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展示器具,具體涉及一種綻放式開花展示器,用于各類展示場合,如展示會、生日宴會、婚宴、慶典等。
背景技術:
在一些喜慶的公眾場合,人們一般喜歡利用帶有驚喜色彩的展示方式,來營造氛圍,或者向大家展示一些精心準備的事物,這時候就需要借助一些展示器具。例如,婚慶時用到的花炮,如直接點燃,未免不夠精彩,而如果能將其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現出來,則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將氣氛推向高潮。
而在一些產品展示會上,商家往往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盡可能使自己的展品更加出彩,以吸引更多的關注。但目前展示方式仍然比較單一,例如最常用的是光影效果,即采用射燈、彩燈等進行投射,使產品外觀色彩更加亮麗,或者借助一些器具,例如轉盤等,將展品采用旋轉等方式進行展示;再就是利用一些展示架來輔助襯托產品。
無論是產品的展示還是氛圍的營造,其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人們普遍都有一顆好奇心,更喜歡一些具有神秘感和新意的創意,這會帶給人們預料之外的驚喜,從而容易將氣氛推向高潮,甚至帶來轟動的效果。
然而傳統的展示方式,比較注重造型的花樣,雖然能對產品的形象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未免缺少神秘感和新意,很難營造出轟動的場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綻放式開花展示器,能采用更為新奇的方式對產品進行展示,更加富有神秘感和新意,有助于氛圍的營造和產品形象的提升。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綻放式開花展示器,包括底殼,底殼頂部邊緣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綻開瓣,綻開瓣與底殼活動式連接,綻開瓣之間可相互打開或拼合,打開時綻開瓣整體呈花瓣狀而拼合時呈半球形結構;在所述的每個綻開瓣的頂部均設置有帶有插孔的定位圈,當所有綻開瓣拼合后,不同綻開瓣上的定位圈上下錯開,且所有插孔的軸心線重合。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殼為無頂面的空心結構,所述的綻開瓣安裝在底殼頂部邊緣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殼包括一個圓形的底板,在底板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球面形環壁。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殼內部在環壁的圓周上設置有第一環圈,圍繞底板圓周方向設置有第二環圈,第一環圈的直徑大于第二環圈的直徑,且第一環圈、第二環圈以及底板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綻開瓣設置四個,每個綻開瓣均為四分之一半球殼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每個綻開瓣的頂部均設置有貼合部,貼合部為弧形板,當所有綻開瓣拼合時,綻開瓣上的貼合部拼合成圓管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貼合部上沿貼合部的徑向設置有插板,所述的定位圈設置于插板的端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貼合部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插板平行的臺階板,臺階板和插板之間設置有拼合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綻開瓣通過彈簧合頁安裝在底殼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殼頂部邊緣上間隔分布有缺口,缺口內部的兩端設置有旋槽,在每個旋槽中均通過轉軸安裝有旋臺,在兩個旋臺之間的缺口中安裝有固定臺,固定臺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的綻開瓣安裝在所述的旋臺上,所述的安裝孔中設置有彈片,彈片與綻開瓣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該展示器在進行產品的展示之前,能對產品起到保密的作用,從而使產品在展示前始終保持神秘感,能有效地吸引觀眾,使大家保持期待,從而有利于展示或氛圍營造過程;
2.該展示器能以綻放開花的形式,對產品進行一個突然性、全面地展示,展開形式非常美觀,這樣也使得觀眾的驚喜感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提升;
3.本實用新型的展示器能適用于多種場合,如公司慶典、主持儀式、場合開幕、婚慶宴席、生日聚會、產品展示、搞笑演出等,為氣氛的提升、展品的展示提供了一種理想的工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兩個綻開瓣后的斜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兩個綻開瓣后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綻開瓣拼合在一起時的原始狀態;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綻開瓣全部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底殼,2—旋動裝置,21—旋臺,22—旋槽,23—固定臺,24—缺口,25—安裝孔,3—縱紋,4—橫槽,5—綻開瓣,6—貼合部,7—插孔,8—插板,9—定位圈,10—固定孔,11—臺階板,12—拼合塊,13—第一環圈,14—第二環圈,15—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當前在一些需要營造氛圍或展示產品的場合,沒有一種能有效襯托展示品的器具,缺乏新鮮感與神秘感,不能有效地調動觀眾的情緒。為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種展示器,如圖1至圖5所示:
