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咖啡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咖啡機雙向受力傳動輪結構,適用于全自動咖啡機或半自動咖啡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2144887B于2013年10月2日公開了一種自動咖啡機,并具體公開了包括作為核心工作單元的沖泡裝置,該沖泡裝置包括主體支架以及容納于其內的咖啡盒,以一傳動馬達作為動力源的傳動機構、與所述傳動機構相連接并被該傳動機構帶動運行的沖泡機構、由一步進電機驅動的進水機構、泄水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由所述傳動馬達直接或間接驅動的內孔壁上帶有內螺紋的大齒輪,所述主體支架上設置有帶有能夠與所述大齒輪的內螺紋相配合傳動的外螺紋的傳動部,所述大齒輪套于所述傳動部上從而通過在后者上進行轉動實現沿所述傳動部軸線方向的位置改變,所述大齒輪與所述沖泡機構相連接從而在其發生位置改變時帶動所述沖泡機構發生位置改變。該結構由多個部件組裝而成,導致其結構穩定性差,裝配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轉動靈活、雙向傳動、性能可靠、整體性強的咖啡機雙向受力傳動輪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咖啡機雙向受力傳動輪結構,包括齒輪、螺旋桿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設有相對橫向的齒輪腔和相對豎向的螺桿孔,螺桿孔貫穿支架,并與齒輪腔交匯連通;所述齒輪橫置轉動在齒輪腔內,螺旋桿滑動式插設于螺桿孔內,齒輪設有帶螺紋的中心孔,螺旋桿表面設有螺紋,并插設于中心孔內,彼此的螺紋相互嚙合。
所述齒輪的上下側分別設置有平面推力針軸承。
所述中心孔的上下邊緣分別凸起有凸筋,平面推力針軸承配合套接于凸筋外側。
所述齒輪上側與平面推力針軸承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墊片。
所述平面推力針軸承可以是平面推力球軸承。
所述螺旋桿側壁上沿軸線方向設有引導平面,螺桿孔截面與螺旋桿截面相匹配。
所述引導平面上沿軸線方向設有引導槽,螺桿孔內壁對應引導槽設有引導配合結構,引導槽與引導配合結構相互配合,使螺旋桿線性滑動在螺桿孔內。
所述螺旋桿由下往上插設螺桿孔,并與中心孔內的螺紋嚙合;所述齒輪至少部分外露于齒輪腔,并傳動連接電機。
本實用新型支架為整體式設置,螺旋桿和齒輪分別裝配于該支架內,整體性強,而且結構緊湊;設置螺旋桿插設齒輪上的中心孔,且彼此通過螺紋嚙合,使齒輪的橫向轉動可傳動螺旋桿豎向運動,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轉動靈活、雙向傳動、性能可靠、整體性強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和圖2,本咖啡機雙向受力傳動輪結構,包括齒輪1、螺旋桿4和支架5;所述支架5上設有相對橫向的齒輪腔5.1和相對豎向的螺桿孔5.2,螺桿孔5.2貫穿支架5,并與齒輪腔5.1交匯連通;所述齒輪1橫置轉動在齒輪腔5.1內,螺旋桿4滑動式插設于螺桿孔5.2內,齒輪1設有帶螺紋的中心孔1.1,螺旋桿4表面設有螺紋,并插設于中心孔1.1內,彼此的螺紋相互嚙合。通過橫向轉動齒輪1,在彼此螺紋的配合作用下,螺旋桿4可實現上下運動;螺旋桿4的運動方向取決于齒輪1的轉動方向,方便控制,而且性能可靠。
進一步說,所述齒輪1的上下側分別設置有平面推力針軸承2,以提高齒輪1轉動的順暢性,減少摩擦力。齒輪1和上下側的兩平面推力針軸承2均設置于齒輪腔5.1內,而且結構緊湊可靠。所述平面推力針軸承2為平面推力球軸承。
進一步說,為進一步提高結構的緊湊性,使裝配更加牢固,避免松動,所述中心孔1.1的上下邊緣分別凸起有凸筋1.2,平面推力針軸承2配合套接于凸筋1.2外側。
進一步說,由于是市場上現有的齒輪1,由于生產需要,該齒輪1至少一側有凹孔,導致不利于平面推力針軸承2工作,因此,所述齒輪1上側(齒輪1上側有凹孔,下側平整)與平面推力針軸承2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墊片3。所述平面推力針軸承2可以是平面推力球軸承。
進一步說,為防止螺旋桿4與齒輪1出現同轉現象,所述螺旋桿4側壁上沿軸線方向設有引導平面4.1,引導平面4.1對稱設置于螺旋桿4.2表面兩側,螺桿孔5.2截面與螺旋桿4截面相匹配,由于彼此的截面不再是圓形,所以螺旋桿4在螺桿孔5.2不能轉動,從而解決同步轉動的問題。
進一步說,為進一步解決同步轉動的問題,所述引導平面4.1上沿軸線方向設有引導槽4.2,螺桿孔5.2內壁對應引導槽4.2設有引導配合結構5.3,引導槽4.2與引導配合結構5.3相互配合,使螺旋桿4線性滑動在螺桿孔5.2內。本結構中的引導槽4.2為條形凸槽,引導配合結構5.3為與該凸槽匹配的條形凹槽或條形缺口,使引導槽4.2于引導配合結構5.3內線性滑動,從而驅使螺旋桿4線性滑動。
進一步說,具體的安裝結構是:所述螺旋桿4由下往上插設螺桿孔5.2,并與中心孔1.1內的螺紋嚙合;所述齒輪1至少部分外露于齒輪腔5.1,并傳動連接電機。
電機帶動齒輪1在齒輪腔5.1內部水平轉動,螺旋桿4外螺紋嚙合中心孔1.1的螺紋,使螺旋桿4上下運動;若螺旋桿4軸向方向受力,并通過螺紋配合傳遞給齒輪1,作用力迫使齒輪1與支架5端面擠壓而轉不動,導致卡死,確保螺旋桿4不能作用齒輪1轉動;由于齒輪1上下端面均裝有平面推力針軸承2,因此可保證齒輪1在上下端面受力的情況下,仍可靈活轉動。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