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學習用具領域,具體是一種學習桌。
背景技術:
當代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少,不能進行足夠的身體鍛煉,導致身體素質差,容易患上肥胖癥。學生經常一坐就是一天,長時間的伏案學習導致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脊柱骨質增生等疾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學習桌的技術方案,能夠使學生在伏案學習的同時鍛煉身體,同時對學生的背部進行按摩,防治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脊柱骨質增生和肥胖癥等疾病。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學習桌,包括底座、桌板、腳踏支架、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皮帶、曲軸、連桿、豎直導軌和滑動塊;所述桌板設在底座的前部;所述腳踏支架設在底座的中部,腳踏支架上設有座,所述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均通過軸承安裝在腳踏支架上,第一皮帶輪的兩側設有曲柄腳蹬,所述第二皮帶輪與曲軸連接,曲軸上設有曲柄,所述皮帶與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匹配;所述豎直導軌設在底座的后部,所述滑動塊可滑動的安裝在豎直導軌上,滑動塊上設有按摩球,所述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曲柄和滑動塊樞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滑動塊上設有球形空腔,按摩球與球形空腔形成球面副。采用本技術方案,按摩球可在學生背部滾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按摩球的直徑為3~5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按摩球沿水平方向間隔設有多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座通過伸縮桿安裝在腳踏支架上。采用本技術方案,可以通過伸縮桿調節座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帶駐剎的萬向輪。采用本技術方案,可以方便的移動學習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學生坐在座上,蹬踏曲柄腳蹬,通過皮帶傳動使曲軸旋轉,曲軸通過連桿帶動滑動塊上下往復移動,從而使按摩球在學生的背部滾動。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學習桌的有益效果為:(1)學生可以在伏案學習的同時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預防肥胖癥;(2)通過按摩球對學生背部的按摩,調節學生身體機能,使學生身體放松,取得解乏的效果,讓學生恢復活力;(3)無需電源,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學習桌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二皮帶輪和曲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桌板,3、腳踏支架,4、第一皮帶輪,5、第二皮帶輪,6、皮帶,7、曲軸,8、連桿,9、豎直導軌,10、滑動塊,11、座,12、曲柄腳蹬,13、曲柄,14、按摩球,15、伸縮桿,16、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學習桌,包括底座1、桌板2、腳踏支架3、第一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5、皮帶6、曲軸7、連桿8、豎直導軌9和滑動塊10。桌板2設在底座1的前部。腳踏支架3設在底座1的中部,腳踏支架3上設有座11,座11通過伸縮桿15安裝在腳踏支架3上。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均通過軸承安裝在腳踏支架3上,第一皮帶輪4的兩側設有曲柄腳蹬12,第二皮帶輪5與曲軸7連接,曲軸7上設有曲柄13,皮帶6與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匹配。豎直導軌9設在底座1的后部,滑動塊10可滑動的安裝在豎直導軌9上,滑動塊10上沿水平方向間隔設有七個按摩球14,滑動塊10上設有球形空腔,按摩球14與球形空腔形成球面副,按摩球14的直徑為4厘米,連桿8的兩端分別與曲柄13和滑動塊10樞接。底座1的底部設有帶駐剎的萬向輪16。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學生坐在座11上,蹬踏曲柄腳蹬12,通過皮帶傳動使曲軸7旋轉,曲軸7通過連桿8帶動滑動塊10上下往復移動,從而使按摩球14在學生的背部滾動。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