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墊,特別是涉及一種辦公場景使用餐墊。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城市快餐逐漸盛行,眾多白領階層選擇辦公區域就餐;城市快餐直接放到辦公桌面,就餐時油污等易弄臟桌面,那么就需要一款餐墊防止油污濺于桌面。
目前市場上的餐墊主要分三種:一、布質餐墊,但清洗困難;二、PVC餐墊,但易老化;三、硅膠餐墊,易清洗,但市場現有餐墊尺寸450X320毫米,而常規桌面寬度是600毫米,電腦鍵盤距桌面邊緣為250毫米左右,按市場現有餐墊放置不下。以上三種餐墊設計比例為4:3,在狹窄的空間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辦公場景使用餐墊,其清潔易洗,不易老化,更適用于辦公場景狹窄空間,給白領階層恰當就餐和社交環境。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辦公場景使用餐墊,其特征在于,辦公場景使用餐墊包括餐墊本體、餐墊窄側區域、餐墊長側區域、餐墊裝飾線、凹面區域,餐墊本體位于一個普通辦公電腦桌面上,普通辦公電腦桌面上還設有電腦顯示器、電腦鍵盤、電腦鼠標,電腦鍵盤位于電腦顯示器與餐墊本體之間,電腦鼠標與電腦鍵盤連接,餐墊窄側區域、餐墊長側區域均位于餐墊本體上,餐墊裝飾線位于餐墊本體上表面側且與餐墊長側區域平行,凹面區域位于餐墊裝飾線一端;
其中,餐墊本體包括耐熱層、耐磨層、中空層、基層、底層,耐熱層位于最外側,耐磨層位于耐熱層與中空層之間,中空層位于耐磨層與基層之間,基層位于中空層與底層之間;
餐墊裝飾線包括第一裝飾線、第二裝飾線、第三裝飾線,第一裝飾線、第二裝飾線、第三裝飾線互相平行連接于餐墊本體上。
優選地,所述餐墊長側區域的長度為餐墊窄側區域的長度的兩倍。
優選地,所述辦公場景使用餐墊上局部凹陷深0.3毫米。
優選地,所述兩塊辦公場景使用餐墊拼在一起為正方形餐墊。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克服辦公場景狹窄區域就餐有效運用之痛點,根據電腦鍵盤邊緣與電腦桌面邊緣的普遍距離而設計,提供一種適當比例尺寸餐墊;表面設計小塊凹陷區域,就餐前筷尖可懸空此區域,保障衛生;就餐過程中,可將就餐垃圾放置此區域,避免油污污染電腦桌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收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場景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辦公場景使用餐墊包括餐墊本體1、餐墊窄側區域2、餐墊長側區域3、餐墊裝飾線4、凹面區域5,餐墊本體1位于一個普通辦公電腦桌面6上,普通辦公電腦桌面6上還設有電腦顯示器7、電腦鍵盤8、電腦鼠標9,電腦鍵盤8位于電腦顯示器7與餐墊本體1之間,電腦鼠標9與電腦鍵盤8連接,餐墊窄側區域2、餐墊長側區域3均位于餐墊本體1上,餐墊裝飾線4位于餐墊本體1上表面側且與餐墊長側區域3平行,凹面區域5位于餐墊裝飾線4一端。
其中,餐墊本體1包括耐熱層11、耐磨層12、中空層13、基層14、底層15,耐熱層11位于最外側,耐磨層12位于耐熱層11與中空層13之間,中空層13位于耐磨層12與基層14之間,基層14位于中空層13與底層15之間。耐熱層提高耐熱性能,耐磨層提高耐磨性能,中空層提高隔熱等能力,基層和底層作為餐墊本體的基礎構架。
餐墊裝飾線4包括第一裝飾線41、第二裝飾線42、第三裝飾線43,第一裝飾線41、第二裝飾線42、第三裝飾線43互相平行連接于餐墊本體1上。
餐墊長側區域2的長度為餐墊窄側區域3的長度的兩倍,這樣有助于合理利用空間距離。
辦公場景使用餐墊上局部凹陷深0.3毫米,這樣有助于保障衛生。
兩塊辦公場景使用餐墊拼在一起為正方形餐墊,這樣有助于促進各種社交活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餐墊本體是由硅膠材質生產而成,易清潔;餐墊長側區域的長度為餐墊窄側區域的長度的兩倍,根據電腦鍵盤邊緣與桌面邊緣的距離而設計,做到合理利用空間距離,有利于鋪設普通辦公電腦桌面與電腦鍵盤之間的狹窄空間,也有利于收納;餐墊的凹面區域處,設計0.3毫米深的凹陷,避免筷尖直接接觸餐墊,保障衛生,就餐過程中可暫放就餐垃圾;餐墊裝飾線能夠幫助餐具擺放整齊;將兩塊辦公場景使用餐墊拼在一起使用,成正方形餐墊,兩人面對面就餐,更有利于溝通,促進各種社交活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克服辦公場景狹窄區域就餐有效運用之痛點,根據電腦鍵盤邊緣與電腦桌面邊緣的普遍距離而設計,提供一種適當比例尺寸餐墊;表面設計小塊凹陷區域,就餐前筷尖可懸空此區域,保障衛生;就餐過程中,可將就餐垃圾放置此區域,避免油污污染電腦桌面。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