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家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新型電茶壺。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茶壺都是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而泡茶時,茶葉是不能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當茶水比和水溫一定時,茶葉浸泡時間過久,茶葉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質等會自動氧化,降低茶湯的色、香、味;茶中的維生素C, P、氨基酸等也會因氧化而減少,而降低茶湯的營養價值;另外,泡茶時,對水溫也有要求,針對不同的茶葉,要選用不同的水溫來沖泡,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茶湯的營養價值;現有的電茶壺并不能滿足上述的這些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新型電茶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泡茶時,可以使茶葉不用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提高茶湯的營養價值。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電茶壺,包括壺身和底座,所述壺身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內設有控制器,其中,還包括設在所述壺身內部的茶葉濾網,所述茶葉濾網上設有用于將所述壺身內的水抽到所述茶葉濾網中的抽水裝置,所述茶葉濾網的底部設有若干濾水孔。泡茶時,將茶葉放置在所述茶葉濾網中,所述壺身內部盛裝清水,壺身內部清水的水位低于茶葉濾網,以保證茶葉濾網中的茶葉不與壺身內部盛裝的清水接觸;將壺身放置在所述底座上進行加熱,當壺身內部盛裝的清水被加熱到茶葉濾網中的茶葉對應合適的溫度時,啟動抽水裝置,抽水裝置將壺身內部的熱水抽到茶葉濾網中并噴灑在茶葉上,熱水浸泡茶葉后變成茶湯,然后透過茶葉濾網底部的濾水孔回到壺身內部;如此循環往復一定時間,關閉抽水裝置,靜止一會,壺身內部就是沖泡好的茶湯,將壺身內部的茶湯倒出到茶杯中即可飲用。
進一步的,所述壺身上設有壺蓋、把手和壺嘴,所述壺蓋蓋合在所述壺身的頂部,所述把手和壺嘴相對設置在所述壺身的外側部。
進一步的,所述茶葉濾網設在所述壺身內部的上部,所述壺身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凸塊,所述茶葉濾網頂部的沿口設有凸出的外沿,所述外沿置于所述凸塊上。這樣可以將茶葉濾網固定在壺身內部的上部,避免茶葉濾網中的茶葉與壺身內部盛裝的水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抽水裝置包括微型抽水泵以及與所述微型抽水泵連接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與所述微型抽水泵的進水口連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壺身內部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與所述微型抽水泵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茶葉濾網中。啟動抽水裝置時,微型抽水泵通過進水管將壺身內部的水抽起,然后通過出水管將抽起的水輸送到茶葉濾網中,以便對茶葉濾網中的茶葉進行沖泡。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延伸到所述茶葉濾網中的一端設有噴頭。所述噴頭可以使得從出水管出來的水均勻的噴灑在茶葉濾網中茶葉上。
進一步的,所述茶葉濾網內部的一側設有密封隔間,所述微型抽水泵設在所述密封隔間內,所述密封隔間內還設有分別與所述微型抽水泵連接的微型電源和第一無線模塊。所述微型電源的作用是給微型抽水泵提供動力,所述第一無線模塊的作用是與底座內的控制器進行通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內設有與所述第一無線模塊配對的第二無線模塊,所述第二無線模塊與所述底座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第二無線模塊與所述第一無線模塊進行通訊,進而控制所述微型抽水泵。
進一步的,所述壺身內部的底部設有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與所述底座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溫度探頭可以檢測壺身內部的水加熱到的溫度,并將溫度信息傳輸給控制器。當壺身內的水被加熱到合適的溫度時,所述控制器會控制微型抽水泵啟動,開始向茶葉濾網中抽水并對茶葉濾網中的茶葉進行淋洗沖泡。