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杯,尤其是一種輕量真空保溫杯。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201420418218.4公開一種“雙層不銹鋼保溫杯”。在該技術方案中,內杯由不銹鋼內膽體和不銹鋼內底組成,不銹鋼內膽體中段旋薄壁厚0.15-0.3mm,不銹鋼內膽體和不銹鋼內底焊接,這種結構,雖然減輕了重量,但是,增加了內膽在焊接處漏氣的風險,且內膽外觀不好看;外殼由不銹鋼外杯和不銹鋼外底組成,不銹鋼外杯中段旋薄壁厚0.3mm,外杯旋薄有接印,也影響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輕量真空保溫杯,既減輕了重量,又保證了口部和底部的強度,且內膽底部無焊縫,避免了漏氣的風險,內膽內壁平滑,不會影響外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輕量真空保溫杯,包括不銹鋼內杯體和不銹鋼外杯體,所述不銹鋼內杯體和不銹鋼外杯體在上端部通過焊接連接,不銹鋼內杯體和不銹鋼外杯體之間設真空層,所述不銹鋼內杯體為采用圓片拉伸制成的一體結構的杯體,該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通過旋薄其壁厚小于其口部和底部的壁厚。
所述不銹鋼外杯體由外杯筒和外杯底構成,外杯筒的壁厚小于外杯底的壁厚,所述外杯底的上端部設有與所述外杯筒的下端對接的環臺,外杯筒的外壁和外杯底的外壁在所述環臺外周處通過激光焊接。
不銹鋼內杯體口部和底部壁厚0.4毫米,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壁厚0.08-0.12毫米。
外杯筒壁厚0.3-0.32毫米,底部壁厚0.25-0.27毫米;外杯底采用圓片拉伸、擠壓成型加工工藝制成,焊接部位壁厚0.4毫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不銹鋼內杯體為采用圓片拉伸制成的一體結構的杯體,該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通過旋薄其壁厚小于其口部和底部的壁厚,這樣的結構,既減輕了重量,又保證了口部和底部的強度,且內膽底部無焊縫,避免了漏氣的風險,內膽內壁平滑,不會影響外觀。
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不銹鋼外杯體由外杯筒和外杯底構成,外杯筒的壁厚小于外杯底的壁厚,所述外杯底的上端部設有與所述外杯筒的下端對接的環臺,外杯筒的外壁和外杯底的外壁在所述環臺外周處通過激光焊接,這種結構,構成不銹鋼外杯體體身的外杯筒可直接使用薄壁筒材,無需旋薄,節省了加工工序,采用所述環臺,使用激光焊,打磨后很平滑,沒有旋薄接印,避免了對外觀的破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不銹鋼內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不銹鋼外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結合附圖1至4,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是為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輕量真空保溫杯,包括不銹鋼內杯體1和不銹鋼外杯體2,所述不銹鋼內杯體1和不銹鋼外杯體2在上端部通過氬弧焊接連接,不銹鋼內杯體1和不銹鋼外杯體2之間設真空層,所述不銹鋼內杯體1為采用圓片拉伸制成的一體結構的杯體,口部采用縮口加工,該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11采用旋薄加工,使該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11壁厚小于其口部和底部的壁厚,以減輕杯體重量。
作為優選,所述不銹鋼外杯體2由外杯筒21和外杯底22構成,外杯筒21的壁厚小于外杯底22的壁厚,所述外杯底22的上端部設有與所述外杯筒21的下端對接的環臺23,外杯筒21的外壁和外杯底22的外壁在所述環臺23外周處通過激光焊接。不銹鋼內杯體1口部和底部壁厚0.4毫米,不銹鋼內杯體的中段11壁厚0.08-0.12毫米。外杯筒21壁厚0.3-0.32毫米,底部壁厚0.25-0.27毫米;外杯底22采用圓片拉伸、擠壓成型加工工藝制成,焊接部位壁厚0.4毫米。采用上述尺寸,能夠在保證杯子強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減輕杯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