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倉室保健枕。
背景技術:
枕頭是必備的床上用品之一,與睡眠質量息息相關,合適的枕頭應該讓人躺下后與頸椎生理曲線一致,頸部肌肉及韌帶充分放松,有利于人體健康及養生。傳統的枕頭通常采用單個枕體實體填充,墊頭不墊頸,枕型曲線不符合人體工學,睡覺時,頸椎易受到壓迫,以致改變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使肌肉疲勞及韌帶牽拉或損傷,引起“落枕”,并且傳統的枕頭功能單一,側臥和仰臥舒適度差,影響睡眠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倉室保健枕,以舒緩頸椎,提高側臥和仰臥的舒適度,提高睡眠質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倉室保健枕,包括枕套和枕體,所述枕套套在所述枕體上,所述枕體包括前主枕、中主枕、后主枕、左側枕和右側枕五個獨立的倉室;所述前主枕、中主枕、后主枕、左側枕和右側枕均設置有充填袋,所述充填袋內分別填充有塑料軟管;所述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從前到后依次對齊排列,所述左側枕位于所述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左端,所述右側枕位于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右端;所述中主枕低于所述前主枕、后主枕、左側枕和右側枕。
本實用新型的枕體由五個獨立的功能倉室組成,枕頭中部設計有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中主枕較低,形成枕體的內凹面,仰臥時,前主枕撐住脖子,后腦勺枕在中主枕上,后主枕托起頭部,左側枕和右側枕對頭部有限位固定作用,枕體曲線符合人體工學,頭部固定,能舒緩頸椎,提高仰臥舒適度;枕頭的兩側設計有左側枕和右側枕,側睡時,頭部枕在左側枕或右側枕上,在保持側臥時脊柱平衡的同時提高了面部、耳部舒適度;枕頭里面填充許多的塑料軟管,一方面利用塑料軟管不規則排列,在填充后的枕體中形成一定的支撐力,另一方面保留了一定的柔軟性和流動性,使填充后的枕體又不會很硬,最終填充后的枕體實而不硌、具備良好的承托力和舒適度的效果,對于頸椎病人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塑料軟管在2-3年的正常使用期內不會破碎,能夠最大限度保持材料特性,耐用不變形;前主枕、中主枕、后主枕、左側枕和右側枕之間相互獨立,套在枕套內,可以將它們拆出來直接清洗晾曬,不需要將填充料取出,清洗非常方便。
優選地,所述中主枕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竹炭管,所述前主枕和后主枕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遠紅外管,所述左側枕和右側枕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高彈管。中主枕的填充物為PE竹炭管,能有效抗菌防螨,凈化睡覺環境;前主枕和后主枕的填充物為PE遠紅外管,遠紅外具有發射功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利于人體健康,并達到良好的保暖效果;左側枕和右側枕的填充物為PE高彈管,柔軟舒適,提高側睡舒適度。
優選地,所述充填袋采用網面材料,充填袋側邊緣上設置有拉鏈。網面材料的透氣性、散熱性好,富有彈性,提高舒適度;同時充填袋側邊緣上設置有拉鏈,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增減填充的塑料軟管,以調整枕頭的高度,滿足不同人的需要,設計人性化,操作簡單。
優選地,所述左側枕和右側枕分別被分割為前中后三個倉室,左側枕和右側枕的表面呈起伏的山脊形狀。通過多倉室的設計,使左側枕和右側枕的表面呈起伏的山脊形狀,對頭部和頸部的支撐效果更好,提高側睡舒適度。
優選地,所述枕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弧面。枕體上、下表面為弧面,與頸部和腦部更貼合,提高了舒適度。
優選地,所述枕套中部設置有在前后方向隔開的三個容納倉,所述容納倉用于容納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枕套中部設置有用于容納前主枕、中主枕和后主枕的容納倉,使五個獨立的倉室在套上枕套后固定效果更好,同時由于中主枕較低,設置容納倉會使枕套與枕體貼合效果更好。
