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安全筷子。
背景技術:
筷子是中國傳統餐具,同樣作為廚房的廚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在廚房油炸、烹飪食品時,用筷子的話會濺油到手上,不舒服、不干凈還會燙傷;在用筷子攪拌正在煮的食品時,會有特別燙的水蒸氣,也會燙傷手,在吃火鍋時,也會濺出湯,燙到手,影響廚房使用和就餐,因此,開發設計一種能夠使用更加安全的筷子是本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筷子,通過在每根上安裝一個定位圈,通過定位圈安裝護罩,在使用時,護罩可以擋住濺出的高溫介質,確保使用安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筷子,包括一雙筷子本體、安裝在每根筷子本體中部的定位圈和卡裝在兩根筷子本體的定位圈上的護罩,所述定位圈套裝在筷子本體中部、且其外緣設有向內的環形凹槽,所述護罩內側卡裝在環形凹槽內,護罩中部為長槽孔,定位圈位于長槽孔內,所述長槽孔外側設有半開式膠簾。
所述護罩為球冠狀殼體、且為對開的分體式結構,所述護罩3對開的一側分別設有半個長槽孔。
所述分體設置的兩半護罩對接面之間插接。
所述定位圈為環形硅膠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每根上安裝一個定位圈,通過定位圈安裝護罩,在使用時,護罩可以擋住濺出的高溫介質,確保使用安全;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圈和護罩均為可拆卸結構,在不同場合使用時可以自由選擇,方便使用,安裝在筷子上的定位圈可以在護罩的長槽孔內滑動,而且長槽孔外側還設有半開式膠簾,防止食用油濺入護罩內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安裝半個護罩結構示意圖;
其中:1、筷子本體;2、定位圈;3、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全筷子,包括一雙筷子本體1、安裝在每根筷子本體1中部的定位圈2和卡裝在兩根筷子本體1的定位圈2上的護罩3,所述定位圈2套裝在筷子本體1中部、且其外緣設有向內的環形凹槽,所述護罩3內側卡裝在環形凹槽內,護罩中部為長槽孔,定位圈位于長槽孔內,所述長槽孔外側設有半開式膠簾;所述護罩3為球冠狀殼體、且為對開的分體式結構,所述護罩3對開的一側分別設有半個長槽孔;所述分體設置的兩半護罩3對接面之間插接;所述定位圈2為環形硅膠圈。
通過在每根上安裝一個定位圈,通過定位圈安裝護罩,在使用時,護罩可以擋住濺出的高溫介質,確保使用安全;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圈和護罩均為可拆卸結構,在不同場合使用時可以自由選擇,方便使用,安裝在筷子上的定位圈可以在護罩的長槽孔內滑動,而且長槽孔外側還設有半開式膠簾,防止食用油濺入護罩內側。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是這樣實現的,現有的筷子包括一雙筷子本體,一般采用竹制或者不銹鋼制,在就餐時,主要起到夾菜的作用,而作為中國傳統用具,筷子還是廚房的多用途廚具,在一般場合能夠很方便起到挾持作用,但是在使用筷子煎炸或烹調食物,抑或用筷子翻動正在蒸煮的食物時,由于筷子長度有限,因此,煎炸過程中濺出的食用油,或者蒸煮食物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均可能對手部造成燙傷,本實用新型為每雙筷子安裝一套可拆卸的護罩,護罩球冠狀殼體,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確保濺出的食用油和產生的蒸汽不會傷到手,確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