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裝飾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卡扣固定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大部分的幕墻窗板塊及推拉門框與收邊型材的連接多采用螺栓或自攻釘固定扣條的方式,然而,該種固定方式需要預先在扣條上面開孔,安裝時兩個人操作,一個人定位好扣條,另外一人打釘,工序較多且安裝不便,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越來越少,人工成本也隨之日益增加,此種安裝方式使得安裝成本高居不下。另外對于沒有吊頂的位置自攻釘釘頭外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觀性,也限制了其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卡扣固定系統,其可以提高人工效率,降低工程人力成本,同時使系統更加美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卡扣固定系統,它包括待固定型材、邊框主型材及扣條(使用時邊框主型材與扣條相互配合);待固定型材具有前后兩個固定平面;邊框主型材與扣條安裝完成后呈U型,對待固定型材形成夾持狀態,達到對待固定型材的固定作用。
具體實現過程為:邊框主型材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邊和第二固定邊;該第一固定邊內側具有第三固定邊,二者形成卡槽;該卡槽內設有扣條;該第二固定邊和扣條分別位于待固定型材兩個固定平面外側,該第二固定邊和扣條內側均固定設有膠條,該膠條與對應的固定平面緊貼。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邊外端設有凸起,該扣條對應該凸起的位置設有凹槽,該凸起位于該凹槽內。
進一步的,位于上方的所述膠條為彈性較好的圓形膠條,位于下方的所述膠條的末端為長條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工程使用,可以使現場安裝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使建筑外觀更加的美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卡扣固定系統,它包括待固定型材1和邊框主型材2和扣條24。該待固定型材1具有相對的兩個固定平面11。該邊框主型材2和扣條24整體截面呈U型,該邊框主型材2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邊21和第二固定邊22。該第一固定邊21內側具有第三固定邊23,二者形成卡槽3。該卡槽3內設有扣條24,用于固定待固定型材1。該第二固定邊22和扣條24分別位于該待固定型材1兩個固定平面11外側,該第二固定邊22和扣條24內側均固定設有膠條4,該膠條4與對應的固定平面緊貼。進一步的,位于上方的膠條為彈性較好的圓形膠條,位于下方的膠條的末端為長條形。
如圖2所示,該第一固定邊21外端設有凸起211,該扣條24對應該凸起的位置設有凹槽241,該凸起211位于該凹槽241內。
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首先將待固定型材1推入邊框主型材2內,使待固定型材1與第二固定邊22末端的膠條貼緊,然后進行扣條24的安裝:外力壓扣條24使得膠條4變形,使得扣條24進入卡槽3中,膠條4的彈性作用使得扣條24的凹槽241與第一固定邊21的凸起211緊密配合,使扣條24無法脫出,達到固定待固定型材1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的設計,取消了現有技術中的自攻釘或者螺栓,使扣條與待固定型材相互卡扣連接,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美化了建筑的外觀。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