優選地,所述枕套的邊緣上縫有拉鏈。枕套的側邊緣上縫有拉鏈,方便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舒緩頸椎,提高了側臥和仰臥的舒適度,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枕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枕體拆分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表示前主枕;2表示中主枕;3表示后主枕;4表示左側枕;5表示右側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倉室保健枕,包括枕套和枕體,枕體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弧面,枕套套在枕體上,枕體包括前主枕1、中主枕2、后主枕3、左側枕4和右側枕5五個獨立的倉室;前主枕1、中主枕2、后主枕3、左側枕4和右側枕5均設置有充填袋,充填袋采用網面材料,充填袋側邊緣上設置有拉鏈;中主枕2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竹炭管,前主枕1和后主枕3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遠紅外管,左側枕4和右側枕5內填充的塑料軟管為PE高彈管;左側枕4和右側枕5分別被分割為前中后三個倉室,左側枕4和右側枕5的表面呈起伏的山脊形狀;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從前到后依次對齊排列,左側枕4位于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左端,右側枕5位于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右端;中主枕2低于前主枕1、后主枕3、左側枕4和右側枕5;枕套中部設置有在前后方向隔開的三個容納倉,容納倉用于容納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枕套的邊緣上縫有拉鏈。
本實用新型的多倉室保健枕設有五個獨立的功能倉室,各倉室填充袋上設置有拉鏈,可將拉鏈拉開,根據需要添加或者減少塑料軟管,以調整各倉室的高度;調整好各倉室的高度后,將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分別塞入設計在枕套中部的容納倉內,同時,將左、右側枕分別安裝在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的左、右兩側,拉上枕套上的拉鏈即可,枕頭中部設計有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中主枕2較低,形成枕體的內凹面,仰臥時,頭枕在枕頭中間區域,前主枕1撐住脖子,后腦勺枕在中主枕2上,后主枕3托起頭部,同時左側枕4和右側5對頭部有限位固定作用,側臥時,將頭枕在左側枕4或右側枕5上,另外,由于塑料軟管填充料具有流動性,睡覺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睡姿調整枕體的形狀;清洗時,只需要將各倉室從枕套中取出,各倉室整體清洗、晾曬,不需要將填充料取出。
仰臥時,如果前仰角度過大,頸椎承重大,頸椎容易受到壓迫,如果后仰角度過大,氣管彎曲,容易造成氣管堵塞,導致打鼾,本實施例的多倉室保健枕可增減填充塑料軟管,調整前主枕1、中主枕2和后主枕3的高度,以適應不同人的高度和枕型曲線,實現最佳仰臥睡眠姿勢,從而舒緩頸椎,提高舒適度,有助于睡眠;側臥時,調整左側枕4和右側枕5的高度,使其與肩同寬,能避免拉伸頸部大動脈,從而避免因拉伸頸部大動脈而引起的脖子脹痛,頭暈等現象,左側枕4和右側枕5能在保持側臥時脊柱平衡的同時提高面部、耳部舒適度,有助于睡眠。
中主枕2的填充物為PE竹炭管,前主枕1和后主枕3的填充物為PE遠紅外管,左側枕4和右側枕5的填充物為PE高彈管,塑料軟管不規則排列,在填充后的枕體中形成一定的支撐力,同時,保留了一定的柔軟性和流動性,使填充后的枕體又不會很硬,最終填充后的枕體實而不硌、具備良好的承托力和舒適度的效果,對于頸椎病人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塑料軟管在2-3年的正常使用期內不會破碎,能夠最大限度保持材料特性,耐用不變形,同時枕體可以直接清洗晾曬;PE竹炭管,能有效抗菌防螨,凈化睡覺環境;PE遠紅外管,遠紅外具有發射功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利于人體健康,并達到良好的保暖效果;PE高彈管,側睡更加舒適;另外填充袋采用獨特的網面材料,透氣性、散熱性好,富有彈性,非常舒適。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