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大尺寸底床的組合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87823閱讀:875來源:國知局
大尺寸底床的組合結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尺寸底床的組合結構,能憑借組合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而組裝成一大尺寸底床,拆裝后體積小,可便于包裝及搬運。



背景技術:

按,一般傳統的電動底床,在尺寸上都是較為龐大且無法拆解分離,因此在進行包裝、運送及搬運上都非常不方便,尤其在住家內要搬運于二樓以上時,會因底床無法拆解分離以及尺寸龐大等問題,導致不管在樓梯或電梯的搬運上樓都令人相當困擾。

因此,后來有一種可分離的底床結構,主要是可以將底床分離成一前底床與一后底床,其主要系在前底床與后底床的銜接處,分別為具有一公凸出部的前底床與一母凹槽部的后底床,而能利用公凸出部與母凹槽部的相互嵌合,使前底床與后底床組合成一底床。

然而,雖然可以將底床拆解分離,使搬運上較為方便,但又因為前底床的公凸出部較為凸出,與后底床尺寸不相等,因此在包裝上仍然不方便。此外,該底床不適合用于身軀較為龐大或雙人使用,整體使用上較不理想。

所以,為了組成較大尺寸的底床,傳統做法是將兩張底床以左右并聯方式合成一大尺寸底床,雖然其可以因應大尺寸的需求,但其元件及設備都為雙組,所以成本甚高。

本實用新型設計人專門從事于相關底床用品的制造、販賣及研究開發工作,對于大尺寸底床的成本較高的問題,早即有改革之心,于是乃經由不斷的試驗及改革,再配合本身的專業并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終于在歷經數次的修正與改進后,首創出本實用新型以前、后底床組成的大尺寸底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尺寸底床的組合結構,使其可以容易地組裝及拆解分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尺寸底床的組合結構,主要由前床底板、后床底板、結合支條、圍框及螺固元件所組成,結合支條將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組裝成一大尺寸底床,該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底面設置有中空框條,結合支條的一側插置入前床底板的中空框條內,后床底板的中空框條套入結合支條的另一側,用螺固元件將結合支條與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中空框條鎖固,使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連結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底面結合處的中央設置復數條補強條,且該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對應設置有n形片,該n形片側邊開設有通孔,補強條套置于n形片內,并利用插銷貫穿補強條,將定位栓插置入插銷上,使補強條與n形片連結鎖固;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外側設置有外圍框,而前、后床底板在兩側設有側圍框,該外圍框端邊向內凸伸有卡勾,供與側圍框結合鎖固,而側圍框延伸有結合片,側圍框內側兩端分別設有插槽及定位柱,供將側圍框與外圍框、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連結;利用腳座凸伸的螺柱將側圍框與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鎖固在一起。

該螺固元件為蝶形螺絲,其頂部形成兩推掣部,能夠通過正轉或反轉該推掣部進行螺固元件的旋緊或旋松。

組裝圍框時,先將外圍框設置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兩外側,然后將側圍框的結合片對齊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上的橫桿,且將插槽套設入前床底板中央橫桿兩側的倒T片,以將側圍框穩固定位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外環邊,然后將外圍框的卡勾套掣于側圍框的定位柱上,使外圍框與側圍框勾掣固定,接著,利用腳座將橫桿與側圍框連結鎖固,該腳座下方延伸有螺柱,再將螺柱螺入側圍框的定位孔并貫穿橫桿的結合片,而能將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橫桿與側圍框螺合鎖固,再將組裝完成的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翻轉成正面,即組成一大尺寸底床,且該腳座穩固定位于底部,其承載性極佳,尤其該前床底板與后床底板兩者尺寸仍保持相等長度,使前后相互平齊,而易于進行包裝及搬運。

因此,本實用新型運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組裝,而組成一大尺寸底床,并憑借補強條的設置,以加強大尺寸底床的載重性,尤其僅需一組馬達裝置即能完成大尺寸底床的擺動,不僅組裝及包運迅速便利,更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而具極佳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大尺寸底床的鎖固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補強條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n形片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插銷的放大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鎖固補強條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組裝圍框的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側圍框的放大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腳座組裝的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大尺寸底床的組裝完成圖。