一種綻放式開花展示器,包括底殼1,底殼1頂部邊緣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綻開瓣5,綻開瓣5與底殼1活動式連接,綻開瓣5之間可相互打開或拼合,打開時呈花瓣狀而拼合時呈半球形結構;在所述的每個綻開瓣5的頂部均設置有帶有插孔7的定位圈9,當所有綻開瓣5拼合后,所述的定位圈9上下錯開,且所有插孔7的軸心線重合。
本方案提出的這種展示器,其基本結構包括底殼1與安裝在底殼1上的綻開瓣5。其中,底殼1為展示品提供了容納空間,而綻開瓣5則是用于打開后暴露出內部的展示品;因此底殼1也為綻開瓣5起到安裝固定和支撐的作用。本方案的展示器,在綻開瓣5打開后,猶如開花綻放一般,外形十分漂亮,也更容易給觀眾帶來驚喜。
本方案在底殼1上分布的綻開瓣5,其規格都是一致的,這些綻開瓣5可相互打開或拼合。這里的相互打開是指綻開瓣5能相對于底殼1旋轉,從而使綻開瓣5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而拼合是指綻開瓣5又能繞著底殼1旋轉至相鄰的綻開瓣5之間接合。如圖1所示,為本方案中綻開瓣5拼合時的結構,而圖5則為打開時的結構。本方案中綻開瓣5打開后,呈花瓣狀,這里的花瓣就是綻開瓣5,花瓣狀是指綻開瓣5規格相同,且打開后位置相互對稱,猶如花瓣一般。
而在綻開瓣5拼合后,則呈半球形結構,因此,綻開瓣5可以看成是利用一個半球殼分割成的、大小一致的結構。如本實施例中,綻開瓣5設置為四個。綻開瓣5的外壁上分布有縱紋3和橫槽4,起到裝飾作用。
當綻開瓣5拼合后,整個展示器的外形如圖1所示。這時候,為了對綻開瓣5之間相對固定,本方案在綻開瓣5頂部設置了定位圈9,定位圈9中有插孔7。綻開瓣5拼合后,定位圈9的位置是上下錯開的,即每個定位圈9在綻開瓣5上安裝的相對位置是不同的,這樣是為了在拼合后所有的插孔7的軸線能重合。那么,拼合后,所有的插孔7則形成了一個由上至下的通道,在這個通道中可以插入固定器具,如固定桿,則能將所有綻開瓣5相對固定在一起。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能在現場營造更加新奇的意境,可在插孔7構成的通道中插入煙花。煙花是耗損物,點燃后會逐漸消失。當煙花插入到通道中未點燃時,整個展示器為圖1的狀態;而點燃煙花后,煙花逐漸消失,定位圈9之間失去相互的束縛,則綻開瓣5就相互打開,如圖5所示,打開后暴露出內部的展示物,整個過程十分神秘且有新意。
對于定位圈9的設置,本方案中,每個綻開瓣5的頂部均設置有貼合部6,貼合部6為弧形板,當所有綻開瓣5拼合時,綻開瓣5上的貼合部6拼合成圓管形結構。貼合部6上沿貼合部6的徑向設置有插板8,所述的定位圈9設置于插板8的端部。插板8在貼合部6內壁上的設置位置不同,這樣拼合后,定位圈9就能在一條直線上上下錯開。貼合部6的設置使本展示器外形更加美觀,同時也利于多個綻開瓣5的相對固定過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貼合部6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插板8平行的臺階板11,臺階板11和插板8之間設置有拼合塊12。臺階板11、拼合塊12在拼合后,起到用于輔助固定所述的固定器具的作用。另外在貼合部6外壁上開設有延伸至貼合部6內部的固定孔10,也起到輔助固定作用。
如圖1、圖5所示,本方案中,底殼為無頂面的空心結構,所述的綻開瓣5安裝在底殼頂部邊緣上;空心結構則是為了提供一個較為充分的容納空間,使底殼內部能容納更多的展示品。具體地,底殼包括一個圓形的底板15,在底板15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球面形環壁。底板15為平板,這是為了整個展示器能平穩地放置。球面形環壁,可以看成是在一個球殼上沿平行于直徑的方向截切下來的結構。即底殼整體為半球殼形結構,只是將其端部變成底板15。
進一步地,底殼內部在環壁的圓周上設置有第一環圈13,圍繞底板15圓周方向設置有第二環圈14,第一環圈13的直徑大于第二環圈14的直徑,且第一環圈13、第二環圈14以及底板15平行設置。設置第一環圈13、第二環圈14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不同展示品的需求,即根據展示品的大小、形狀不同,放入底殼中以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卡在或支撐在第一環圈13、第二環圈14上,用以調整展示品的姿態,更加有利于展示過程。
綻開瓣5采用旋動裝置2安裝在底殼1上,具體地,本方案中可以采用彈簧合頁,其具有彈性作用,當綻開瓣5上端失去束縛后,在彈簧合頁的作用下,綻開瓣5將能更好地自動打開。
另外,本方案中還提供了另外一種旋動裝置2的結構,如圖4所示:
底殼1頂部邊緣上間隔分布有缺口24,缺口24內部的兩端設置有旋槽22,在每個旋槽22中均通過轉軸安裝有旋臺21,在兩個旋臺21之間的缺口24中安裝有固定臺23,固定臺23上開設有安裝孔25;所述的綻開瓣5安裝在所述的旋臺21上,所述的安裝孔25中設置有彈片,彈片與綻開瓣5連接。綻開瓣5通過旋臺21實現相對于底殼1的旋轉。當綻開瓣5頂端失去束縛后,在彈片的作用下,綻開瓣5將相互打開。彈片在綻開瓣5拼合時處于蓄力狀態,而綻開瓣5打開后處于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