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桌的改進,特別涉及一種折疊方式多樣且結構穩(wěn)固的折疊桌。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書桌或者餐桌等桌子連接結構都是采用剛性一體式或者可拆裝式的,這種結構的桌子往往由于不可拆卸或者拆卸繁瑣,然而大多數(shù)人群用房面積較小,桌子占據(jù)的空間比較大,當桌子不經(jīng)常使用時,占用了較大的空間,使有效空間不能最大化利用,或者通過拆裝方式減小桌子的占用空間,在實際轉(zhuǎn)化過程中操作比較繁瑣且耗費時間。
市場上出現(xiàn)了桌面與桌腿可轉(zhuǎn)動連接的折疊桌,該種桌子在使用時,通過轉(zhuǎn)動桌腿后放平桌面,用完后,轉(zhuǎn)動并折疊桌腿,桌面與桌腿基本平行,使用起來方便可靠。但是該種折疊桌的桌面通常為一整張桌面,折疊后,桌面占用面積比較大而且影響美觀,通常為了保持桌面清潔,需要一整張大桌布蓋住該桌面。而且為了增加該種桌面的使用面積,通常在其四周設置四個可折疊的小桌面,這無疑增加了桌子的生產(chǎn)成本和實際重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折疊且占用面積較小的折疊桌子。
公開于該實用新型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方式多樣且結構穩(wěn)固的折疊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桌,包括圓形桌面和桌腿,其中:該圓形桌面包括中間子桌面以及分別與該中間子桌面的側(cè)邊活動連接的兩個半圓形子桌面,每一個所述半圓形子桌面的外側(cè)具有能夠向內(nèi)彎折的部分弧面;該桌腿包括四條U型桌腿,其中兩條中間桌腿的支撐端固定并支撐于中間子桌面的底面,另外兩條桌腿分別與中間桌腿活動連接;每一條U型桌腿的支撐端的端部上設有凹糟,該凹糟中設有延伸部,該延伸部通過設置在其上的滑槽與支撐端滑動連接;該U型桌腿的豎直端上設有容置槽,該容置槽中設有弧形支撐邊條,該支撐邊條用于當桌面完全展開時固定于桌面的下面。
優(yōu)選地,當桌面完全展開時,所述支撐邊條固定至半圓形子桌面中的所述部分弧面的外緣下面,或者固定至中間子桌面的下面。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邊條的長度與所述部分弧面的外緣長度相應。
優(yōu)選地,所述中間子桌面的兩端設有L型滑塊,該L型滑塊具有長弧面和短弧面并且該L型滑塊的中部具有長條孔;該長弧面的長度等于中間子桌面的外緣長度。
優(yōu)選地,所述U型桌腿的支撐端的長度小于所述圓形桌面的半徑,當所述延伸部從該支撐端部完全伸出時,該U型桌腿的支撐端的延伸長度等于所述圓形桌面的半徑。
優(yōu)選地,所述該延伸部上設有兩條相鄰的滑槽,所述凹糟中設有兩個滾軸,每一個滾軸設置在一條滑槽中。
優(yōu)選地,所述延伸部上設有內(nèi)凹扣手。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邊條利用粘扣或者魔術貼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通過新穎巧妙的折疊方式,將圓形桌面一分為三,大大減小了占地面積。此外,桌子的折疊方式和使用方式靈活,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多種展開,節(jié)省了空間,而且折起狀態(tài)下的桌子整體上穩(wěn)固和美觀,便于運輸和存放。
此外,由于在容置槽中設有弧形支撐邊條,該支撐邊條用于當桌面完全展開時,固定至半圓形子桌面中的所述的部分弧面的外緣下面,其不但使得桌面整體外緣保持一致,而且利用其兩端上的插接突出部與其他部分的桌面外緣上的凹部插接,用于固定桌子的部分弧面,省去了用于支撐該部分弧面的額外結構(例如插銷等),不但簡化了結構而且造型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桌面處于完全展開狀態(tài);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的U型桌腿的延伸部收納在支撐端中;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的U型桌腿的延伸部