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工業用塑膠地墊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易于快速安裝、方便打理的卷材工業用塑膠地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意義上的地墊最早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由聯邦徳國開始開發并逐步商業化,它的工藝是將鋁錠通過擠出帶有卡槽的長條,再將分切成長條的地毯涂膠鑲嵌在鋁合金卡槽中,然后根據使用面積將裁切好鑲嵌地毯的鋁合金條用金屬絲串聯在一起就組成為鋁合金地墊。直到今天80%以上的工業用地墊還是延用這種鋁合金地墊,這是第一代工業用地墊。上世紀九十年代,模塊化注塑成型的塊狀塑膠地墊開始用于商業應用領域,此為第二代工業用地墊。本實用新型所述塑膠地墊為第三代工業用地墊。
第一代工業用地墊(鋁合金地墊)一直延用至今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鋁合金型材產業強大的支持作用。鋁合金型材最早應用于門、窗等建筑領域,為了擴大鋁合金型材的應用范圍,鋁合金型材廠家只需投入很小的資金(加工不同的型材模具),就可以擴大及豐富自己的產品種類。另一方面,上游鋁合金型材廠家為下游鋁合金地墊廠家節省了大量的投資,使得投入少量資金就可以進入地墊生產行業。由于進入門檻底,造成了今天這樣小而散、遍地開花的局面。這樣的局面好處是參與的人多,對地墊產業的推廣、市場認知度的擴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工業用地墊作為偏門行業今天做到國內市場幾十億規模與進入這一行業眾多的大小廠家、商家有很大關系。隨著近年來進入這一行業的越來越多,后來者為了爭奪市場只有采取低價入市,原來市場每平方米七、八百元甚至一千元的鋁合金地墊現在降至四、五百元,有些甚至降至三百多元。價格惡性競爭大大壓縮了行業正常的利潤空間,地墊廠家為了有利可圖,就會不斷降低成本,一般型材厚度作為工業用地墊不能低于2.5mm(國外有的要求不底于4mm),現在有廠家已將鋁合金型材的厚度降至0.7mm,這樣的型材厚度做岀的鋁合金地墊質量可想而知。制約鋁合金地墊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安裝,雖然安裝并不難,很容易掌握,但安裝要提前挖坑,在勞動力成本較低時,其費用占成本不大,現在勞動力成本愈來愈高,用戶若裝4、5平方米的地墊,商家先派兩個工人先挖坑、水泥抺平,等幾天水泥凝固后再派人現場安裝,這樣既費用、費力、也費人工。有些用戶嫌鋁合金地墊破壞原有地面(有的租房協議中規定不讓破壞原有地面)也是鋁合金地墊推廣遇到的首要難題。
針對鋁合金地墊行業面臨的難題,第二代工業用地墊應用而生。它是注塑成模塊的塑膠地墊,它克服了鋁合金地墊安裝周期長,需要提前挖坑的缺點。模塊化是產品運輸方便,其自身的上下扣結構是產品安裝很方便。但這種產品有它天然的局限性或無法克服的缺點。首先,產品的模塊化設計使產品的整體感差,與之配套的地毯無法連續,其次,遇到用戶要求鋪設不規則的地墊(比如圓形旋轉門地墊)就無能為力了。最大的缺點是與鋁合金地墊一樣二次清洗不方便,腳感差也是它與鋁合金地墊共有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第一代、第二代工業用地墊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利用環保的塑膠條焊接成上下兩層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本實用新型所述地墊鋪裝方便、樣式豐富、無縫拼接。采用軟質環保的塑膠材料,腳感舒適、抗疲勞,二次淸洗也十分方便快捷。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有除塵、靜音、阻燃、防滑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工業用塑膠地墊,包括上層縱向塑膠條、下層橫向塑膠條,其特征在于:上層縱向塑膠條下表面與下層橫向塑膠條上表面通過焊接結合,上層縱向塑膠條之間具有上層間隔,下層橫向塑膠條之間具有下層間隔,上層縱向塑膠條和下層橫向塑膠條形成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和下層橫向塑膠條為實心的PVC條、TPO條、TPU條或丁腈橡膠條。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和下層橫向塑膠條還包括具有內、外兩層結構的塑膠條,采用環保塑膠材料作為外層,采用共擠包裹技術進行制備,所得塑膠條既經濟又環保。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和下層橫向塑膠條還包括空心塑膠條,可節省材料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和下層橫向塑膠條,其端面形狀為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或菱形。
進一步的,所述縱向塑膠條上表面還可以設有壓紋,以增強摩擦、除塵和美觀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間隔的寬度為0.5-10cm,所述下層間隔的寬度為1-5cm,上層間隔相等或不等,下層間隔相等。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上述工業用塑膠地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生產塑膠條:使用擠壓工藝,將塑膠原料加工成塑膠條;
