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品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裝食材用的貨架。
背景技術:
現有在酒店或者大型餐館的廚房中,為了方便食材的擺放和運送,常常會使用專門放置食材的貨架,通常這種貨架采用多層結構,并且為了保證貨架的結構牢固性,會采用擺放層和支腳焊接的方式。
貨架上的擺放層會由于不同食材的因素設置板面式的擺放層或者柵格式的擺放層,但是由于采用焊接的方式,在生產貨架的時候,貨架的類型便被限制,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由于需要擺放不同類型的食材,而貨架上的擺放層類型單一而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餐廳廚房中需要配置多個貨架,這樣會占據大量的空間,實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使得貨架中的擺放層方便拆裝組合的貨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一種拆裝式貨架,包括支腳和擺放層,所述擺放層的四個角設置有套筒,所述支腳穿過套筒形成所述貨架,該套筒包括與擺放層固定設置的固定半筒和與固定半筒樞接的活動半筒,所述活動半筒與支腳之間、和/或固定半筒與支腳之間設置有限制套筒在支腳軸向運動的定位結構,所述固定半筒和活動半筒之間還設置有驅使活動半筒向固定半筒閉合的復位結構、或設有使得活動半筒與固定半筒鎖合成完成套筒的鎖合結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支腳可以先穿過擺放層形成初步的整體架構,然后通過復位結構或鎖合結構使得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閉合,使得設置在活動半筒與支腳之間、和/或固定半筒與支腳之間的定位結構將套筒在支腳上的軸向定位住,完成一個擺放層與支腳之間的組裝,并且可以根據需求,在支腳上設置數量適當的擺放層,從而增加貨架的通用性,達到一個貨架可以通過設置不同類型的擺放層來放置不同類型的食材的效果,減少了貨架在廚房的放置個數,從而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支腳上的定位凹陷,該定位凹陷沿支腳的軸向間隔設置,在活動半筒和/或固定半筒上設置有與凹陷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將活動半筒與固定半筒閉合之后,設置在活動半筒和/或固定半筒上的定位凸起將嵌入支腳的定位凹陷中,從而實現套筒和支腳之間在軸向的定位。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定位凹陷為環槽狀,所述定位凸起為設置在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內壁上凸起的環狀凸起。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環狀凸起形式的定位凸起,且在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上均設置,從而在閉合活動半筒的時候,將從周向以懷抱的方式嵌入環槽狀的定位凹陷中,軸向定位能力更加突出。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復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固定半筒和活動半筒遠離樞接端的開口端,在所述開口端設置有磁性相反的磁性端。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的開口端設置了磁性相反的磁性端,當活動半筒向固定半筒靠攏的時候,能夠被互相吸合形成整個套筒結構。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復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固定半筒和活動半筒樞接處的扭簧,所述扭簧具有驅使活動半筒向固定半筒閉合的復位力。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先掰開活動半筒扭簧蓄力,然后支腳進入固定半筒和活動半筒之間,然后松開手,活動半筒將在扭簧的復位力下雨固定半筒實現閉合形成整個套筒結構。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鎖合結構包括設置在固定半筒和活動半筒開口處的搭扣結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講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先通過手動閉合,然后通過搭扣完成活動半筒和固定半筒之間的固定形成穩定的套筒結構。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擺放層為板面式或柵格式。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根據需求,來選擇面板式的擺放層或者柵格式的擺放層組裝在支腳上,拆裝可以隨意搭配,通用性非常強。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支腳的底部設有橡膠套。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橡膠套,使得貨架放置在地面上的時候減少與地面之間的磨損,且擺放更加穩定。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支腳的底部設置有滾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滾輪的設置,提高了貨架增加的機動性能,方便移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通過將貨架的支腳和擺放層設置成拆卸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隨意在支腳上組裝面板式的擺放層或者柵格式的擺放層,提高了貨架的通用性能,不需要再廚房配置多個不同類型的貨架,從而提高了廚房的空間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貨架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的面板式擺放層與套筒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部放大圖。
圖中,1、支腳;11、定位凹陷;12、橡膠套;21、面板式擺放層;22、柵格式擺放層;3、套筒;31、固定半筒;32、活動半筒;4、定位凸起;5、磁性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一種拆裝式貨架,參見附圖1,為四層擺放層結構,包括四個支腳1和設置在下方的兩個柵格式擺放層22和設置在上方的兩個面板式擺放層21。支腳1的下方為橡膠套12,從而能夠使得貨架整體擺放穩定,當然也可以設置滾輪,從而增加貨架的機動性,方便移動。
參見附圖3,在面板式擺放層21的四個角都設置有套筒3,當然在柵格式擺放層22的四個角也設置有相同的套筒3,套筒3的結構參見附圖4,包括固定在面板式擺放層21的固定半筒31和與固定半筒31樞接的活動半筒32,其中固定半筒31和活動半筒32的開口端為帶有不同磁極的磁性端5。結合參見附圖2,支腳1上沿軸向間隔的設置有環形的定位凹陷11,而在活動半筒32和固定半筒31的內側則設置有環形的定位凸起4。
在使用的時候,支腳1可以先與下方的柵格式擺放層22相配合,掰開活動半筒32,使得支腳1進入固定半筒31和活動半筒32之間,并且使得固定半筒31的定位凸起4嵌入到支腳1的定位凹陷11中,然后掰回活動半筒32,使得兩個磁性端5相互吸合,完成套筒3與支腳1之間的軸向固定,也即完成了柵格式擺放層22與支腳1之間的安裝,同理可以安裝另外一個柵格式擺放層22和面板式擺放層21。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