連接,所述的牽拉繩纏繞在所述的繞繩輪上,所述的牽拉繩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的球殼與布置在所述的球殼外側的把手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驅動部還包括一蝸旋簧,所述的蝸旋簧布置在所述的繞繩輪的上方,所述的蝸旋簧的內側一端與所述的繞繩輪固定連接、外側一端與所述的球殼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的優點是:帶有繞繩輪、牽拉繩和把手,通過把手牽拉該牽拉繩即可驅動繞繩輪、拖把桿和拖把頭旋轉,達到離心脫水的目的,結構較為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質量可靠,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的簡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驅動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
1、拖把桿;11、驅動部;111、繞繩輪;112、牽拉繩;113、把手;114、蝸旋簧;
2、拖把頭;
3、拖把管;31、球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的優點是:帶有繞繩輪、牽拉繩和把手,通過把手牽拉該牽拉繩即可驅動繞繩輪、拖把桿和拖把頭旋轉,達到離心脫水的目的,結構較為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質量可靠,使用壽命長。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帶有牽拉繩的離心脫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桿1、一拖把頭2和一拖把管3,該拖把頭2與該拖把桿1的下端固定連接,該拖把桿1的上端設置有一驅動部11,該拖把管3的上部設置有一球殼31,該拖把桿1與該拖把管3轉動連接,該驅動部11布置在該球殼31內,該驅動部11包括一繞繩輪111、一牽拉繩112和一把手113,該繞繩輪111與該拖把桿1的上端固定連接,該牽拉繩112的一端與該繞繩輪111固定連接,該牽拉繩112纏繞在該繞繩輪111上,該牽拉繩112的另一端穿過該球殼31與布置在該球殼31外側的把手113固定連接。脫水時,只需要用戶一只手握緊該拖把管3、另一只手通過該把手113牽拉該牽拉繩112即可驅動該拖把桿1及該拖把頭2旋轉,達到離心脫水的目的。
如圖3所示,該驅動部11還包括一蝸旋簧114,該蝸旋簧114布置在該繞繩輪111的上方,該蝸旋簧114的內側一端與該繞繩輪111固定連接、外側一端與該球殼31固定連接。該蝸旋簧114,可以驅動該繞繩輪111、該拖把桿1及該拖把頭2自動回轉,使用更為方便。
以上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