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領域,特別是一種磁力筷子籠。
背景技術:
現如今,因為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一次性木筷被越來越多的餐館等行業減少使用,而改用能夠重復使用的筷子,但是,當餐館的工作人員用手工對筷子消毒時,因眾多因素無法控制,從而造成對筷子消毒不徹底。如:消毒藥水的濃度、消毒時間的長短、消毒溫度的高低等因素均因人而異。即使利用現有的任何一種食具消毒柜,也是不能保證對筷子徹底消毒的,結果造成在餐館進餐的顧客不愿使用重復使用的筷子,而且現有的消毒柜僅采用市電供應,長時間開啟會造成電能的浪費,而且會產生熱量,影響處于消毒柜周邊的食客的用餐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通過太陽能供電、利用臭氧消毒和蒸汽消毒兩種方式,而且能夠完全密封的磁力筷子籠。
一種磁力筷子籠,包括殼體、蓋體、磁力裝置、臭氧發生器和太陽能板,所述殼體內部為中空結構,且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透氣孔,所述蓋體可拆卸的設置于所述殼體上,且與所述殼體內部圍成用于存放筷子的存儲腔,所述磁力裝置設置于所述蓋體下表面,且能夠深入所述殼體內,所述臭氧發生器設置于所述蓋體內,且貫通所述蓋體與所述存儲腔連通,所述太陽能板覆蓋于所述蓋體上表面上,且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電連接。
所述蓋體上設置有開關,所述太陽能板通過所述開關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電連接。
所述磁力裝置為強力磁鐵。
所述磁力裝置為電磁鐵,且通過所述開關與所述太陽能板電連接。
所述殼體內部底面設置有加熱器,所述加熱器與所述太陽能板電連接。
所述蓋體下表面的邊沿處設置有第一觸片,所述殼體的上邊沿設置有第二觸片,所述第一觸片和所述第二觸片均為導電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觸片與所述太陽能板電連接,所述第二觸片與所述加熱器電連接。
所述殼體外側包覆有隔熱層。
所述殼體內部還設置有至少三層用于放置筷子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均設置有多個通孔,且沿遠離所述殼體底面的方向上的所述通孔的直徑依次增大。
所述殼體上端設置有升降機構,所述蓋體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上,且能夠隨所述升降機構沿遠離和靠近所述殼體的方向自由移動,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太陽能板電連接;所述殼體外側包覆有所述太陽能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磁力筷子籠,通過設置太陽能板,能夠避免因長時間開啟而浪費電能的問題,通過設置臭氧發生器對筷子進行臭氧消毒,通過設置磁力裝置能夠對尾部具有鐵塊或者鐵皮包覆的筷子進行吸附,使筷子能夠懸空設置在殼體內,避免與殼體內部接觸造成污染,通過設置加熱裝置,能夠對殼體內部進行加熱,而且能夠利用筷子掉落的水產生蒸汽,達到對筷子進行蒸汽消毒的目的,通過設置支撐板,并且在不同層上的支撐板上開設直徑不同的孔,能夠針對不同規格的筷子(特別是不能通過磁力裝置進行吸附的)進行放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磁力筷子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磁力筷子籠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磁力筷子籠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
