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杯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酒杯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酒杯中,比較常用的是高腳酒杯,由于高腳酒杯的外觀十分美觀,因此,目前市面上高腳酒杯不僅僅是用在酒桌上,也可以用作裝飾用途,即作為裝飾品使用,目前的高腳酒杯,在運輸時,由于杯身是大于杯底的,這樣杯子碼放在一起的時候,杯身容易發生晃動,容易導致酒杯相互碰撞,繼而打碎杯子,此外,由于酒杯會左右晃動,這樣杯底容易將杯身內壁劃傷,杯身的內壁存在刮痕之后,作為觀賞使用的酒杯就失去了商品價值。
另外,現有的高腳酒杯一般都是無蓋酒杯,當酒杯內放有盛裝的酒后,容易導致灰塵落入酒中,這樣的酒水人們就沒辦法再次服用了,這樣也就導致了酒水的浪費。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酒杯,旨在解決現有的酒杯無法在碼放時使相鄰酒杯的位置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酒杯,其中,包括杯身以及杯底,所述杯身與所述杯底之間設置有杯桿,所述杯身為正方體結構,所述杯身上設置有杯口,所述杯口為圓 弧形結構,所述杯口上設置有杯蓋,所述杯蓋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杯口相適配,所述杯蓋內設置有杯底固定卡槽,所述杯身的底部設置有凹槽結構,所述凹槽結構與所述杯底相適配,所述凹槽結構內設置有第一磁鐵,所述杯底的底部設置有第二磁鐵,所述杯底的低端設置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設置有防滑墊,所述防滑墊為圓環形結構,所述防滑墊內設置有減重孔。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身的底端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內設置有一個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內設置有外螺紋,所述杯桿的上端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適配。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身的一側設置為透明,另外三側設置為非透明,所述透明的一側上設置有刻度。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桿上設置有手握區域。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蓋上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杯蓋的邊緣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底為圓臺結構,所述圓臺結構的上表面設置有四個圓形凹部,所述圓形凹部內設置有水晶球結構。
本實用新型一種酒杯,通過凹槽結構的設計,使酒杯在碼放時,可固定相鄰兩個酒杯的位置,防止磕碰,造成破碎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酒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酒杯中杯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酒杯,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酒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酒杯中杯底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杯身100以及杯底200,所述杯身100與所述杯底200之間設置有杯桿300,所述杯身100為正方體結構,所述杯身100上設置有杯口101,所述杯口101為圓弧形結構,所述杯口101上設置有杯蓋400,所述杯蓋400上設置有卡槽401,所述卡槽401與所述杯口101相適配,所述杯身100的底部設置有凹槽結構102,所述凹槽結構102與所述杯底200相適配,所述凹槽結構102內設置有第一磁鐵103,所述杯底200的底部設置有第二磁鐵201,所述杯底200的低端設置有容納腔202,所述容納腔內設置有防滑墊203,所述防滑墊203為圓環形結構,所述防滑墊203內設置有減重孔204。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身100可轉動連接于所述杯桿300,所述杯桿300與所述杯底200為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身100的底端設置有底座104,所述底座104內設置有一個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內設置有外螺紋,所述杯桿300的上端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適配。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身100的一側設置為透明,另外三側設置為非透明,所述透明的一側上設置有刻度。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桿300上設置有手握區域。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蓋400上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杯蓋400的邊緣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403。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底200為實心圓臺結構,所述圓臺結構的上表面設置有四個圓形凹部205,所述圓形凹部205內設置有水晶球結構206。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