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表決器本體領域,特別是一種掛式電子表決器。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表決器本體憑借其操作方便、隱蔽性強的特點,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現場表決和紙質投票。電子表決器本體往往是在會議開始前臨時布置,若干線路匯集,使得布線和拆卸都十分復雜。一般情況下,電子表決器本體都放置于會議桌上,但是有些會場,特別是大型會場是沒有會議桌的,電子表決器本體的放置位置就成了難題。而在有會議桌的會場,電子表決器本體往往會占用大部分桌面面積,導致與會人員書寫和記錄都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掛式電子表決器。
一種掛式電子表決器,包括:主架,主架上設有掛件、電子表決器本體,主架頂部設有桌面。
進一步地,電子表決器本體設置于主架的頂部,并且與桌面相鄰。
進一步地,桌面上設有筆槽。
進一步地,掛件斷面呈“L”型。
進一步地,掛件為直條形掛件或弧條形掛件。
進一步地,掛件設置于主架背面,使得掛件懸掛在前方椅背時,主架與后方的人相對。
進一步地,主架由木材制成。
進一步地,掛件由木材制成。
進一步地,主架兩側設有過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針對無會議桌的情況,可以通過掛件將本實用新型掛在前方座椅的椅背上,解決了傳統表決器布置困難的問題。
2. 本實用新型頂部設有桌面,可以方便與會人員做記錄,桌面上設有筆槽,用于放置筆,適用于沒有會議桌的場合。
3. 主架兩側設有過線孔,方便連接電子表決器本體用線。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二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桌面,2-過線孔,3-主架,4-掛件,5-筆槽,6-電子表決器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掛式電子表決器,包括:主架3,主架3上設有掛件4、電子表決器本體6,主架3頂部設有桌面1。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掛在前方椅背上,在后方的與會人員可以使用電子表決器本體6進行投票,也可以在桌面1上放置物品或做記錄,十分方便。
本實施例中,電子表決器本體6設置于主架3的頂部,并且與桌面1相鄰。具體而言,電子表決器本體6設置于頂部的左側,桌面1設置于頂部的右側,符合絕大部分人的書寫習慣。
本實施例中,桌面1上設有筆槽5,用于放置記錄用筆,防止筆滑落。
本實施例中,掛件4為直條形掛件4,其斷面呈“L”型,懸掛時“L”型折角處卡在前方座椅的椅背處,安裝方便且相對穩固。
進一步地,掛件4設置于主架3背面,使得掛件4懸掛在前方椅背時,主架3與后方的人相對。
本實施例中,主架3由木材制成。掛件4也由木材制成。
本實施例中,主架3兩側設有過線孔2,便于電線穿過過線孔2與電子表決器本體6相連。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表決器本體6市面上多種多樣,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當的型號,無論何種電子表決器本體6均適用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比,掛件4為弧條形掛件4,由于很多椅背在設計時為了符合人體工程學而制成了弧形的椅背,所以采用弧條形掛件4能夠更方便穩定的將本實用新型掛在椅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