2)排列:將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縱向滾筒上,形成縱向塑膠條,在縱向膠條的垂直方向上,將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橫向滾筒上形成橫向塑膠條;
3)焊接:將橫向塑膠條上表面與縱向塑膠條下表面通過熱源加熱進行焊接,形成上下兩層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之前還包括壓紋處理步驟,對上層縱向塑膠條上表面進行壓紋處理。
進一步的,所述壓紋處理步驟后還包括回火處理步驟,對塑膠條分別進行熱水、冷水浸泡回火處理,改善塑膠條收縮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熱源包括超聲波熱源、高頻波熱源和熱風熱源。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所用的滾筒,其溝槽寬度等于或略大于塑膠條的寬度,對塑膠條起固定作用,防止膠條彎曲變形。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焊接過程中,縱向塑膠條在每次焊接時是固定的,在每次焊完成后隨滾筒轉動一次,轉動的弧線距離為每次縱向塑膠條的焊接寬度與相鄰兩個橫向塑膠條之間的距離之和。
本實用新型采用環保的軟質塑膠材料,腳感舒適,具有抗疲勞功能。
本實用新型中,縱向塑膠條上表面進行壓紋處理,既能防滑、除塵和刮沙,又起到美化外觀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約,易于裁切、拼接和鋪裝,適用于多種場合,再配合連接件可以做到無縫拼接,整體性強,美觀大方。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有著防滑、靜音、阻燃、環保和容易清洗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橫切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焊接工藝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橫切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工業用塑膠地墊,包括上層縱向塑膠條1、下層橫向塑膠條2,上層縱向塑膠條1下表面與下層橫向塑膠條2上表面通過焊接結合,上層縱向塑膠條1之間具有上層間隔,下層橫向塑膠條2之間具有下層間隔,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形成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為具有內層、外層兩層結構的塑膠條,內層為二次回收塑膠料,外層為環保PVC塑膠料;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其端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縱向塑膠條1上表面設有壓紋;所述上層間隔寬度為2cm、5cm不等間隔分布,下層間隔寬度為2cm等間隔分布。
本實施例所述工業用塑膠地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生產塑膠條:采用共擠包裹技術,將塑膠料加工為具有內、外兩層結構的塑膠條;
2)壓紋處理:對部分塑膠條上表面進行壓紋處理,用于做縱向塑膠條;
3)回火處理:對塑膠條分別進行熱水、冷水浸泡回火處理;
4)排列:將帶有壓紋的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縱向滾筒上,形成縱向塑膠條,在縱向塑膠條的垂直方向上,將不帶壓紋的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橫向滾筒上形成橫向塑膠條;
5)焊接:將橫向塑膠條上表面通過超聲波加熱與縱向塑膠條下表面進行焊接,形成上下兩層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完成上述工業用塑膠地墊的制備。
實施例2:一種工業用塑膠地墊,包括上層縱向塑膠條1、下層橫向塑膠條2,上層縱向塑膠條1下表面與下層橫向塑膠條2上表面通過焊接結合,上層縱向塑膠條1之間具有上層間隔,下層橫向塑膠條2之間具有下層間隔,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形成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為PVC實心塑膠條;所述上層縱向塑膠條1和下層橫向塑膠條2,其端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縱向塑膠條1上表面設有壓紋;所述上層間隔的寬度與下層間的隔寬度均為2cm等間隔分布。
本實施例所述工業用塑膠地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生產塑膠條:使用擠壓工藝,將塑膠原料加工成塑膠條;
2)壓紋處理:對部分塑膠條上表面進行壓紋處理,用于做縱向塑膠條;
3)回火處理:對塑膠條分別進行熱水、冷水浸泡回火處理;
4)排列:將帶有壓紋的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縱向滾筒上,形成縱向塑膠條,在縱向塑膠條的垂直方向上,將不帶壓紋的塑膠條整齊排列在帶溝槽的橫向滾筒上形成橫向塑膠條;
5)焊接:將橫向塑膠條上表面通過熱風加熱與縱向塑膠條下表面進行焊接,形成上下兩層具有鏤空結構的膠條網,完成上述工業用塑膠地墊的制備。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做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