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具體地指一種多功能午休椅。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學生或辦公人員使用的椅子都是靠背與椅子座板及椅子腿整體是固定在一起的,學生或辦公人員一般是坐在椅子上后,趴在桌上午休,這樣很容易引起頸椎病、手腳麻木等健康問題,而如果采用折疊床午休,則占用的空間較大,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午休椅,可以變形成兩種形態,在需要辦公或學習時變形為可升降的椅子,在需要午休時變形為可躺著睡覺的床。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午休椅,它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一端與第二面板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面板另一端與第三面板一端鉸接;
所述第二面板下端與多個第一立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立桿套裝在第二立桿上;
所述第二立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上均設有可安裝斜拉桿的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桿和第二立桿上均設有可以插入插銷的插孔。
優選地,所述第一立桿的數量為四個。
進一步地,在多功能午休椅變形為床時,靠近第一面板的兩個第二立桿與第一面板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一斜拉桿,靠近第三面板的兩個第二立桿與第三面板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二斜拉桿。
進一步地,在多功能午休椅變形為椅子時,所述第一面板兩側與第二面板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三斜拉桿。
優選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均為矩形面板。
優選地,所述第一立桿和第二立桿均為方鋼管結構,所述第一立桿可套裝于第二立桿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桿下端還套裝有L型底座。
優選地,所述斜拉桿在安裝時,其兩端的銷軸插入通孔中。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立桿和第二立桿上均設有可以插入插銷的插孔,這樣可以在整個裝置的高度需要調節時,可以手動上下調節第一立桿,到合適的高度后,將插銷插入到插孔中使得第一立桿固定在第二立桿上,從而可實現整個裝置的升降過程;另外L型底座的使用能夠使得整個裝置更加穩定。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變形成兩種形態,在需要辦公或學習時變形為可升降的椅子,在需要午休時變形為可躺著睡覺的床;同時在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將斜拉桿拆除,將各個面板互相折疊,可減少占用空間;其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 為一種多功能午休椅在變形為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一種多功能午休椅在變形為椅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斜拉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第三面板3,第一立桿4,第二立桿5,插孔6,插銷7,斜拉桿8,第一斜拉桿8a,第二斜拉桿8b,第三斜拉桿8c,L型底座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的多功能午休椅,它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第一面板1一端與第二面板2一端鉸接,第二面板2另一端與第三面板3一端鉸接,本實施例的鉸接方式可以選擇多種,例如通過在各個面板鉸接位置安裝合頁裝置,或者通過銷軸和銷孔的鉸接方式也可實現;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第三面板3均為矩形面板;
第二面板2下端與四個第一立桿4固定連接,第一立桿4套裝在第二立桿5上;
第二立桿5、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第三面板3上均設有可安裝斜拉桿8的通孔;斜拉桿8在安裝時,其兩端的銷軸插入通孔中,可將各面板支撐固定。
本實施例中,第一立桿4和第二立桿5均為方鋼管結構,第一立桿4可套裝于第二立桿5內部;第一立桿4和第二立桿5上均設有可以插入插銷7的插孔6;這樣可以在整個裝置的高度需要調節時,可以手動上下調節第一立桿4,到合適的高度后,將插銷7插入到插孔6中使得第一立桿4固定在第二立桿5上,從而可實現整個裝置的升降過程。
另外,第二立桿5下端還套裝有L型底座9,L型底座9可以選擇L型方鋼管結構,其可以套入第二立桿5下端內部,L型底座9的水平端排列的方向均朝外,這樣使得整個裝置穩定地立在地面上。
如圖1所示,在多功能午休椅變形為床時,靠近第一面板1的兩個第二立桿5與第一面板1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一斜拉桿8a,靠近第三面板3的兩個第二立桿5與第三面板3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二斜拉桿8b。
如圖2所示,在多功能午休椅變形為椅子時,第一面板1兩側與第二面板2兩側之間安裝有兩個第三斜拉桿8c;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第一面板1兩側與第二面板2兩側均設有多個通孔,這樣斜拉桿8在安裝時,可以選擇不同的通孔安裝,這樣可以調節作為靠背的第一面板1的角度。
本實施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變形成兩種形態,在需要辦公或學習時變形為可升降的椅子,在需要午休時變形為可躺著睡覺的床;其升降高度可調,靠背的角度也可以調整;同時在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將斜拉桿8拆除,將各個面板互相折疊,可減少占用空間;其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