附圖標記說明:1-大尺寸底床;10-前床底板;101-中空框條;102-n形片;1021-通孔;103-橫桿;1031-倒T片;11后床底板;111-中空框條;112-n形片;1121-通孔;113-橫桿;12-結合支條;13-螺固元件;131-推掣部;14-補強條;15-插銷;16-定位栓;17-圍框;171-外圍框;1712-卡勾;172-側圍框;1721-結合片;1722-插槽;1723-定位柱;18-腳座;181-螺柱。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示意圖,一般分離式底床組由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配合電動缸所組成。而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系利用結合支條12將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組裝成一大尺寸底床1(寬度可達180~190公分),該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底面中央銜接處設有中空框條101、111,憑借將結合支條12插置入前床底板10的中空框條101內,且使結合支條12凸伸出,而能將后床底板11的中空框條111套入結合支條12的另一側,接著利用螺固元件13將結合支條12與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中空框條101、111鎖固(如圖2所示),使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連結在一起,該螺固元件13為蝶形螺絲,于頂部形成兩推掣部131,即能憑借正轉或反轉進行螺固元件13的旋緊或旋松。

其次,請繼續參閱圖3所示,為加強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承載強度,再于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底面結合處的中央設置復數條補強條14,該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對應設置有n形片102、112(如圖4所示),且于n形片102、112側邊開設有通孔1021、1121,而能將補強條14套置于n形片102、112內,請配合參閱圖5所示,再將插銷15插入n形片的通孔1021、1121并貫穿補強條14,使插銷15由n形片102、112的另一側凸伸出,接著利用定位栓16將插銷15固定在n形片102、112上(如圖6所示),即能憑借補強條14加強大尺寸底床1的承載度并防止其下陷(圖中未顯示)。

接著,請再參閱圖7所示,將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外環裝設圍框17,設置于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外側為外圍框171,放置于兩側的為側圍框172,該外圍框171端邊向內凸伸有卡勾1712,供與側圍框172結合鎖固,而側圍框172則對應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上的橫桿103、113延伸有結合片1721,內側兩端分別設有插槽1722及定位柱1723,供將側圍框172與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連結。

組裝圍框17時,請仍然參閱圖7所示,先將外圍框171設置在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兩外側,然后將側圍框172的結合片1721對齊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上的橫桿103、113,且將插槽1722套設入前床底板10中央橫桿103兩側的倒T片1031(如圖8所示),以將側圍框172穩固定位在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外環邊,然后將外圍框171的卡勾1712套掣于側圍框172的定位柱1723上,使外圍框171與側圍框172勾掣固定,接著,請配合圖9所示,利用腳座18將橫桿103、113與側圍框172的結合片1721連結鎖固,該腳座18下方延伸有螺柱181,再將螺柱181螺入側圍框172的結合片1721并貫穿橫桿103、113,而能將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橫桿103、113與側圍框172螺合鎖固,再將組裝完成的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翻轉成正面,即組成大尺寸底床1(如圖10所示),且該腳座18穩固定位于底部,其承載性極佳,尤其該前床底板10與后床底板11兩者尺寸仍保持相等長度,使前后相互平齊,而易于進行包裝及搬運。

本實用新型特別于大尺寸底床1底部環邊設置圍框17,其系利用腳座18與側圍框172(請回顧圖8所示),能使大尺寸底床1更加穩固不會搖動,且可遮蔽大尺寸底床1底部的馬達裝置,使整體較為美觀,并具有防塵的作用,而具較佳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運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組裝,而組成一大尺寸底床,并憑借補強條的設置,以加強大尺寸底床的載重性,尤其僅需一組馬達裝置即能完成大尺寸底床的擺動,不僅組裝及包運迅速便利,更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而具極佳的經濟效益,實已較傳統的底床更具實用性及進步性,理已符合新型的專利要求。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大同市| 库尔勒市| 曲阜市| 玉树县| 保康县| 环江| 莒南县| 同仁县| 来安县| 文山县| 会理县| 怀来县| 南丹县| 香港 | 安平县| 株洲县| 克拉玛依市| 湘潭县| 九寨沟县| 五莲县| 察隅县| 庆安县| 扶绥县| 正安县| 隆林| 奇台县| 襄垣县| 天台县| 林州市| 琼海市| 嘉鱼县| 揭阳市| 贞丰县| 鄯善县| 德令哈市| 离岛区| 石阡县| 乐至县| 呈贡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