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沙發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設置有小腳板的功能沙發伸縮支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伸縮多功能沙發,收縮后可以作為普通沙發使用,伸展后又能作為沙發床使用,使用舒適,控制方便,已經逐步在海內外市場廣受歡迎。
隨著電動多功能沙發的廣泛應用,對于電動沙發的舒適性和穩定性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功能沙發在電機驅動下進行伸縮動作時,由于目前沙發的兩個傳動臂前端只設置有一個大腳板,傳動臂伸展張開后,大腳板只能圍繞傳動臂前端作旋轉運動,并不能延長沙發擱腳的長度。因此,對于身高較高的用戶來說,使用電動功能沙發的舒適性即會下降,產品的用戶適應性受到限制,適用范圍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范圍更大,能夠滿足不同身高的用戶需求,使用更加舒適的設置有小腳板的功能沙發伸縮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設置有小腳板的功能沙發伸縮支架,包括第一傳動臂、第二傳動臂和第一驅動臂、第二驅動臂,所述第一傳動臂的一端與大腳板連接,第一傳動臂的另一端與第一驅動臂連接,所述第二傳動臂的一端與大腳板連接,第二傳動臂的另一端與第二驅動臂連接,所述第二傳動臂還與小腳板連接,小腳板同時與所述大腳板連接;所述小腳板由安裝面和支撐臂構成,小腳板的安裝面水平設置,并垂直于小腳板的支撐臂。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傳動臂通過連接片與小腳板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小腳板的支撐臂上設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所述連接片通過第一連接孔與小腳板可轉動連接;小腳板通過第二連接孔與大腳板可轉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小腳板的支撐臂設為弧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小腳板的支撐臂設有二到三個折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小腳板的安裝面上設有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在大腳板的前端增設小腳板,功能沙發的傳動臂伸展張開后,小腳板圍繞傳動臂和大腳板前端作旋轉運動,從而能夠進一步增加沙發擱腳的長度;傳動臂收縮后,小腳板不需要增加收納空間,結構更加緊湊。本實用新型適用范圍更大,能夠滿足不同身高的用戶需求,使用更加舒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小腳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伸縮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傳動臂,2、第二傳動臂,3、第一連接孔,4、第二連接孔,5、大腳板,6、小腳板,7、連接片,8、第一驅動臂,9、第二驅動臂,11、小腳板安裝面,12、小腳板支撐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設置有小腳板的功能沙發伸縮支架,包括第一傳動臂1、第二傳動臂2和第一驅動臂8、第二驅動臂9,所述第一傳動臂1的一端與大腳板5連接,第一傳動臂1的另一端與第一驅動臂8連接,第二傳動臂2的一端與大腳板5連接,第二傳動臂2的另一端與第二驅動臂9連接,所述第二傳動臂2還與小腳板6連接,小腳板6同時與所述大腳板5連接;小腳板6由安裝面11和支撐臂12構成,小腳板6的安裝面11水平設置,并垂直于小腳板6的支撐臂12。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傳動臂2通過連接片7與小腳板6連接,小腳板6的支撐臂12上設有第一連接孔3和第二連接孔4,連接片7通過第一連接孔3與小腳板6可轉動連接;小腳板6通過第二連接孔4與大腳板5可轉動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小腳板6的支撐臂12設為弧形結構,小腳板6的支撐臂12設有二到三個折角,小腳板6的安裝面上設有安裝孔。功能沙發的傳動臂伸展張開后,小腳板6圍繞傳動臂和大腳板前端作旋轉運動,能夠進一步增加沙發擱腳的長度。傳動臂收縮后,小腳板不需要增加收納空間,結構更加緊湊。
上述實施例僅限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特征,其目的在于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了解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并不能據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等同替換或等效變化,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