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學習用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雙層旋轉書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廣泛使用的書架多為大型的旋轉書架,占用空間大,不易移動、對空間的利用率不高,放置物品后難以尋找,書本分類不加清晰。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旋轉書架,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方便拆卸、空間利用率高、使用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層旋轉書架,它包括上層書架、下層書架和底座,上層書架與下層書架通過軸承連接,下層書架與底座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上層書架包括上側板和上底板,所述上側板包括四塊矩形板,與上底板形成方體開口結構,上層書架內部設置有十字隔斷Ⅰ,十字隔斷Ⅰ中心位置位于上底板中心上方,十字隔斷Ⅰ分別與上側板垂直,可將上層書架均分成四個方體書本容置腔Ⅰ,上側板側面底部與上底板固定連接,上底板與中間板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下層書架包括中間板、下側板和下底板,所述中間板、下側板和下底板形成方體側開口結構,下層書架內部設置有十字隔斷Ⅱ,十字隔斷Ⅱ中心位置位于下底板中心上方,十字隔斷Ⅱ分別與下側板垂直,可將下層書架均分成四個方體書本容置腔Ⅱ,下側板頂部與上底板下端面固定連接,下側板底部與下底板上端面固定連接,容置腔Ⅱ內設置有分隔板,將下層書架分為上下兩層,下底板與底座通過軸承連接。
所述上層書架與下層書架通過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且單向軸承外部設置有滾動軸承,下層書架與底座通過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且單向軸承外部設置有滾動軸承。
所述上側板和上底板之間、下側板和上底板之間、下側板和下底板之間均通過三合一螺絲連接,十字隔斷和側板之間通過螺絲連接。
所述下側板中間設置有圓孔。
所述上側板寬度為上底板一半,下側板寬度為下底板一半。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書架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書架與下層書架通過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且單向軸承外部設置有滾動軸承,下層書架與底座通過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實現了上層可以單向獨立旋轉,下層旋轉方向與上層相反且可以帶動上層一起旋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對滾動軸承的設置可減小摩擦力,增加穩定性;每層采用十字隔斷分為四個容置腔,上層書架不封頂,下層書架增加分隔板用于收納雜物,增加空間的利用度以及便于對書本進行分類存放;上側板和上底板之間、下側板和上底板之間、下側板和下底板之間、十字隔斷和側板之間均通過三合一螺絲連接,方便拆卸、占用空間??;下側板中間設置有圓孔,方便提放書架。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上側板;2.上底板;3.中間板;4.下側板;5.下底板;6.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該雙層旋轉書架,包括上層書架、下層書架和底座6,上層書架與下層書架通過軸承連接,下層書架與底座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上層書架包括上側板1和上底板2,所述上側板1包括四塊矩形板,與上底板2形成方體開口結構,上層書架內部設置有十字隔斷Ⅰ,十字隔斷Ⅰ中心位置位于上底板中心上方,十字隔斷Ⅰ分別與上側板1垂直,可將上層書架均分成四個方體書本容置腔Ⅰ,上側板1側面底部與上底板2固定連接,上底板2與中間板3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下層書架包括中間板3、下側板4和下底板5,所述中間板3、下側板4和下底板5形成方體側開口結構,下層書架內部設置有十字隔斷Ⅱ,十字隔斷Ⅱ中心位置位于下底板5中心上方,十字隔斷Ⅱ分別與下側板4垂直,可將下層書架均分成四個方體書本容置腔Ⅱ,下側板4頂部與上底板2下端面固定連接,下側板4底部與下底板5上端面固定連接,容置腔Ⅱ內設置有分隔板,將下層書架分為上下兩層,下底板5與底座6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上層書架與下層書架通過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且單向軸承外部設置有滾動軸承,下層書架與底座6通過順時針單向軸承連接且單向軸承外部設置有滾動軸承。所述上側板1和上底板2之間、下側板4和上底板2之間、下側板4和下底板5之間均通過三合一螺絲連接,十字隔斷和側板之間通過螺絲連接。所述下側板4中間設置有圓孔。所述上側板1寬度為上底板2一半,下側板4寬度為下底板5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