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除塵領域,特別是一種應用于吸塵器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的某些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或雜屑,為了保障工人的身體健康,同時保證廠房的衛生環境,以便于后續生產,現有的絕大部分工廠都會采用吸塵器對廠房內進行除塵、吸屑處理。
現市面上的吸塵器一般都采用以下的結構,包括一用于裝載灰塵、雜屑的容器主體,所述容器主體的上部開設有一與其內部空腔相連通的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有設置有一上蓋,所述上蓋的側壁上開設有一連通外界與其內部的進風口,所述上蓋的上部還設置有一獨立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底部開設有一連通上蓋內部與該容腔內部的過孔,所述過孔處還設置有一吸風電機,所述吸風電機的吸風口處設置有用于過濾空氣的過濾裝置,同時該容腔的側壁上還開設有連通外界與其內部的出風口。
上述的吸塵器通過吸風電機將外界混合有灰塵、雜屑的空氣通過上蓋側壁上的進風口抽入容器主體內部的空腔中,然后吸風電機再將容器主體內部的空氣抽進容腔中,空氣在進入吸風電機內部時會被設置于吸風電機吸風口處的過濾裝置所過濾,因此混合于空氣中的灰塵、雜屑不能穿過該過濾裝置而殘留于所述容器主體內部的空腔中,干凈的空氣則可進入所述容腔中,最后干凈的空氣再通過容腔側壁上的出風口排放至外界環境中去。
上述的吸塵器雖然能夠起到干凈空氣、消除空氣中的灰塵、雜屑的作用,但是由于吸塵器的功率很大,因此控制吸塵器的吸風電機工作的控制電路板發熱量大,現在的吸塵器一般是將控制電路板設置于所述吸塵器的外部,散熱效果差,若吸塵器長時間工作,控制電路板常常因發熱過大而燒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既可以應用于吸塵器上,同時可以加速控制電路板散熱的散熱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應用于吸塵器的散熱結構,包括一可蓋合于容器上的上蓋,所述上蓋的側壁上開設有一連通外界與其內部的進風口,同時該上蓋的上部設置有一與其內部相連通的容腔,所述容腔下部與所述上蓋上部的連接位處形成一臺階位,所述臺階位處設置有一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一用于將上蓋內部的空氣抽向所述容腔內部的吸風電機,所述吸風電機的進風口處設置有一用于過濾空氣的過濾裝置,同時該容腔的側壁上開設有連通該容腔內部與外界的出風口,所述吸風電機連接有控制其動作與否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設置于所述容腔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置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位于所述容腔內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容腔的側壁與所述控制電路板相對應的位置或鄰近的位置處開設有冷卻排風口。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冷卻排風口開設于容腔側壁鄰近所述控制電路板的位置處,同時該冷卻排風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控制電路板的水平高度,所述吸風電機的出風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控制電路板的水平高度。
優選地,所述冷卻排風口開設于容腔側壁鄰近所述控制電路板的位置處,同時該冷卻排風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控制電路板的水平高度,所述吸風電機的出風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控制電路板的水平高度。
進一步,所述安裝板為一能夠發生彈性形變的軟墊。
再進一步,所述安裝板為一采用橡膠或硅膠制作的軟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控制電路板設置于所述上蓋上部的容腔中,因此吸風電機將上蓋內部的空氣抽進所述容腔中時,從吸風電機的出風口處噴出的風有部分會吹向所述控制電路板,進而可以對控制電路板進行風冷,并將控制電路板通電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一同排出至外界環境中去,進而加速了控制電路板散熱,保證控制電路板不會因發熱過多而燒毀;
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容腔側壁與所述控制電路板相對的位置處或鄰近的位置處開設有冷卻排風口,當吸風電機工作時,噴向所述控制電路板的風可以帶動控制電路板通電時生產的熱量一起從所述冷卻排風口處排出外界環境中去,保證控制電路板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有效防止控制電路板因發熱過大而損毀;