從支撐端中伸出;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的U型桌腿的容置槽中設有弧形支撐邊條;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其示出了支撐邊條設置在中間子桌面下面;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其示出了L型滑塊的相關結構;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桌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應當了解,這些附圖并非按比例地繪制,顯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種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設計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狀)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huán)境來確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疊桌,其包括:圓形桌面1和桌腿2,該圓形桌面包括中間子桌面11以及分別與該中間子桌面的側(cè)邊活動連接的兩個半圓形子桌面12,每一個所述半圓形子桌面12的外側(cè)具有能夠向內(nèi)(或者向下)彎折的部分弧面121。該桌腿包括四條U型桌腿,每條U型桌腿包括用于支撐桌面的支撐端23和垂直于該支撐端的豎直端24,其中兩條中間桌腿的支撐端23固定并支撐于中間子桌面的底面,另外兩條桌腿分別與中間桌腿可轉(zhuǎn)動地連接。每一條U型桌腿的支撐端23的端部上設有凹糟23a,該凹糟23a中設有延伸部231,該延伸部231設置在該凹槽23a中并且通過設置在該延伸部上的滑槽23b與U型桌腿的支撐端23滑動連接。如圖4所示,該U型桌腿的豎直端24上設有容置槽24a,該容置槽中設有弧形支撐邊條25,該支撐邊條用于當桌面完全展開時,固定至半圓形子桌面中的所述的部分弧面121的外緣下面,其不但使得桌面整體外緣保持一致,而且利用其兩端上的插接突出部與其他部分的桌面外緣上的凹部插接,用于固定該部分弧面,省去了用于支撐該部分弧面的額外結構(例如插銷等),不但簡化了結構而且造型美觀。此外,如圖5所示,該支撐邊條25還可以固定至中間子桌面11的下面,用于進一步支撐中間子桌面,使得整體桌面的結構更加穩(wěn)固。優(yōu)選地,支撐邊條25的長度與所述部分弧面121的外緣長度相應。
此外,如圖6所示,所述中間子桌面11的兩端設有L型滑塊112,該L型滑塊具有長弧面M和短弧面N并且該L型滑塊的中部具有長條孔112a,該長弧面M的長度大于短弧面N的長度,并且該長弧面M的長度等于中間子桌面的外緣長度,使得當桌面完全展開時,該L型滑塊上的長弧面能夠完全填充中間子桌面的外緣,保證了桌面?zhèn)冗叺耐暾圆⑶矣欣谔岣咦烂娴恼w強度。當折起桌面時,可以通過長條孔112a滑動滑塊并轉(zhuǎn)動滑塊,使得短弧面位于桌面外緣,有利于兩個半圓形子桌面進行折疊(該半圓形子桌面也可以具有加厚的外緣)。
另外,所述U型桌腿的支撐端23的長度小于所述圓形桌面1的半徑,如圖4所示,當所述延伸部231從該支撐端部完全伸出時,該U型桌腿的支撐端的延伸長度等于所述圓形桌面1的半徑。所述該延伸部231上設有兩條相鄰的滑槽,所述凹糟23a中設有兩個滾軸232,每一個滾軸設置在一條滑槽中。該延伸部231上設有內(nèi)凹的扣手233,便于推拉該延伸部。所述支撐邊條25可以利用粘扣或者魔術貼固定至桌面下面或者固定在容置槽中。
如圖7所示,兩個半圓形子桌面延中間子桌面對折,該桌子完全收起,節(jié)省了大量空間。如圖8所示,該桌子處于半展開狀態(tài),可以放置在墻邊使用。如圖9所示,展開兩個半圓形子桌面,并對折部分弧面,可以形成類似于長方形的桌面。當桌面完全展開時,形成如圖1所示的圓形桌面。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解釋和說明,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僅作局部改變的,仍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