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床架,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鐵制折疊床架。
背景技術: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 經過千百年的演化不僅是睡覺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裝飾品之一了。現有市場上根據各個國家和地區人們居住習慣,床的樣式多種多樣,其中:如歐美居家使用的床架,其為由床邊框和設于床邊框間的支撐橫桿構成,還有就是在床邊框四周下方的支撐腳,這些支撐腳都是直直的鉸接在床邊框底部,這樣在使用過程中,消費者容易失誤踢到床尾的支撐腳,這樣就會到時候這個床朝向被踢支撐腳的方向傾斜、坍塌,容易弄傷消費者,存在著安全隱患;同時,這種床架現在的技術均為拼接的形式,這樣在收折的時候,構成床邊框的各個零部件占用大量的空間,不利于運輸。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床架,可以防止在使用時誤踢造成支撐腳收折,造成床架坍塌砸傷使用者,同時該床架在折疊后體積小,便于攜帶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床架,包括四邊形的床邊框,該床邊框包括兩長管和兩短管,所述短管兩端下方鉸接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前后端均聯接有連接片,上述連接片分別與短管的前后端相鉸接,位于床邊框里側的連接片上還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短管上設置有與連接孔相卡接的連接件。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為一螺栓,該螺栓穿過連接孔與短管上的螺紋配合聯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包括位于短管內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一端設置有伸出短管并與連接孔相配合的凸塊。
進一步的,所述短管包括兩一端端頭相鉸接的第一連接管,上述第一連接管另一端下方設置有支撐腳,所述短管位于兩第一連接管連接端設置有第一支撐桿;所述長管包括兩一端相鉸接的第二連接管,所述長管位于兩第二連接管連接端下方設置有第二支撐桿。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管為一L型管件,兩該L型管件較長一端的端頭相鉸接,該L型管件較短一端的端頭與第二連接管相插接并通過螺栓固定。
進一步的,該床架還包括位于床邊框內的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連接盤,所述連接盤與四根連接桿一端相鉸接,上述四根連接桿的另一端與長管、短管中部相聯接;所述連接盤下方設置有第三支撐桿。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設置有一插片,所述長管、短管中部均設置有一用于與插片插接配合的插槽。
進一步的,所述與設置在長管和\或短管上插槽相配合的插片為上寬下窄。
進一步的,所述床邊框內側與連接桿間聯接有支撐橫桿。
進一步的,所述床邊框內側聯接有第一U型片,所述連接桿周側也聯接有第二U型片,所述支撐橫桿兩邊分別位于第一U型片和第二U型片的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為:
1、支撐腳在使用過程中增加了連接件,將支撐腳在使用時固定,即使消費者不小心踢到支撐腳也可以避免其翻轉而導致床整體坍塌,弄傷消費者。
2、將組成床架的各個零部件設計成可折疊的,這樣可以縮小包裝運輸時所占用的空間,提高效益。
3、將支撐橫桿放在U型片內,這樣方便的安裝和拆卸,只需放置和收回的動作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為圖2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細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1、圖2、圖4,一種床架100,包括四邊形的床邊框10,按照現有的習慣,床邊框為長方形;該床邊框包括兩長管11和兩短管12,其中一根短管位于床頭,另一根位于床尾,兩長管位于床身的兩旁,所述短管兩端下方鉸接有支撐腳20,所述支撐腳前后端均聯接有連接片21,上述連接片分別與短管的前后端相鉸接,位于床邊框里側的連接片上還設置有連接孔22,所述短管上設置有與連接孔相卡接的連接件。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2、圖3,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為一螺栓13,該螺栓穿過連接孔與短管上的螺紋配合聯接,本實施例中,可以在短管上或短管內設置一螺母,在支撐腳張開后,將螺栓與螺母配合,將支撐腳固定住。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4、圖5、圖6,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包括位于短管內的彈性片14,更具體的說:該彈性片為一折彎后的片體,所述彈性片一端設置有伸出短管并與連接孔相配合的凸塊15,本實施例中:連接片上端向床框架內側折彎,形成一導向的斜面16,在支撐腳展開的時候,凸塊在斜面的作用下向短管內縮進,展開后,連接孔剛好與凸塊相配合,此時凸塊在彈性片彈性的作用下向外彈出,卡接在連接孔內,將支撐腳固定住。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1,本實用新型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所述短管包括兩一端端頭相鉸接的第一連接管17,上述第一連接管另一端下方設置有支撐腳,所述短管位于兩第一連接管連接端設置有第一支撐桿31;所述長管包括兩一端相鉸接的第二連接管18,所述長管位于兩第二連接管連接端下方設置有第二支撐桿32。本實用新型中,相聯接的兩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均通過一轉接件相鉸接,該轉接件的中部下方設置有第一支撐腳或第二支撐腳。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1,所述第一連接管為一L型管件,兩該L型管件較長一端的端頭相鉸接,這樣形成短管的主要架構,該L型管件較短一端的端頭與第二連接管相插接并通過螺栓固定。
參考說明書附圖圖1,本實用新型說公開的床架還包括位于床邊框內的支撐組件40,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連接盤41,所述連接盤與四根連接桿42一端相鉸接,上述四根連接桿的另一端與長管、短管中部相聯接;所述連接盤下方設置有第三支撐桿33,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桿分別于長管和短桿的中部相聯接。
本具體的說: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設置有一插片43,所述長管、短管中部均設置有一用于與插片插接配合的插槽19。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與設置在長管和\或短管上插槽相配合的插片為上寬下窄,也就是說,插片上寬下窄的形式可以隨意的組合,可以與長管相配合的為上寬下窄的形式,也可以與短管相配合的為上寬下窄的形式,也可以都是這樣的形式。
為了更好的提高床在使用時的結構穩定性,所述床邊框內側與連接桿間聯接有支撐橫桿50。所述床邊框內側聯接有第一U型片61,所述連接桿周側也聯接有第二U型片62,所述支撐橫桿兩邊分別位于第一U型片和第二U型片的凹槽內,本實用新型中的兩U型片由片體折彎而成,然后排列的焊接在床邊框和連接桿上,且第一U型片與第二U型片一一對應以便支撐橫桿有序的擺放。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