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安裝板設置為可發生彈性形變的軟墊,然后再將吸風電機安裝于所述軟墊上,因此吸風電機通電工作時產生的高頻震動會被所述軟墊吸收而不會傳遞給上蓋,所以上蓋不會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進而不會讓人感覺到不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另一個角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 2、圖3和圖4,一種應用于吸塵器的散熱結構,包括一可蓋合于容器上的上蓋10,所述上蓋10的側壁上開設有一連通外界與其內部的進風口11,同時該上蓋10的上部設置有一與其內部相連通的容腔20,所述容腔20下部與所述上蓋10上部的連接位處形成一臺階位200,所述臺階位200處設置有一安裝板201,所述安裝板201上設置有一用于將上蓋10內部的空氣抽向所述容腔20內部的吸風電機40,所述吸風電機40的進風口處設置有一用于過濾空氣的過濾裝置30,在這里,上述的過濾裝置30可以為過濾網或者為過濾膜,或者為過濾芯等,同時該容腔20的側壁上開設有連通該容腔20內部與外界的出風口21,所述吸風電機40連接有控制其動作與否的控制電路板50,所述控制電路板50設置于所述容腔20中。
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控制電路板50設置于所述上蓋10上部的容腔20中,因此吸風電機40將上蓋10內部的空氣抽進所述容腔20中時,從吸風電機40的出風口處噴出的風有部分會吹向所述控制電路板50,進而可以對控制電路板50進行風冷,并將控制電路板50通電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一同排出至外界環境中去,進而加速了控制電路板50散熱,保證控制電路板50不會因發熱過多而燒毀。
為了加速所述控制電路板50散熱,在這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控制電路板50上設置有散熱器51,所述散熱器51位于所述容腔20內部,通過在控制電路板50上設置一散熱器51,可以使得控制電路板50通電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快速傳遞至散熱器51上,通過該散熱器51增大熱量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當出風吹向所述控制電路板50時,可以加速熱量跟隨出風一起排放至外界環境中去,增強了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的散熱效果。
參照圖2、圖3和圖4,為了進一步增強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的散熱效果,在這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容腔20的側壁與所述控制電路板50相對應的位置或鄰近的位置處開設有冷卻排風口22。當吸風電機40工作時,從吸風電機40的出風口處噴出的風有部分吹向所述控制電路板50,出風可以帶動所述控制電路板50通電時生產的熱量一起從所述冷卻排風口22處直接排出外界環境中去,而不需要再從出風口21處排出,保證控制電路板50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有效防止控制電路板50因發熱過大而損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冷卻排風口22開設于容腔20側壁鄰近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位置處,同時該冷卻排風口22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水平高度,所述吸風電機40的出風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水平高度,上述冷卻排風口22除了采用上述的布局方式外,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所述冷卻排風口22開設于容腔20側壁鄰近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位置處,同時該冷卻排風口22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水平高度,所述吸風電機40的出風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水平高度。
通過采用上述的兩種布局方式可以使得空氣快速流動經過所述控制電路板50,進而空氣可以迅速帶動所述控制電路板50上產生的熱量一起從冷卻排風口22處排出外界環境中,保證控制電路板50長時間工作也不會出現過熱而燒毀的現象,有效延長了吸塵器的正常使用壽命。
當然除了采用上述兩種布局方式外,還可以將控制電路板50設置于所述吸風電機40與出風口21之間,因此空氣也會急速流動經過所述控制電路板50,進而保證所述控制電路板50的散熱效果。
由于吸風電機40在通電工作時發生高頻震動,為了避免吸風電機40產生的高頻震動傳遞給上蓋而產生尖銳刺耳的聲音,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地,所述安裝板201為一能夠發生彈性形變的軟墊,為了使得軟墊可以具有足夠的強度,在本實用新型中,進一步優選,所述安裝板為一采用橡膠或硅膠制作的軟墊。通過采用橡膠或硅膠制作成安裝板201,當吸風電機40安裝于所述安裝板201上時,該安裝板201會吸收所述吸風電機40通電工作時生產的高頻震動,進而使得上蓋10更加平穩而不會產生尖銳刺耳的噪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