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調味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自動炒菜機的調味瓶。
背景技術:
調味瓶是一種十分常用的廚房用具。常見的調味瓶一般具有多個調味盒、分別用來放置不同的調味料。在食品烹制過程中,當需要添加某種調味料時,廚師手動抽出相應的調味盒并用勺子添加相應的調味料。由于調味料的添加量完全憑經驗控制,有時候還需要廚師重復添加,整個調味料的添加過程比較繁瑣。另外,當需要添加生粉水時,廚師還要另外去手動攪拌,影響整個烹飪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放置多種調料、生粉水、且能自動出料的調味瓶。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調味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插接在框架上的若干個味瓶,以及用來使調味瓶振動的振動錘;所述味瓶包括:粗料味瓶、粉粒和液體味瓶及生粉味瓶,各味瓶的底板為可旋轉打開結構。
作為改進地,所述框架為圓柱形框架,在框架上設有多個不同的扇形插接區域,所述味瓶為插接在扇形區域內的扇形味瓶。
作為改進地,所述粉粒和液體味瓶的底板為雙層結構,在上層底板上設有若干個出料孔,所述下層底板可旋轉打開結構。
作為改進地,所述生粉味瓶為雙層結構,上層為生粉池,用來存儲、放置待攪拌生粉,下層為攪拌池,用來攪拌生成生粉水。
作為改進地,所述生粉味瓶、生粉池的底板雙層結構,在上層底板上設有若干個出料孔,所述下層底板可旋轉打開結構,在生粉味瓶內設有攪拌器。
作為改進地,所述出料孔排成一列或多列,且出料孔的出口面積依次增加或減少。
作為改進地,所述攪拌器由攪拌電機和設置在生粉味瓶內與攪拌電機連接的攪拌葉輪組成。
作為改進地,所述可旋轉打開結構包括:設置在底板邊緣的扇形齒輪、用來驅動底板打開的電機、以及設置在電機輸出軸上的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與扇形齒輪嚙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實際應用時,根據調味料的不同選擇放置在相應的粗料味瓶、粉粒和液體味瓶或生粉味瓶內,然后將味瓶插接在框架的不同區域內。當需要添加調味料時,利用電機打開相應的味瓶底板,并啟動振動錘振動,即可實現調味料的自動添加。當一種調味料添加完成后,利用電機關閉相應的味瓶的底板,并利用其他電機打開另外的味瓶底板實現不同調味料的添加,實現一瓶多用、一瓶多能,可同時打開底板實現多種調味料的一起添加。
附圖說明
圖1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調味瓶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三種不同味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單個味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生粉味瓶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框架,2:味瓶,3:振動錘,4/5/6:電機,7:扇形齒輪,8:傳動機構。
2-1:粗料味瓶,2-2:粉粒和液體味瓶,2-3:生粉味瓶,2-4:出料孔,2-5:攪拌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質,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調味瓶,包括:框架1,插接在框架1上的若干個味瓶2,以及用來使調味瓶振動的振動錘3;所述味瓶2包括:粗料味瓶2-1、粉粒和液體味瓶2-2及生粉味瓶2-3。
其中,所述框架1為圓柱形框架,所述味瓶2為扇形味瓶。在框架1上設有多個不同的扇形插接區域,用來實現各味瓶2的快速插接或換料。
所述粗料味瓶2-1的底板為可旋轉打開結構,添加調味粗料時,利用電機4打開底板即可實現調味粗料的添加。
所述粉粒和液體味瓶2-2的底板為雙層結構,在上層底板上設有若干個出料孔2-4,下層底板為可旋轉打開結構,添加調味粉粒或液體時,用電機5打開下層底板即可實現調味粉粒或液體的添加。本實施例中,優選出料孔2-4排成一列或多列,且出料孔2-4的出口面積依次增加或減少,以便于實現調味料出料量的控制。
所述生粉味瓶2-3為雙層結構,上層為生粉池,用來存儲、放置待攪拌生粉,下層為攪拌池,用來攪拌生成生粉水。所述生粉味瓶2-3、生粉池的底板也為雙層結構,在上層底板上設有若干個出料孔,下層底板為可旋轉打開結構,在生粉味瓶2-3內設有攪拌器2-5。所述攪拌器2-5由攪拌電機和設置在生粉味瓶2-3內與攪拌電機連接的攪拌葉輪組成。添加生粉水時,先利用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葉輪動作將生粉水攪拌均勻,然后利用電機6打開下層底板即可生粉水的添加。
所述可旋轉打開結構包括:設置在底板邊緣的扇形齒輪7、用來驅動底板打開的電機、以及設置在電機輸出軸上的傳動機構8,所述傳動機構8與扇形齒輪7嚙合。至于具體傳動機構的選擇,根據電機的擺放位置不同,其可以為扇形齒輪傳動機構、也可以為平面齒輪傳動機構,這些都是公知技術,這里不再贅述。
實際應用時,根據調味料的不同選擇放置在相應的粗料味瓶、粉粒和液體味瓶或生粉味瓶內,然后將扇形味瓶插接在圓柱形框架的不同區域內。當需要添加調味料時,利用電機打開相應的扇形味瓶底板,并啟動振動錘振動,即可實現調味料的自動添加。當一種調味料添加完成后,利用電機關閉相應的扇形味瓶的底板,并利用其他電機打開另外的扇形味瓶底板實現不同調味料的添加,實現一瓶多用、一瓶多能,可同時打開底板實現多種調味料的一起添加。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并不能以此來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進行限制。顯而易見地,在本實用新型實質的啟示下,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進行許多改進和修飾,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改進和修飾都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