1、殼體;2、蓋體;3、磁力裝置;4、臭氧發生器;5、太陽能板;6、存儲腔;7、加熱器;8、支撐板;11、透氣孔;21、第一觸片;12.第二觸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磁力筷子籠,包括殼體1、蓋體2、磁力裝置3、臭氧發生器4和太陽能板5,所述殼體1內部為中空結構,且所述殼體1的側壁上設置有透氣孔11,所述蓋體2可拆卸的設置于所述殼體1上,且與所述殼體1內部圍成用于存放筷子的存儲腔6,所述磁力裝置3設置于所述蓋體2下表面,且能夠深入所述殼體1內,所述臭氧發生器4設置于所述蓋體2內,且貫通所述蓋體2與所述存儲腔6連通,所述太陽能板5覆蓋于所述蓋體2上表面上,且與所述臭氧發生器4電連接。
所述太陽能板5接收太陽能,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所述臭氧發生器4進行供電,使所述臭氧發生器4產生臭氧,并且通過透氣孔11進行內外界氣體的流通,防止臭氧發生器4產生的臭氧無法進入到所述殼體1內部,將尾部具有鐵頭或鐵片的筷子吸附到磁力裝置3上后,將所述蓋體2蓋到所述殼體1上,即所有筷子均進入殼體1內部,太陽能板5對臭氧發生器4進行供電,達到對筷子進行臭氧消毒的目的。
其中,所述透氣孔11設置于所述殼體1側壁、靠近所述殼體1底面處,且透氣孔11的直徑為1mm-3mm。
所述蓋體2上設置有開關,所述太陽能板5通過所述開關與所述臭氧發生器4電連接,能夠通過開關控制所述磁力筷子籠的工作狀態。
所述磁力裝置3為強力磁鐵,即銣鐵硼磁鐵,所述銣鐵硼磁鐵為片狀結構,且一側固定設置于所述蓋體2的下表面上,另一側用于吸附筷子。
所述蓋體2下表面、所述磁力裝置3外側設置有用于連通所述存儲腔6和所述臭氧發生器4的通氣孔。
所述磁力裝置3為電磁鐵,且通過所述開關與所述太陽能板5電連接,所述太陽能板5將轉化的電能輸送至所述電磁鐵上,當電磁鐵通電后產生磁力,對筷子產生吸附作用。
所述殼體1內部底面設置有加熱器7,所述加熱器7與所述太陽能板5電連接,能夠對殼體1內部進行加熱,并且能夠利用筷子上殘留的水產生蒸汽,使所述殼體1內部形成對筷子蒸汽消毒的環境。
所述蓋體2下表面的邊沿處設置有第一觸片21,所述殼體1的上邊沿設置有第二觸片12,所述第一觸片21和所述第二觸片12均為導電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觸片21與所述太陽能板5電連接,所述第二觸片12與所述加熱器7電連接,即當蓋體2扣合后,所述第一觸片21和所述第二觸片12接觸,使所述太陽能板5和所述加熱器7之間形成電路通路,使所述太陽能板5能夠為所述加熱器7進行供電,當所述蓋體2離開所述殼體1時,所述第一觸片21和所述第二觸片12之間不接觸,使所述太陽能板5和所述加熱器7之間斷開,使所述加熱器7不進行工作,能夠達到自動控制所述加熱器7的目的。
所述殼體1外側包覆有隔熱層,防止在消毒過程中或消毒后觸碰到所述殼體1外側造成燙傷等問題。
所述殼體1內部還設置有至少三層用于放置筷子的支撐板8,所述支撐板8上均設置有多個通孔,且沿遠離所述殼體1底面的方向上的所述通孔的直徑依次增大,通過設置支撐板8,能夠將不能吸附的筷子固定在所述殼體1內部,而且根據通孔直徑的不同,對不同規格的筷子進行放置,增加了本申請的適用范圍。
其中,所述通孔的形狀為圓形或正方形或上大下小的錐形孔,所述通孔上下一一對應。
所述殼體1上端設置有升降機構9,所述蓋體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9上,且能夠隨所述升降機構9沿遠離和靠近所述殼體的方向自由移動,所述升降機構9與所述太陽能板5電連接;所述殼體1外側包覆有所述太陽能板5。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磁力筷子籠,通過設置太陽能板5,能夠避免因長時間開啟而浪費電能的問題,通過設置臭氧發生器4對筷子進行臭氧消毒,通過設置磁力裝置3能夠對尾部具有鐵塊或者鐵皮包覆的筷子進行吸附,使筷子能夠懸空設置在殼體1內,避免與殼體1內部接觸造成污染,通過設置加熱裝置,能夠對殼體1內部進行加熱,而且能夠利用筷子掉落的水產生蒸汽,達到對筷子進行蒸汽消毒的目的,通過設置支撐板8,并且在不同層上的支撐板8上開設直徑不同的孔,能夠針對不同規格的筷子(特別是不能通過磁力裝置3進行吸附的)進行放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