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醫用自動平移氣密門的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醫院自動平移氣密門的密封大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采用裝在門頁框架鋁材里側和底部的D形密封膠條來密封;二是采用裝在門頁框架鋁材里側和底部的密封毛條來實現密封。
但是,對于第一種密封方式要求門機導軌需要加工落槽結構,以保證門頁走輪在到密封位置時有向下向后的運動和趨勢,使門頁上D形密封膠壓緊裝飾框,達到密封狀態。因此在開啟門頁的時候,自動平移的電機要克服落槽的阻力作功,電機會有較大的發熱,這樣對電機的功率要求較高;整個門的開啟和關閉過程會有較大的噪音。
對于第二種密封方式雖然門機導軌可以不需要加工落槽結構,在門頁關時通過毛條的毛刷變形來實現密封,但是這種密封只是簡單的隔斷,不能較為完全的對里外進行密封隔絕,特別是對于里面外面區域有壓力差的醫用場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醫用自動平移氣密門的密封裝置,解決了目前醫用自動平移氣密門的密封裝置存在使整個門的開啟和關閉過程會有較大的噪音和密封隔絕效果不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構膠條,大大改善了整個自動平移門的運行噪音,具有隱藏式密封機構結構緊湊、加工制作簡單、密封性完全可靠、控制靈敏的特點,且易更換和修理。
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安裝在門頁邊框內的推動活動板機構,所述推動活動板機構包括推板,推板上設有中間軸,中間軸外側套有限位環,限位環外側套有壓縮彈簧,所述中間軸上端設有卡環,卡環上端設有膠條安裝板,膠條安裝板上安裝有密封條,所述推板下端經皮筋勾板連接有氣漲膠管,氣漲膠管分別經進氣管和出氣管連接三通接頭,三通接頭經管道依次串接電磁閥、減壓閥、截止閥和壓力氣源,電磁閥上還經管道連接有微型真空泵,所述電磁閥和微型真空泵均連接至PCB電控板上。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隱藏式密封機構結構緊湊,加工簡單,密封性完全可靠,控制靈敏,且易更換和修理;
2.采用機構膠條,大大改善了整個自動平移門的運行噪音,醫用場合使用效果很好;
3.此密封結構的邊框鋁型材質,結構簡單,強度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氣漲膠管充放氣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置于門頁上框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置于門頁下框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裝置包括安裝在門頁邊框1內的推動活動板機構2,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所述推動活動板機構2包括推板3,推板3上設有中間軸4,中間軸4外側套有限位環5,限位環5外側套有壓縮彈簧6,所述中間軸4上端設有卡環7,卡環7上端設有膠條安裝板8,膠條安裝板8上安裝有密封條9,所述推板3下端經皮筋勾板10連接有氣漲膠管11,氣漲膠管11分別經進氣管12和出氣管13連接三通接頭14,三通接頭14經管道依次串接電磁閥15、減壓閥16、截止閥17和壓力氣源18,電磁閥15上還經管道連接有微型真空泵19,所述電磁閥15和微型真空泵19均連接至PCB電控板20上。
所述氣漲膠管11為普通的耐壓型膠管。
所述門頁邊框1為鋁型材質。
所述氣漲膠管11分為四段,氣漲膠管11由四根PVC軟管21連接成框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推動活動板機構2安裝在具有U型槽結構的門頁邊框1內,進氣管12、出氣管13由上部的門頁邊框1中間穿出,然后按圖2接好外部元件,未接入壓力氣體時,氣漲膠管11為自由狀態縮在門頁邊框1內部,在壓縮彈簧6的作用下,中間軸4向下移動使密封膠條9不高于有U型槽結構的門頁邊框1外側平面;當門頁關閉運行至門洞的密封位時,PCB電控板20控制電磁閥15打開,壓力氣源18經單向的截止閥17、減壓閥16、電磁閥15和三通接頭14進入氣漲膠管11的氣腔,氣漲膠管11在門頁邊框1內的局部空間中膨脹,推動中間軸4使密封膠條9工作部分緊貼門洞裝飾邊框或地面,此時門完全氣密封;當門頁需要開啟時,在PCB電控板20控制電磁閥15換向,進氣管12關閉,微型真空泵19接通氣漲膠管11后開始抽氣,在氣漲膠管11的彈行形變恢復以及壓縮彈簧6回位,氣漲膠管11恢復到初始自由狀態,這樣門頁的密封狀態消除,門可以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