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涉及枕頭被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剛踏入工作領域的上班族而言,由于工作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的不穩定,搬家成為了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在此情況下,被子的攜帶成為了一個問題,被子所占的空間較大,在搬運時并不方便,現有的技術中多為將被子壓縮進真空壓縮袋內而后進行攜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被子所占的空間并且保證被子的整潔。
但是在此情況下的真空壓縮袋邊緣較硬,容易劃傷攜帶者的皮膚,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并且密度較大因而相對重量增加,同時使用真空壓縮袋減少的空間也有限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此枕頭被應運而生。
枕頭被能夠呈現兩種形態:枕頭狀態和被子狀態,當需要被子取暖時,將被子伸開展平即可;當需要攜帶時,將被子折疊填進填充區所形成的空間內并將閉合拉鏈拉上即可切換成枕頭狀態以節省空間,但是現有的枕頭被存在下列問題:
1、當枕頭被為枕頭形態時亦需要通過雙手或完全使用一只胳膊進行攜帶,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搬運效率;
2、現有被子多為矩形,使用者使用時不能很好地保護肩部,容易引發肩周炎等疾病。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能夠有效減少被子所占用的空間,并且能夠方便攜帶和搬運,同時能夠有效保證使用者的肩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包括被子,所述被子包括長邊和短邊,所述被子正面中間區域設置有填充區,所述填充區邊緣設置有閉合拉鏈,所述閉合拉鏈包括鏈帶A和鏈帶B,所述鏈帶A與鏈帶B在被子狀態時以被子的長邊的垂直平分線為軸對稱,所述鏈帶A與鏈帶B在枕頭狀態時互相嚙合,所述中心折疊線縫制在被子的長邊的對稱線所在的直線上,所述填充區位于中心折疊線的位置上設置有提攜部,所述提攜部包括背拉帶,所述提攜部設置有拉鏈,當不需要手提時背拉帶被拉鏈封在提攜部內。所述被子通過卡扣連接有護肩部,所述護肩部設置有供頭部放置的凹陷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護肩部為半月形結構。形式美觀,且能夠在有效的保護使用者肩部之余,不會讓使用者感到憋悶。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填充區短邊的長度l與被子短邊的長度L的比例a為:1/3=<a<1,所述填充區長邊的長度w與被子短邊的長度W的比例b為:1/2=<b<1。保證枕頭被在由被子形態變換成枕頭形態時填充區外的部位能夠完全填充進去。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被子上縫制有折疊線,所述折疊線包括縱向折疊線和橫向折疊線。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填充區包括長邊和短邊,所述縱向折疊線和橫向折疊線分別縫制在填充區的長邊和短邊所在的直線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閉合拉鏈為雙拉鏈結構,當枕頭被為被子狀態時所述閉合拉鏈的拉頭位于填充區的邊緣與中心折疊線相交的地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該枕頭被設計了提攜部,能夠方便使用者進行攜帶,并且可以在攜帶枕頭被的同時攜帶其他物品,提高了搬運效率,并且由于是手提式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枕頭被的整潔,提攜部設置有拉鏈,當不需要手提時,背拉帶會被拉鏈封在提攜部內,保證了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護肩部的設置有效避免了使用者肩部受涼,并且由于護肩部為可拆卸結構,能夠方便清洗,并且可以在枕頭被由被子形態變為枕頭形態時,有選擇的將護肩部放入填充區所形成的空間內或單獨存放。本實用新型方便實用、結構簡單,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市場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枕頭被被子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枕頭被折疊方式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枕頭被抱枕狀態示意圖。
其中,1、被子,2、填充區,3、閉合拉鏈,4、護肩部,5、卡扣,6、凹陷部,7、提攜部,8、拉鏈,9、中心折疊線,10、折疊線,11、背拉帶,12、鏈帶A,13、鏈帶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介紹。
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包括被子1,所述被子1包括長邊和短邊,所述被子1正面中間區域設置有填充區2,所述填充區2邊緣設置有閉合拉鏈3,所述閉合拉鏈3包括鏈帶A12和鏈帶B13,所述鏈帶A12與鏈帶B13在被子狀態時以被子1的長邊的垂直平分線為軸對稱,所述鏈帶A12與鏈帶B13在枕頭狀態時互相嚙合,所述中心折疊線9縫制在被子1的長邊的對稱線所在的直線上,所述填充區2位于中心折疊線9的位置上設置有提攜部,所述提攜部7包括背拉帶11,所述提攜部7設置有拉鏈8,當不需要手提時背拉帶11被拉鏈8 封在提攜部內。
所述被子1通過卡扣5連接有護肩部4,所述護肩部4設置有供頭部放置的凹陷部6。避免了使用者肩部受涼,并且由于護肩部為可拆卸結構,能夠方便清洗,并且可以在枕頭被由被子形態變為枕頭形態時,有選擇的將護肩部放入填充區所形成的空間內或單獨存放。
所述護肩部4為半月形結構。形式美觀,且能夠在有效的保護使用者肩部之余,不會讓使用者感到憋悶。
所述閉合拉鏈3為雙拉鏈結構,當枕頭被為被子狀態時所述閉合拉鏈3的拉頭位于填充區2的邊緣與中心折疊線9相交的地方。
所述被子1上縫制有折疊線10,所述折疊線10包括縱向折疊線和橫向折疊線。
所述填充區2包括長邊和短邊,所述縱向折疊線和橫向折疊線分別縫制在填充區2的長邊和短邊所在的直線上。
所述填充區2短邊的長度l與被子1短邊的長度L的比例a為:1/3=<a<1,所述填充區2長邊的長度w與被子1短邊的長度W的比例b為:1/2=<b<1。保證枕頭被在由被子形態變換成枕頭形態時填充區2外的部位能夠完全填充進去。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可手提枕頭被,該枕頭被設計了提攜部7,能夠方便使用者進行攜帶,并且可以在攜帶枕頭被的同時攜帶其他物品,提高了搬運效率,并且由于是手提式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枕頭被的整潔,提攜部7設置有拉鏈8,當不需要手提時,背拉帶11會被拉鏈8封在提攜部7內,保證了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本實用新型方便實用、結構簡單,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市場推廣價值。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