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烤爐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帶鼓風裝置的炭烤爐。
背景技術:
目前,碳烤爐在使用過程中,一般的操作為:把炭放置在碳網上,對炭堆小部分的炭進行引燃,然后讓其進行自然燃燒而進行燒烤,該種燃燒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炭的引燃操作不方便或引燃時間過長;用戶在引燃碳時,需將炭拿到烤爐外進行,使用不方便;或者炭在烤爐內放置,拿點火棒引燃炭,時間較長,降低使用效率。因炭的燃燒是自然的過程,能會造成部分的炭不能得到燃燒,造成能耗增加,烤爐的溫度也不能進行控制,因此燒烤的實際效果會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不足,讓用戶更方便使用,炭燃燒充分,烤爐的溫度可調的一種帶鼓風裝置的炭烤爐。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帶鼓風裝置的炭烤爐,包括爐身、下盤和烤網,下盤設在爐身上部用于放置炭,下盤上部開口,烤網蓋在下盤開口處,所述下盤內設有用于放置炭的炭碗,炭碗放于設于其下方的炭碗承托上,所述爐身內設有鼓風裝置,鼓風裝置包括風機、風箱和風管,風箱通過風管與炭碗連通,風箱上設有進風口,風機安裝在進風口處,在爐身上設有控制開關及電源,風機通過導線與控制開關及電源連接。
優選地,所述爐身頂部設有上蓋,上蓋通過轉軸與爐身連接能相對爐身翻轉打開,以能打開或蓋住下盤。
優選地,所述下盤底部設有漏油孔,漏油孔下方設有與下盤連接的接油杯支架,接油杯支架上設有接油杯。
優選地,所述爐身上與接油杯水平的位置設有爐身門,爐身門與爐身鉸接能相對爐身翻轉打開,以能將接油杯取出。
優選地,所述爐身底部設有腳輪。
優選地,所述爐身兩側對稱各設有一張水平走向的側板。
優選地,所述鼓風裝置通過設于風管上的法蘭盤與下盤連接固定。
優選地,所述電源為干電池。
優選地,所述炭碗呈圓筒形,上部開口,筒壁為篩網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炭碗承托里加上一定量的助燃劑并點燃,將裝有炭的炭碗放在炭碗承托里,并打開開關接通風機工作,炭會因此很快得到燃燒,達到快速引燃的目的,在燃燒的過程中,通過對風機的控制,達到控制了炭燃燒時所需的氧氣量,從而控制燒烤過程的溫度,以滿足不同食材在燒烤時的不同溫度要求,因有充足的氧氣,可實現炭的完全燃燒,到達節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鼓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帶鼓風裝置的炭烤爐,包括爐身1、下盤2和烤網3,下盤2設在爐身1上部用于放置炭,下盤2上部開口,烤網3蓋在下盤2開口處,所述下盤2內設有用于放置炭的炭碗4,炭碗4呈圓筒形,其上部開口,筒壁為篩網結構,以有利于空氣流通,炭碗4放于設于其下方的炭碗承托5上,炭碗承托5用于盛放助燃劑,以便快速引燃炭,所述爐身1內設有鼓風裝置6,如圖3所示,鼓風裝置6包括風機63、風箱62和風管61,風箱62通過風管61與炭碗4連通,風管61通過法蘭盤16與下盤2連接固定,風箱62上設有進風口,風機63安裝在進風口處,在爐身1上設有控制開關10及電源11,風機63通過導線與控制開關10及電源11連接,在本實例中,電源11選擇兩節干電池,置于爐身1設有的電池盒內,以便烤爐能隨時隨地使用。
如圖4所示,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爐身1頂部設有上蓋7,其形狀呈半球形,上蓋7通過轉軸與爐身1連接能相對爐身1翻轉打開,以能打開或蓋住下盤2,不燒烤時上蓋7可以阻擋灰塵進入爐身1,保持爐內清潔。
如圖2所示,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下盤2底部設有漏油孔12,漏油孔12下方設有與下盤2連接的接油杯支架13,接油杯支架13上設有接油杯14,在爐身1上與接油杯14水平的位置設有爐身門15,爐身門15與爐身1鉸接能相對爐身1翻轉打開,以能將接油杯14取出,方便清理。
在本實施例中,爐身1底部設有腳輪8,以方便移動爐身1,在爐身1兩側對稱各設有一張水平走向的側板9,側板9可用于放置待燒烤的各類食物。
以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原則之內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