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有設定按鈕,所述設定按鈕與所述底座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設定按鈕包括溫度設定按鈕和時間設定按鈕,溫度設定按鈕可以設置壺身內部盛裝的水被加熱到的最終溫度,這是根據不同品種的茶葉的要求進行設定的;時間設定按鈕可以設置微型抽水泵的開啟時間,也就是抽水循環過程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控制茶葉被沖泡的時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壺身內部的上部設置了茶葉濾網,且在茶葉濾網上設置了抽水裝置,壺身內部裝水進行烹煮時,茶葉濾網中的茶葉不與壺身內部的水接觸,直到水溫達到合適的溫度時,才啟動抽水裝置,將壺身內的水抽到茶葉濾網中對茶葉進行淋洗沖泡,而且水溫和淋洗時間都可以根據要沖泡的茶葉來進行事先設定,這樣就可以避免泡茶時,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而導致降低了茶湯的營養價值。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泡茶時,可以使茶葉不用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從而提高茶湯的營養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茶葉濾網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新型電茶壺,包括壺身1和底座2,所述壺身1設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底座2內設有控制器,其中,還包括設在所述壺身1內部的茶葉濾網6,所述茶葉濾網6上設有用于將所述壺身1內的水抽到所述茶葉濾網6中的抽水裝置,所述茶葉濾網的底部設有若干濾水孔。泡茶時,將茶葉放置在所述茶葉濾網6中,所述壺身1內部盛裝清水,壺身1內部清水的水位低于茶葉濾網6,以保證茶葉濾網6中的茶葉不與壺身1內部盛裝的清水接觸;將壺身1放置在所述底座2上進行加熱,當壺身1內部盛裝的清水被加熱到茶葉濾網6中的茶葉對應合適的溫度時,啟動抽水裝置,抽水裝置將壺身1內部的熱水抽到茶葉濾網6中并噴灑在茶葉上,熱水浸泡茶葉后變成茶湯,然后透過茶葉濾網6底部的濾水孔回到壺身1內部;如此循環往復一定時間,關閉抽水裝置,靜止一會,壺身1內部就是沖泡好的茶湯,將壺身1內部的茶湯倒出到茶杯中即可飲用。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壺身1上設有壺蓋3、把手4和壺嘴5,所述壺蓋3蓋合在所述壺身1的頂部,所述把手4和壺嘴5相對設置在所述壺身1的外側部。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茶葉濾網6設在所述壺身1內部的上部,所述壺身1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凸塊7,所述茶葉濾網6頂部的沿口設有凸出的外沿8,所述外沿8置于所述凸塊7上。這樣可以將茶葉濾網6固定在壺身1內部的上部,避免茶葉濾網6中的茶葉與壺身1內部盛裝的水接觸。
如圖3所示,所述抽水裝置包括微型抽水泵9以及與所述微型抽水泵9連接的進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進水管10的一端與所述微型抽水泵9的進水口連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壺身1內部的底部,所述出水管11的一端與所述微型抽水泵9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茶葉濾網6中。啟動抽水裝置時,微型抽水泵9通過進水管10將壺身1內部的水抽起,然后通過出水管11將抽起的水輸送到茶葉濾網6中,以便對茶葉濾網6中的茶葉進行沖泡。
如圖3所示,所述出水管11延伸到所述茶葉濾網6中的一端設有噴頭15。所述噴頭15可以使得從出水管11出來的水均勻的噴灑在茶葉濾網6中茶葉上。
如圖3所示,所述茶葉濾網6內部的一側設有密封隔間12,所述微型抽水泵9設在所述密封隔間12內,所述密封隔間12內還設有分別與所述微型抽水泵9連接的微型電源13和第一無線模塊14。所述微型電源13的作用是給微型抽水泵9提供動力,所述第一無線模塊14的作用是與底座2內的控制器進行通訊。
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2內設有與所述第一無線模塊14配對的第二無線模塊15,所述第二無線模塊15與所述底座2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第二無線模塊15與所述第一無線模塊14進行通訊,進而控制所述微型抽水泵9。
如圖2所示,所述壺身1內部的底部設有溫度探頭16,所述溫度探頭16與所述底座2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溫度探頭16可以檢測壺身1內部的水加熱到的溫度,并將溫度信息傳輸給控制器。當壺身1內的水被加熱到合適的溫度時,所述控制器會控制微型抽水泵9啟動,開始向茶葉濾網6中抽水并對茶葉濾網6中的茶葉進行淋洗沖泡。
如圖1所示,所述底座2上設有設定按鈕17,所述設定按鈕17與所述底座2內的控制器連接。所述設定按鈕17包括溫度設定按鈕17和時間設定按鈕17,溫度設定按鈕17可以設置壺身1內部盛裝的水被加熱到的最終溫度,這是根據不同品種的茶葉的要求進行設定的;時間設定按鈕17可以設置微型抽水泵9的開啟時間,也就是抽水循環過程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控制茶葉被沖泡的時間。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