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制家具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兒童椅。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在酒店和餐館會為嬰幼兒配備餐椅,越來越多有嬰幼兒的家庭會購買嬰幼兒專用的餐椅放在家里使用,該椅子主要為嬰幼兒進食提供一個安全條件,然而目前的椅子功能較為單一,有的只能作為嬰幼兒時期就餐使用,嬰幼兒長大一些就閑置不能使用了,比較浪費,有的只是局部的調節座面高度,使用功能受限,不能滿足嬰幼兒成長所用的需求;同時,有些幼兒較為活潑好動,坐在椅子上愛晃動,容易造成椅子向后傾斜,摔傷幼兒,安全性不夠。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可多用又安全穩定的兒童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多用又安全穩定的兒童椅。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兒童椅,包括坐板、餐臺及兩椅腿,坐板與餐臺平行設置在兩椅腿之間,所述椅腿包括第一支撐條與第二支撐條,所述第一支撐條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條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條水平設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條與所述第二支撐條的夾角為50-70°;
所述第一支撐條的內側沿第一支撐條的長度方向設有多個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的寬度和所述坐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撐條上還設有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二卡位槽的寬度與所述餐臺的厚度相等。
進一步的,還包括靠背,所述靠背為弧形靠背,所述靠背與所述第一支撐條連接,所述靠背包括第一背板與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與所述第二背板相互平行,所述餐臺位于所述第一背板與所述第二背板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踏板,所述踏板通過所述第一卡位槽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撐條上,所述踏板的寬度大于所述坐板的寬度。
進一步的,還包括圓柱底檔、橫梁及橫方底檔,所述圓柱底檔位于所述踏板下方,所述圓柱底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連接,所述橫梁設置于第一支撐條的中部,橫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連接,所述橫方底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條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餐臺的上表面設有容置餐具的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餐臺的內側邊緣為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第一支撐條的底端與第二支撐條的一端連接構成兒童椅的椅腿,使得椅子結構更簡單;通過將第二支撐條水平設置在地面上,使得椅腿與地板的接觸面增加,增加了椅子與地面的摩擦阻力,防止椅子打滑,更加安全;通過將所述第一支撐條與所述第二支撐條的夾角控制在50-70°之間,使得椅子不容易因為嬰幼兒的晃動而向前傾或向后傾,確保椅子安全可靠;通過在第一支撐條設置多個寬度與坐板厚度相等的第一卡位槽,方便坐板高度的調節,使得椅子適用于不同高度的餐桌,同時適合不同大小的嬰幼兒使用;餐臺除了用于嬰幼兒的就餐,還可以放置玩具供嬰幼兒玩樂使用,同時,將餐臺從第二卡位槽抽出,則椅子還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實現了椅子多用,避免了因嬰幼兒長大而引起兒童椅不能使用,延長了兒童椅的使用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兒童椅的立體圖;
標號說明:
1-坐板;2-餐臺;3-椅腿;31-第一支撐條;32-第二支撐條;4-第一卡位槽;5-靠背;51-第一背板;52-第二背板;6-踏板;7-圓柱底檔;8-橫梁;9-橫方底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通過將椅子腿中的第二支撐條水平設置,控制椅子腿中第一支撐條與第二支撐條的傾斜角度,有效防止椅子打滑及因晃動所致的前傾或后傾;餐臺通過卡位槽固定于兩椅腿之間,方便餐臺安裝與拆除,實現椅子多用。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兒童椅,包括坐板1、餐臺2及兩椅腿3,坐板1與餐臺2平行設置在兩椅腿3之間,所述椅腿3包括第一支撐條31與第二支撐條32,所述第一支撐條31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條32水平設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條31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的夾角為50-70°;所述第一支撐條31的內側沿第一支撐條31的長度方向設有多個第一卡位槽4,所述第一卡位槽4的寬度和所述坐板1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撐條31上還設有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二卡位槽的寬度與所述餐臺2的厚度相等。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第一支撐條的底端與第二支撐條的一端連接構成兒童椅的椅腿,使得椅子結構更簡單;通過將第二支撐條水平設置在地面上,使得椅腿與地板的接觸面增加,增加了椅子與地面的摩擦阻力,防止椅子打滑,更加安全;通過將所述第一支撐條與所述第二支撐條的夾角控制在50-70°之間,使得椅子不容易因為嬰幼兒的晃動而向前傾或向后傾,確保椅子安全可靠;通過在第一支撐條設置多個寬度與坐板厚度相等的第一卡位槽,方便坐板高度的調節,使得椅子適用于不同高度的餐桌,同時適合不同大小的嬰幼兒使用;餐臺除了用于嬰幼兒的就餐,還可以放置玩具供嬰幼兒玩樂使用,同時,將餐臺從第二卡位槽抽出,則椅子還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實現了椅子多用,避免了因嬰幼兒長大而引起兒童椅不能使用,延長了兒童椅的使用周期。
進一步的,還包括靠背5,所述靠背5為弧形靠背,所述靠背5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靠背5包括第一背板51與第二背板52,所述第一背板51與所述第二背板52相互平行,所述餐臺2位于所述第一背板51與所述第二背板52之間。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設置靠背防止嬰幼兒坐不穩而摔傷,弧形靠背比直板靠背更舒適,將靠背設置成兩個背板,兩個背板之間留有間隙,方便餐臺卡入兩背板間的卡位槽,同時,設置成兩塊分隔開的背板相對一連續背板來說更透氣。
進一步的,還包括踏板6,所述踏板6通過所述第一卡位槽4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撐條31上,所述踏板6的寬度大于所述坐板1的寬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設置較寬的踏板,可以讓使用者腳得到放松;踏板與餐臺均能卡入第一卡位槽,使得踏板可調節的高度增加,使得椅子可以適用于不同高度的嬰幼兒;當嬰幼兒長大了,還可以將坐板與餐臺抽出,將較寬的踏板調節到合適的高度作為新的坐板,使其成為更舒適的普通坐椅。
進一步的,還包括圓柱底檔7、橫梁8及橫方底檔9,所述圓柱底檔7位于所述踏板6下方,所述圓柱底檔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橫梁8設置于第一支撐條31的中部,橫梁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橫方底檔9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椅腿的下部設置兩個底檔,在椅腿的中部設置一橫梁,增加椅子的牢固性。
進一步的,所述餐臺2的上表面設有容置餐具的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餐臺上表面設置凹槽,方便餐具或玩具的放置,避免因餐臺太滑引起餐具滑落。
進一步的,所述餐臺2的內側邊緣為圓弧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將餐臺設計成圓滑的圓弧形,方便大人將嬰幼兒放入椅子中,同時,使其沒有明顯棱角,防止嬰幼兒碰傷。
實施例一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兒童椅,包括坐板1、餐臺2及兩椅腿3,坐板1與餐臺2平行設置在兩椅腿3之間,所述椅腿3包括第一支撐條31與第二支撐條32,所述第一支撐條31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條32水平設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條31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的夾角為50-70°;所述第一支撐條31的內側沿第一支撐條31的長度方向設有多個第一卡位槽4,所述第一卡位槽4的寬度和所述坐板1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撐條31上還設有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二卡位槽的寬度與所述餐臺2的厚度相等。
還包括靠背5,所述靠背5為弧形靠背,所述靠背5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靠背5包括第一背板51與第二背板52,所述第一背板51與所述第二背板52相互平行,所述餐臺2位于所述第一背板51與所述第二背板52之間;還包括踏板6,所述踏板6通過所述第一卡位槽4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撐條31上,所述踏板6的寬度大于所述坐板1的寬度;還包括圓柱底檔7、橫梁8及橫方底檔9,所述圓柱底檔7位于所述踏板6下方,所述圓柱底檔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橫梁8設置于第一支撐條31的中部,橫梁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條31連接,所述橫方底檔9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條32連接;所述餐臺2的上表面設有凹槽,凹槽設置在餐臺上表面的兩端,用于放置餐具或玩具;所述餐臺2的內側邊緣為圓弧形,做成圓弧形,使得其沒有明顯棱角,防止嬰幼兒碰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兒童椅,通過將第一支撐條的底端與第二支撐條的一端連接構成兒童椅的椅腿,使得椅子結構更簡單;通過將第二支撐條水平設置在地面上,使得椅腿與地板的接觸面增加,增加了椅子與地面的摩擦阻力,防止椅子打滑,更加安全;通過將所述第一支撐條與所述第二支撐條的夾角控制在50-70°之間,使得椅子不容易因為嬰幼兒的晃動而向前傾或向后傾,確保椅子安全可靠;通過在第一支撐條設置多個寬度與坐板厚度相等的第一卡位槽,方便坐板高度的調節,使得椅子適用于不同高度的餐桌,同時適合不同大小的嬰幼兒使用;餐臺除了用于嬰幼兒的就餐,還可以放置玩具供嬰幼兒玩樂使用,同時,將餐臺從第二卡位槽抽出,則椅子還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實現了椅子多用,避免了因嬰幼兒長大而引起兒童椅不能使用,延長了兒童椅的使用周期。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